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岭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三岔一般互通式立交选型及布置的思考

2019-06-18杨宇翔

四川水泥 2019年4期
关键词:构造物交通量匝道

杨宇翔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10000)

0 前言

公路与公路的交叉主要分为平面交叉及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又分为互通式立体交叉与分离式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之间、高速公路与其它公路交叉、其他重要公路之间所采用的主要交叉方式之一,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路的重要构造物之一。互通式立交设计除了具有路线设计的一些特点外,还受小区域车辆行驶轨迹多向性、行驶速度多变性、线形元素多元化的影响,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1]。山岭区地形条件复杂,三岔一般互通式立交作为常见的交叉形式,如何对三岔一般互通式立交进行选型及布置,对满足功能立交需求的同时,兼顾技术与经济。

1 山岭区立交选型及布置的主要约束因素

山区互通式立交常受地形、地物、区域地质及沿线设施及构造物的限制及约束。约束分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种,外部约束主要指地形约束、地质约束、高差展线约束、地物建筑约束等;内部约束主要是指道路自身约束,主要包括主线标准、相交道路间距、立交之间以及立交与相邻桥梁、隧道、服务区(停车区)之间的间距等[2]。

2 三岔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布设及变异形式

常见的三岔型互通式立交为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当三岔交叉中至少有一条左转弯交通量小于单车道匝道设计通行能力时可采用[3]。

常见的单喇叭立交分为A 型单喇叭及B 型单喇叭立交,根据转向交通量及需求灵活布设。布设时应注意充分利用现地形进行布设(利用山沟及山脊进行布设),同时对于地表横坡较大路段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合理降低桥梁规模。

图1 A 型单喇叭

图2 B 型单喇叭

对于局部地形及其他因素时,首先可以采用迂回的单喇叭形形式,顺应地势或避让构造物等。

图3 迂回型单喇叭

3 匝道带平交的三岔典型立交布设

对于冲突交通量较小(小于500pcu/h),主线顺等高线布设,山岭区地表横坡较陡时,为避免单喇叭环形的高填深挖,尽量采用扁平化的设计,减少填挖工程量并控制桥梁规模。可采用匝道带平交的设计。典型的形式如下两种:

图4 匝道带平交的三岔互通式立交

由于该立交形式匝道带平交,应加强匝道交织段的安全设计,保证交织段的合理长度。

4 极为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三岔互通布设

对于主线一侧受构造物及地形(横坡陡等)等因素制约严重,需采用扁平化设计,同时互通式立交主线长度较短,可将采受制约一侧的出入口匝道均采用迂回的方式,典型的布设形式如图5所示。

图5 迂回三岔叉互通式立交

对于山岭区路段,地形复杂,三岔一般互通式立交为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条件,节约工程规模,可对互通进行分离化处理,典型的布设形式如图6所示。

图6 三岔互通分离化处理

分离化处理后,立交在被交线上存在两处平面交叉,应注意间距。该立交形式在实际使用中,应加强安全设施的设计,避免车辆的误行。

5 结语

互通式立交作为公路与公路交叉的重要节点,对路网布局及交通转换至关重要。立交布设时应结合项目的功能定位及交通量的特点,综合考虑交通量、远景规划、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投资等因素综合确定。三岔互通式立交作为常见的交叉形式,山岭区复杂地形互通式立交制约因素较多,工程规模较大。本文总结了三岔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布设及变异形式,提出了匝道带平交的三岔典型立交布设方式,论述了极为特殊地形条件下的单侧双匝道迂回形式及三岔互通分离化处理,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对三岔一般互通式立交选型及布置提供参考及启迪。

猜你喜欢

构造物交通量匝道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匝道ETC自由流解决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浅谈匝道ETC自由流应用
高速公路构造物的价值寿命匹配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公路桥涵及构造物防腐蚀技术创新研究
电镀废水综合处理技术与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