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张字条

2019-06-18刘丙绪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李老汉爹娘字条

刘丙绪

李老汉和老伴的耳朵都有些背,再加上收拾玉米受了劳累,夜里睡得死,第二天一大早,李老汉打开屋门后,惊呆了:满院装进袋子的玉米只剩下两袋了!

一袋玉米上压着块半截砖,砖下有张字条。李老汉扔掉砖,拿起字条一看,上写:你忙了一秋,我忙了一宿,给你留下两袋,够你平常喝粥。

李老汉气得浑身颤抖,老伴不住地用衣袖擦眼泪。

李老汉种了五亩半玉米,今年收成好,每亩收了一千四五百斤。昨天晚上,李老汉跟在城里打工的孙子晖晖说好了,今天一上班,他把工作安排一下就回来,去把玉米卖掉。晖晖下月就要结婚了,家里正紧着用钱呢!玉米没了,这不等于用刀捅他们的心吗?

李老汉掏出手机,想报警,但又镇静下来。他仔细端详着纸条。蓦地,他跟老伴说:“准是二小子偷的!这小子,不是人!”

老伴问:“你有啥凭据?”

李老汉指着字条说:“它,就是铁证!从小,我握着他的手教他写字;长大后,我检查他的作业。他的字迹不管如何变化,我都认得出!”

“那该怎么办呀?老头子,千万不要报警啊!”

李老汉没言语,骑上自行车,走了。

李老汉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和媳妇勤劳、孝顺。那年,收完秋,种完麦,大儿子开着拖拉机去太行山区买准备过冬的煤,返回时,连人带车翻到了山沟里。那时,孙子晖晖还不满月,儿媳哭得死去活来。李老汉和老伴劝儿媳:“你还年轻,有了好人家,就嫁了吧。晖晖,你愿意带走就带走。要是不带走,你就常回来看看孩子。俺没闺女,你就当俺亲闺女吧!”儿媳知道公婆心里愿意让晖晖留下,于是,把晖晖养到能大口大口吃饭,能南北跑着玩,才另嫁人了。

李老汉和老伴知道儿媳经常外出打工,再说又生了个小子,日子过得不富裕,所以,有了难事儿,宁可借,也从不说困难。可儿媳知道公婆的难处,为晖晖盖房时送来五万元,晖晖定亲时又送来四万元。

二儿媳妇心地不善但嘴上说的比唱的都好听,爱占便宜但吃嘴不露头。她每天晚上给男人刮枕头风,当然是歪嘴吹灯——邪风。这风,刮得本来懂事的二儿子变成了房项上开门——六亲不认。他满腹牢骚,说爹娘偏心,只顾晖晖,不顾他的儿子魁魁。为魁魁盖房时,爹娘没拿一分钱;魁魁下月也要结婚,可爹娘还是不出血。爹娘给他讲:“谁有粉不想搽在脸上?我们也想一碗水端平啊!可爹娘没本事,我们总不能让晖晖打光棍吧?如果没有我们,你这当叔的管不管?你们别不知足了!”

李老汉来到乡粮食收购点。

“老李啊,你不是住院了吗?”收购员老张一见李老汉就问。老张在这个乡工作多年,他认识很多人。

“这是谁瞎说的?”

“你儿子说的呀。今天早晨,天刚亮,大门就被拍得山响。我打开门,是你儿子开着车来卖玉米。我问,你这种大棚菜专业户,哪来的这么多玉米?你儿子说是给你卖的。还说,你患肝癌住院,紧着用钱,不然医院就给停药了。”

“这么说,他把钱领走了?”李老汉失望了,他知道,儿子把钱领走,准交给他老婆,想要来,比登天还难。

“我跟你儿子说,会计家里有事,昨天晚上回去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会计到八点上班时准来。我给你先过过秤吧,这样,会计一来,你就可以将钱领走。”话音刚落,会计提前未了。

李老汉领了钱后,写了张字条,让会计交给他儿子。那字条上写着:老子忙了一秋,儿子忙了一宿。为人没有亲情,简直不如猪狗!

〔本刊責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天池小小说》 2016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李老汉爹娘字条
人间最亲是爹娘
老爹娘
一张字条引发的思考
那些年,我收到过的“小字条”
补药
爹娘
和我说说话
工钱
看你敢不求我
互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