国有企业考核辖下竞争性公司有关财务指标的问题探讨
2019-06-18韦飞
摘 要:随着国企改革向纵深调整,国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在积极转型的同时,管理企业增多,管理难度加大,而原有的考核模式往往存在受主观性影响大、考核内容雷同、财务指标占比低等问题。一企一策并以财务指标作为核心建立企业考核机制,合理设置辅助条件,开展业绩审计,有助于合理反映企业特点和经营成果,促进管理提升。
关键词:国有企业;考核指标;财务指标
近年来,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能源类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但保值增值责任不断增强,企业转型变革意愿强烈。G公司是一家大型能源企业,管理多家子公司和厂办集体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经营形势,G公司2017年开始主动求变,眼睛向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一是制定了竞争性业务发展规划,研究转型思路;二是新成立产业投资全资子公司、拓展综合能源业务,收购优质企业、开展网络通信业务;三是加强对辖下集体企业管理,盘活发展工程建设业务。随着管理企业增多,G公司优化管控模式,实行集团化管理,并建立了竞争性企业考核机制,支撑多元化业务发展。笔者多年从事财务工作和考核工作,本研究着重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对国有企业考核辖下竞争性公司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原有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G公司原对辖下企业的考核与各部门、各单位合并进行,考核评价包括合约得分、部门评分、述职评分等内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指标、任务雷同,未充分考虑各企业特点,且财务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合理性难以控制;二是财务指标占比小,作为独立法人的企业其经营业绩对组织绩效得分的影响偏低;三是部门評分、述职评分主观性强,难以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效。
二、现行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G公司研究成立产业投资部门,管理、服务于所有下属竞争性公司。将竞争性公司的考核与部门、单位考核分离,建立竞争性公司考核机制,其变化和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充分考虑各企业所处行业和发展阶段,“一企一策”制定各企业考核内容,并以财务指标为核心,鼓励向上突破;二是合理设置考核辅助条件,剔除影响因素,避免企业短视行为;三是开展业绩审计,尽可能公允、客观的反映考核结果。
(1)一企一策制定考核内容
财务指标可量化程度高、可比性强,能综合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和管理成效。其中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营成果的直接体现,是考核各企业都应选择的共性指标。但不同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规模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都不同,因此考核财务指标的设置在选取核心指标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各公司实际,选择符合各公司特点、需要改进提升的关键指标。
G公司辖下企业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业务(新能源、网络通信)、工程咨询业务和工程建设业务等。
1.战略新兴业务公司。对于战略新兴业务公司,正处于初创阶段,首要任务是进行规模扩张,保证投资效益,因此重点考查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和净资产收益率,鼓励多劳多得,视超额完成情况给予加分。由于业务初期需要扶持,暂不考核市场化业务。
2.工程咨询业务公司。对于工程咨询业务公司,属于人力智力型企业,规模不大但业务稳定,应关注经营效率提升,因此重点考查利润总额、人均产值或劳动生产率。
3.工程建设业务公司。对于工程建设业务公司,企业数量多、规模大、运作成熟,要突破业务瓶颈需拓展市场化业务、降本增效,因此重点考查利润总额、非关联业务收入和综合毛利率水平。
(2)合理设置考核辅助条件
财务指标的考核往往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通过会计手段冲击目标,这可能造成企业透支未来的发展。财务指标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成果。G公司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控制。
1.与任期考核相结合。假设选取最重要的利润总额作为任期目标,往后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任期考核一次性核定三年目标,要求以一定的合理增速成长。如无法完成任期目标,将进行一定惩罚。
2.通过设置辅助条件,尽可能避免企业通过会计手段调节指标,并剔除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例如工程建设公司,预收账款金额大,历史上存在工程到期未结转收入的可能。根据企业实际,可针对本年长期挂账项目结转收入、成本的情况设置辅助条件,也可以考虑采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作为参考指标进行权衡。又如工程咨询公司,或多或少存在分包、外包业务,这些业务并不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员工创造的价值,因此在计算营业收入、人均产值时应予以剔除。
(3)谨慎严肃开展业绩审计
对企业财务指标的考核完成结果通常会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作为依据。事务所作为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性强,出具的审计结果应该是客观公允的。但G公司通过深入分析辖下企业现状,发现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很多公司与一家事务所长期合作,关系紧密,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经济关系决定了多数时候事务所难以完全独立的作出判断;二是部分企业为节约审计费用,选择的事务所质量和水平难以保证;三是并不是所有考核指标都能通过审计报告得到,例如非关联业务收入、劳动生产率等。
对此,G公司的做法是与公司审计部门合作,每年对考核企业开展业绩审计。审计部门作为G公司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主体,与考核部门的目标一致,能够更好的做出客观判断。业绩审计导向明确,专门针对考核指标和辅助条件开展审查,精准高效。除此之外,开展业绩审计还能够揭示经营风险,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提升。
三、财务指标在考核中的作用和不足之处
G公司推行企业独立考核一年多以来,得到了下属公司和员工的认可,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总结来看,用好财务指标对下属企业进行考核,能够实现一企一策、精准考核;可以避免企业追求短期业绩,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便于开展审计核查,结果真实有效,有助于管理提升。
与此同时,财务指标并不是万能的,财务指标并无法衡量企业所有的工作和所作出的努力。适当引入业务指标和工作任务,可以弥补考核中财务指标的缺陷和不足,更全面的展示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其次,财务指标数量不宜过多,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考核流程的可操作性要强,从考核下达、过程跟踪、结果评价到反馈申诉等都要安排到位,并与企业充分沟通。再次,财务指标、考核结果必须与薪酬挂钩,形成闭环管理,否则无法兑现、缺乏激励的指标和考核是没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林文杰.多元化企业利润考核指标制定及评价的思考[J].财务管理,2013(5):32-36.
[2]刘春艳.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财务指标的设计及运用[J].经济师,2014(7):126-127.
[3]郑浩珊.关于国有集团对子公司绩效考核指标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5(9):67-67.
[4]杨子娟.论如何提升财务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J].全国流通经济,2018(11):45-46.
[5]刘海亮,张博.非上市国有企业年度考核指标核定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9-19.
作者简介:韦飞、1987年6月生、性别男、壮族、籍贯广西桂林市、研究生学历、会计中级职称、硕士学位、财务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