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2019-06-18胡天旭
胡天旭
【摘 要】化学学科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初中的化学学科教学中,化学实验是教学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是一项必要課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简要的探讨分析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04-01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学好化学学科是必然要求。在化学学习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必不可少,但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并指出,帮助学生改正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
1 规范教师实验示范技能,提高实验演示的准确性
初中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对于一些化学实验的仪器以及化学药品不熟悉,在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规范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过程,确保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规范自身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能够规范操作技能和操作流程,提高化学实验的规范性。其次,在化学实验的演示时,因为实验的操作都是在学生的注视下进行的,所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也会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演示时,要确保操作流程以及操作技能具有规范性。如教师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考虑到集气瓶中留多少水才能避免集气瓶底出现炸裂的现象,以及对铁丝在伸入瓶子时由上自下的速度进行把控。教师在操作时,要全面的考虑到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确保实验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在进行实验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安装方法,以及在实验中化学物质产生的变化。想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规范的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就需要化学教师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技巧。
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反复地练习实验操作流程,确保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流程能够规范、准确、熟练。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实验错误,教师需要反复进行强调,提醒学生对细节多加注意,避免出现失误,提高学生的严谨性。
2 适当增加趣味实验,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新奇性特点,在化学教学中适当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能够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如在进行化学实验的第一堂课时,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化学知识和化学物质为学生表演一些化学“魔术”,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好奇心,当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能够更好地学习化学实验的操作流程,促进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在进行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讲清楚在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避免学生因为实验出现失误而产生消极情绪,如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的衣物腐蚀、实验失败等,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验规则的教育,避免由于实验失败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避免化学实验事故的发生。
3 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训练
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然会出现实验失误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记录,对学生进行反复讲解演示,避免错误操作而引起的实验失误。如常见的错误操作有: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称量时,直接用手拨动砝码,而不是用镊子;对化学药品的取用剂量过多,没有遵守“最小量”取用的原则。这些错误的实验操作都是学生在进行操作时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容易出错的操作细节,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指正,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具有规范性。
总之,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及时指出,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并让学生能够懂得运用实验进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