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视野下建筑设计中的“编织”手法
2019-06-18左剑冰
左剑冰
摘要:建构是建筑学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它一直以各种方式潜伏在构件,材料,结构的彼此搭接中,长久以来不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建构文化研究》一书风行引发“建构”讨论热潮,我希望透过建构的视野观瞧身边的建筑现象,在其中抽取“编织”手法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力求得出古老手工技艺与建筑设计在建构观念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建构;编织;诗意;表皮;砖砌;钢筋混凝土
1 建构是什么?
Frampton在《建构文化研究》中将建构描述为“一种建造的技艺”,他在整本书中据理力争的观点就是:“现代建筑不仅与空间和抽象形式息息相关,而且也在同样至关重要的程度上与结构和建造血肉相连。”建构就是“诗意的建造”,Frampton給出的这个说法概括得非常精炼,也显然非常含糊。他将建构看成一门艺术,“一门既非具象又非抽象的艺术”。
2“编织”的概述
2.1“编织”的含义
“编织”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就一般认识而言,“编织”是线形的物体互相交错,勾结,最终形成带有孔洞的面状物。中国文字中,“编”倾向于有韧性,有硬度的材料交接成一定有强度的面状物的方式;而“织”则更倾向于借助于工具将柔软,纤细的材料交接成柔性的面的方式。从这个角度上看,编织出的面可以分为韧性和柔性两个不同的类型。
2.2 自然界中的“编织”现象
将“编织”的含义扩大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中以“织理”结合成整体的例子是非常普遍的,小至DNA分子链中的双螺旋结构,交织的纤维组织是很多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到蜘蛛吐丝织网,鸟类筑巢用于栖身和繁育后代,甚至是蜂巢的结构都可以包含在编织的范畴中。编织可以说是自然与生俱来的一种组织形式。
2.3 人类生活中的“编织”
2.3.1 纺织工艺
人类自从用纺织技术将麻织成布匹用于裹身御寒起,就将自己的文化,审美,设计,符号与象征都融入其中。
2.3.2 编扎与绑扎
原始社会,人类最开始营建栖身之所的方法就是用木枝编或扎的方式,形成骨架,再覆以草顶,或为穴居或为巢居。后发展到木骨泥墙,成为早期木构建筑原型。
2.3.3 榫卯结构的利用
早在七千年前,我国就已有榫卯构造的出现,这种巧妙的搭接方法,为线型木构件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的联系方式,一定程度上讲,井干式,甚至后来的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斗拱都可以理解为通过各种构件将线形的木材编织成为一个网状的整体。虹桥作为古代编织手法的精华不仅是对于编织技艺的完美运用,更是从头到尾地贯彻了建构的逻辑性。
2.4 “编织”的本质
如果超越编织手工艺的范畴,我们可以抽象出编织工艺的共性,就是用有连续性的联系方法将单元件重复连接,展开成面,甚至围合成体。本质上讲,编织是一个贯穿了人类智慧的由点,线到面,进而围合形成体的组织技法。其中包含着一种内在逻辑的共性。
2.5 建筑“编织”——一种更广义的“编织”
从我们最熟悉的狭义上的编织物,到自然界、人类世界中扩大了含义的“编织”,再到建筑中的“编织”.“编织”的含义再一次扩大了,将建筑中对“编织”逻辑或表象的借鉴、模仿都包含在此次研究的范畴之中,可以统称之为建筑中的“编织”或建筑“编织”。建筑“编织”,是一种广义上的“编织”,是一种类“编织"的现象。
3 建筑“编织”的建构艺术
自然与传统中的“编织”,本质是一种构成方法。“编织”的外在形式来源于各种“编织”构成方式的必然,或者说“编织”的形式忠于“编织”的构成逻辑。在这点上看,编织就完全符合建构的精神,一种理性,逻辑与诚实地反映材料与结构的需求,而不是屈从于外观的盲目追求。建筑设计出现的林林种种的类编织现象较自然与传统工艺中的“编织”,形式上更为多样,在不断创新的建造技术支持下,都有各自渴望表达的内涵。
3.1 森佩尔的“材料置换理论”
