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创新方法论

2019-06-18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共性动力电池协同

如何让创新与创造成为中国企业的普遍共识与行动,成为中国制造的真正基因,这仍将是未来数十年的艰巨任务。“中国创造”的崛起,走过了从边缘到中心、从市场到技术、从对标到超越的三条路径,不断地从边缘到中心,从功能突破到技术革新,从产品改善到顛覆创新,最终形成“市场-技术”一体化创新体系。

海尔的转型,华为的创新,使得这两家企业成为中国企业群星中最耀眼的代表。究其根源,其战略动机还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的创新思考和实践,为制造业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龙头,徐工集团面对核心零部件“空心化”和高端产品智能化行业发展瓶颈难题,坚持自主创新和平台化创新,打造贯通主机、零部件和原材料创新链,推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走出了一条“协同合作、共享共赢”的创新之路。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则着力建设动力电池协同攻关、动力电池测试验证、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行业共性工作组织四大平台,致力于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所谓的“死亡之谷”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以提升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创新能力。

美国制造业创新大体可分为四种模式,它们获取创新资源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将各类机构的优势进行整合的结果。

梳理典型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建设经验和特色,我们可以了解全球典型科技创新中心的选择标准和发展路径,为我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共性动力电池协同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中国铁塔(新乡):动力电池回收与创新中心揭牌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
京津冀协同发展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动力电池,谁执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