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6-18樊中菊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樊中菊

【摘 要】数学思维是数学学科不可缺少的基础能力,同样也是教师重点培养的一项任务。但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重心全部放在了知识的传输,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虽说许多学生在解答教材规定的习题时轻松作答,可一换成同类型的差异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从这点来看机械式的传授吸收再到重复习题训练,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动脑能力,数学思维没有得到开发和培养。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入手,探讨其应用与实践教学当中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26-02

数学主要包含三种思维能力,逻辑、形象、直觉,若是能将三种思维有效融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1 数学思维的构成

其实数学思维的包含面很广泛,基于思维本身特点笔者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逻辑思维。作为抽象性特征明显的学科,逻辑思维是借助数学的一些概念、推断,运用数学语言来反应其中一些本质规律的思维。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判断、概念、推理,其思维规律又分为,同一、矛盾、排中、充足理由。

其二,形象思维。借助数学生动形象或表象,来体现数学本质规律。从实际来讲,是个人对某一数学本质事物,在脑海中形成印象,然后转换成数学物化形式。最通俗的说就是个人对某一数学现象产生的印象,可包含:视觉、听觉、触觉、实践等。

其三,直觉思维。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个人观察、感受、领悟,短时间内转化成顿悟某一现象,并且对其做出评估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很玄妙,具备高度概括的特质,尤其是进行探究问题时这一思维能力不可或缺。

2 数学思维融入教学实践策略

策略一,结合实际生活开拓思维广度。知识本就源于生活,数学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更是数不胜数,从生活的角度入手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实践能力,这种融入不仅仅是一次刻意的活动、案例、作业,老师应该随时随地巧妙结合实践生活在课堂语言、教学习惯、情境创设中自然融入。让学生的思维无时无刻自然而然融入与生活的结合。

如在教授“元角分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它们之间的兑换关系,就可以直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交易,让大家感觉到所学知识就发生在身边。如:“天天要给爸爸买个小礼物,从存钱罐中取出90个一角钱。可拿一堆零钱买东西不是很方便,就向爷爷求助,爷爷取出一张十元钱跟天天交换,可天天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大家觉得天天吃亏了吗?”这样生动有趣的问题,学生自然就会借助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推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三个过程,第一,关键数字信息的提取;第二,信息整合;第三,寻找解决办法。这一课的重点在于元角分的单位转换,教师同时将数学当中单位转换的步骤与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再如“三班举行一次野外郊游,因为目标地较远,需要租车代步,三班共有四十人,大巴车可容纳42人要价一千两百元,中巴可容纳24人要价五百元,若是让你去租车,应该怎么选择最划算?”在这一题中,就需要學生结合生活案例来入手,同时需要大家能够借助已知信息来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比较,通过借助所学知识,进行一系列思考与推算,从不同方案中选取最合适的答案,这种主动思考和锻炼思维的方式,简单且效果

明显。

3 思维拓展从提问入手

往往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解决问题是技能知识的输出过程,而提出问题从一定角度来说,是一种新的可能性,需要具备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配合,所以,教师若是能够让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思维能力自然提升。

如“大家看到标题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否在生活中遇到相似问题?对于老师的解题思路你们有什么新观点?是否可以简化步骤?是不是可以寻求一种更便捷的思路?”教师通过课程中多次的提问式引导,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以及提问习惯的养成,这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开发。

4 数形结合深度开发思维

数与形作为最古老的重要数学元素,也可以说是掌握数学知识的根基,数形结合既可以利用数字紧密型来阐述形状的特性;又能够利用形状的形象性去阐述数字的隐秘性。而整个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几乎都与数形结合脱不了关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同一问题,强化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内涵。

如试卷中最常出现的题型,“鸡兔同笼”这一类问题的研究解题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数字信息图形化的转换,让烧脑的文字叙述变的清晰明了,画圆圈代表头部,加上两条线代表鸡腿,而后再将多出的腿加在圆圈上,鸡就变成了兔子,这样清晰趣味的形象化解题思路,就是让学生借助不同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

5 思维空间拓展需要多面性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借助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方向入手,来开拓思路寻求解决办法的思维训练模式。

如在学习“圆面积练习课”时,教师创设一种生活情境:“假如在一片草地上有一颗树,我们将一根4米长的绳子一头栓树一头栓羊,请问:羊最多能够吃到多少平方米的草呢?”通过让学生自行思考解题思路,4米长的绳子是圆的半径,所以羊最多能吃3.14×42平方米的草。这也是最正统规范的解读。但这个答案其实并不是唯一,因为教师是说了草地上有树,可不代表树就在草地的中心,若是草地边缘,羊吃到的范围就会减少。若草地不是圆形且没有绳子范围大,答案就更为复杂了。若是细心去挖掘题目还会发现,共4米长的绳子,两头连接是否会损耗绳子的长度?也就是说羊能吃到草的半径定会少于4米。教师就是要用这种深入挖掘的方式,锻炼从不同层面、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它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将来的初高中乃至是大学学习奠定思维意识能力的基础,从而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当然这一过程并非朝夕之功,还需要教师能够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能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兵.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8(10).

[2]章伟.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

2018(11).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