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院如何开展劳务外包管理内部审计

2019-06-1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审计月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包劳务费用

◆李 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医院劳务外包是医院为适应后勤社会化的需要,将后勤服务岗位外包给专业公司具体运营与管理的一种趋势化的用工方式,包括保洁、保安、导医、护工、运送、食堂、维修、绿化等工作岗位,是医院劳动用工的补充形式。医院与外包方签订合同,约定结算价格,制订考核方法,之后由分管部门负责实施考核,结算价格,办理支付手续。医院通过对劳务外包管理情况的内部审计,评价院方外包管理部门对外包公司的管理情况,评估医院在监管外包公司过程中的风险,从而督促院方外包管理部门加强对外包公司的管理控制,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服务水平,维护医院利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劳务外包管理内部审计应注重的内容

(一)掌握医院劳务外包的基本情况

医院劳务外包管理内部审计的对象是以本单位负责监督管理外包的职能部门为主,如人力资源部、病人服务部、总务科、保卫科、食堂等。审计医院内部监管部门对外包公司的管理情况,先要通过收集资料、走访调研等方式摸清全院各外包公司基本情况,包括外包公司名称、资质等级、服务项目、服务范围、签订的合同、派遣人员数量、支付外包劳务费用等情况。审计人员可以设计外包服务调查表,要求管理部门提供外包公司名称、服务范围、服务人数、合同金额、费用支付额等相关资料。审计人员还应了解各监管部门的具体监管范围,比如:总务部门管理物业外包公司,物业公司承担保洁、运送、安保等工作,按医院服务面积、范围进行收费;病人服务部管理导医、协管员、护理员等外包人员;保卫科负责保安、停车场等劳务外包;食堂管理厨师、服务员等外包人员;人力资源部管理收费员、临时用工等外包人员。

(二)劳务外包招标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1.劳务外包是否进行公开招标。医院采购外包公司服务,达到政府采购金额标准的是否实行政府招标方式,未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是否实行院内招标。

2.招标流程是否符合规范。招标前是否做到前期调研编制预算,并按照医院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选择招标代理机构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法规。

3.签订合同是否规范。是否与外包公司签订合同;订立的合同要素是否齐全;合同是否约定了结算价格、支付方式、考核方法以及违约责任等重点条款。

4.合同的变更或续签有无审批手续。如遇到岗位变化人员增减,国家社保政策调整改变外包费用等情况,是否按照规定流程履行审批手续,并据此对原合同及时进行变更、增减。

(三)审核劳务外包合同执行的情况

1.审核合同价格结算情况。内审部门根据本院财务部门提供的报表、凭证、经济合同和考核单,对外包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应审核各外包监管部门对外包服务的结算及支付,是否按照合同价格结算,是否按照规定办理支付手续,是否存在超范围支出。

2.审核合同项目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审查各外包公司是否按照合同设置岗位配备人员;交办的业务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医院各分管部门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目标实施考核;发现问题是否及时整改并执行相关奖惩制度等。

(四)分析劳务外包的绩效情况

降低成本、减员增效是医院劳务外包的根本目的。医院劳务外包绩效审计就是计算外包人数、费用等分别占职工总人数、医院收入及管理费用等数据的比率,从而分析外包人员费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并评价外包服务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某医院外包人员占正式职工的比例达60%,占比明显偏高。经调查外包用工审批程序发现,医院对科室用工需求仅要求科室提出申请单,由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即可,并不进行具体的成本测算,导致外包成本过高,背离了外包的目的。

(五)评价医院劳务外包的风险

医院劳务外包的风险主要涉及劳务关系法律风险、医院声誉风险、内部人员舞弊风险。

劳务关系法律风险是指订立劳务合同时未明确外包人员归属,由于劳务关系不清晰造成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导致劳务争议增多的可能性。审计时应关注合同条款中是否对劳务关系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

声誉风险是指外包人员存在发生损害医院形象和声誉的行为的可能性。外包员工不是单位正式员工,对医院往往没有归属感,有的员工责任心较差;有的外包公司为降低成本,招用低素质员工,导致服务水平降低,从而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降低,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审计时应关注合同中是否制定了适当的考核制度和制约措施规避此类风险发生。

内部人员舞弊风险是指院方管理部门人员存在与外包公司串通谋取私利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可能性。如某单位主管外包的管理干部责任心不强,接受外包方请客送礼,因此进行考核时“放水”,造成多支付外包公司费用,甚至让外包公司吃“空头”,给医院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审计时应关注管理部门是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防范内部人员发生舞弊行为。

劳务外包管理内部审计的相关建议

(一)做好审前调查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承揽外包以合同总价结算,风险较小,审计重点在于外包项目的完成质量;派遣外包以人员工资结算,较易产生风险,审计重点在人。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阶段应摸清外包服务的具体方式,编制审计方案时应结合承揽与派遣两种外包方式不同的风险特点,确定审计重点。

(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信息畅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外包管理部门、外包公司有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通过沟通使外包管理部门认识到内审并不是找茬,而是帮助他们发现问题促进工作;要与外包公司培养融洽的合作关系,积极争取外包公司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这是圆满完成审计工作的前提保障。

(三)争取第三方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内部审计应当与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等通力合作。人力资源部门专业的工资报酬计算方法和掌握的社保政策,能为审核外包劳务费用的准确性,评判外包人员福利待遇方面是否存在政策性风险等提供专业支持。而财务部门提供的外包结算凭证、支出证明、合同、考勤表等资料,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做好跟踪审计,确保建议落实。后期内部审计部门应协助管理部门制订改进措施,跟踪审计建议落实整改情况,促进外包管理部门加强对外包公司的管理,达到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服务水平、维护医院利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外包劳务费用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