在森佩尔的“材料置换理论”中,他认为人类文化中常常会出现材料的置换,目的在于保留传统的文化价值符号。比如古希腊的神庙,在石料砌筑方式上实际是对更早期木结构的模仿与译释.气势恢宏的神庙的形象是源于原始的木质小屋,横粱式的结构、三陇板都是对木构形制的模仿。这一现象,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也能看到,正如中国很多砖、石塔上会有木质斗拱的形象一样,砖雕也称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3.2 建构的建筑“编织”
3.2.1 真正的编织
“编织”在建筑中表现出来的材料属性和工艺方法,往往不再像传统竹编、藤编一样按经纬纵横肌理交织而成,更多的情况下是对“织理”的转译。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我们也会看到真正的编织的探索出现在当代建筑设计作品之中。2010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可以说是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外形飘逸,奇特的建构方式给参观者以深刻的印象。藤编是西班牙重要的工艺,而借用中国本土的编织材料和编织手法又是一种沟通东西方,中国和西班牙之间文化的国际语言。
3.2.2 混合的木构
与传统木构不同,当代建筑中的新型木构在结构体系上不局限于木材本身。钢木结构建筑是将现代建筑技术中的节点构造方式触入到木结构中,是对新型木构建筑的发展与延伸。目前,新型钢木结构建筑作品有着出色的表现,钢结构的节点代替过去的榫卯或绑扎,有更多的形式、更高的强度。木质或者竹制的成材技术,使得建筑或者构筑物的形体不局限于直线,可以是设定的变化曲线形式。在木质杆件的连接中,钢结构节点的联系逻辑形成“织理”,让线形的木构“编”结成多种多样的形式,这种合理且有逻辑性地各自发挥木材的柔韧性和钢结构的优秀力学性能的组合方式,也反映了建造上的诗意。新西兰的黄色的树屋餐厅就是混合木构的典型范例。
3.2.3 砌筑建筑的“编织”
前文提到的森佩尔“材料置换理论”中,认为人类文化中常常出现材料的置换,目的在于保留传统的文化价值符号,而砌体的相互叠加,就是对“编织”的再现。这个角度看来,砌筑的建筑形式在建构逻辑上是与编织一致的。
Chokkura广场是隈研吾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受到大谷石的启发。这种天然的石头有像土壤一样的性质,很软也很多孔。这种石头的“土壤”和“多孔性”的特征就像海绵,能够让建筑柔软、温暖、具有亲和力。正是因为大谷石的这种特性,建筑师想表现石头从无孔状态到多空状态这样的过程。建筑的多孔就像大谷石一样,光线和自然风都能透过这层外墙进入室内,这个时候,厚重的砌筑墙体不再封闭,“一个邀请的手势便产生了”。通过合理逻辑的建构考量,在满足结构和功能的同时,建构方法本身也产生了新层次的美的感受,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建构的诗意”吧。
3.2.4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编织”
混凝土的特点是,在半流质状态下进行可以浇筑成任意的形状。钢筋混凝土通过内部钢筋的拉结,使混凝土在力学上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塑性材料,在采用构件单元预制的方法后,也能以某种“织理”连接成整体,成为混凝土的“编织”建筑。
都灵展览馆阿勒利大厅是奈尔维的经典之作,大厅由长度约100米,宽度80米的矩形大厅和一个直径60米得半圆入口大厅组成。施工时间的要求使得奈尔维决定尝试力学效能大,用料节省的预制波形薄壳拱结构。这个方案中,建筑师处理钢筋混凝土建构的思想与他对罗马,哥特风格的欣赏有密切的关系,理性设计的背后还站着历史文脉的身影。正如哥特式建筑一样,结构构件之间合理的力学关系,自然传达来的艺术性,表现出建构诗意的美。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原山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先觉,建构文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杨恩食,审美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