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视野中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2019-06-18李晓京高俊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办幼儿教师幼儿园

李晓京,高俊霞



社会支持视野中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李晓京1,高俊霞2

(1. 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基于对几所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对其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办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不佳,培训管理状况也不理想,工作中压力较大,专业发展的总体氛围和职业心态不积极。总体看民办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需多方面改善。

民办幼儿园;社会支持;专业发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1]。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较快,在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年后,2015年底教育发展中期评估报告中关于学前教育的专题评估报告提到,集体办园和其他部门办园在2012~2013年开始止跌回升,公办园、公办性质幼儿园(包括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等)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构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2]。本文从地方民办幼儿园入手,对其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从此角度呈现民办园教师发展的客观现状,并试图在社会支持的视角下解读对该问题的关注。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总体职业状况影响着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然而,我国目前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总体素质不容乐观,专业发展水平较低。基于对相关研究的参考[3,4]和对本地民办幼儿园的了解,我们对几所民办幼儿园以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从专业发展的外在环境、教师培训和管理、专业发展压力以及专业发展氛围等几个维度展开。将研究问题如此分解,也源于对教师专业发展之社会支持因素的考量。Cobb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安慰、关心、尊重、重视和帮助的行为或信息[5];林崇德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对社会支持解释为来自家庭、亲友和社会方面(同学、组织、团体和社区等)对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慰藉、关怀、尊重和帮助[6]。国内外相关研究都强调外在组织性因素等对于个体发展之影响,因此研究设计将民办园教师专业发展置于社会支持因素的视野中。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状况研究逻辑图

1 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外在条件分析

教师工作的外在物质性环境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和物质前提。在研究中,我们兼顾了办学条件较好和一般的民办幼儿园,对其物质性教学设施进行了调研,同时对不同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配备情况进行了考察,其基本状况和分析如下。

1.1 物质性条件缺乏

物质基础可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心理性支持和教学性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主要从教学物质设备上体现出来。在所调研的民办幼儿园中,其物质性教学设施配备情况不同,部分园条件尚可,但调研结果表明,有48.8%的教师认为所在幼儿园的物质设施不能满足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

不同民办园经费来源和具体使用情况不一,幼儿园的物质条件也不尽相同。从调研访谈的多位教师和园长处了解到,民办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在教学设施上是最明显的,部分园的物质建设条件受经费限制并不理想。当基本的物质条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时,教师的专业教育活动就会受到掣肘。另外,幼儿园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图书资料,调研的几所幼儿园都没有设立教师图书资料室。无专业学习资料的依托,教师的团队专业活动和个人专业发展就会受限。

1.2 教师培训机会少

教师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总体水平由于不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薪酬待遇和要求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从调研情况看,城区的民办园教师队伍总体学历以及专业水平要好于乡镇民办园,而公立园教师队伍则明显优于民办园。为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在职教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认为职后培训有必要也很重要,但是主观意愿和实际情况之间反差却较大。

相对于公立园来说,民办园的教师培训机会很少。调研中了解到,民办幼儿园教师入职前统一、制度化的培训少,入职之后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在职培训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有一些教师提出,自入职以来就没参加过正规的在职培训。在笔者参与教学与管理的某两次市教育局组织的幼儿教师培训中仅有两三名民办幼儿园教师。究其原因多样化,有教育管理部门鲜少要求、分配给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名额缺乏的原因,有民办园经费收支自负从而不愿承担为可能流失的教师“买单”的问题,也有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一些人难以真正投入并提升自身水平的根由。再者民办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和专业研讨交流氛围缺乏也难辞其咎。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原因导致了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和提升上的明显不足。

2 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环境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社会支持因素中,来自于学校组织的支持尤为重要。从来源看,社会支持有内部和外部之别、主观和客观之分,有来源渠道不同的正式和非正式支持[7]。按此角度,组织管理因素当属外在的、正式支持性因素。

2.1 管理水平不理想

幼儿园的管理及其形成的工作氛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外在因素。从性质看,民办幼儿园不仅是教育机构,也具有商业经营性特征,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民办幼儿园的定位和管理者的素质对于幼儿园总体管理水平和良好工作氛围形成很重要。在调研中,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的总体管理情况评价不一,认为本园的管理具有人性化的还不足一半,觉得本园管理水平一般的占到了28.5%的比例。令我们尤为关注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所在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总体来看是缺乏人性化的,这个比例高达25.1%。

由于民办幼儿园办学情况参差不齐,部分管理者素质偏低,表现为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较高层次学历背景,对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尤其是非城市中心区和乡镇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管理能力不强和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后的情况明显。从对唐山市区的调研看,市区内的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基本来自于社会招聘的退休园长或有经验的熟练型教师,而一线教师则主要来自于社会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年龄、经验、理念认识的差别,因学历、从业经历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不同形成的不同观点、不同认识和矛盾也存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对于年轻教师为主的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发展和个体专业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2.2 专业发展氛围缺乏

幼儿园的工作氛围影响着幼儿教师的职业感受、工作状态和效率。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和管理者共同组成一个社会群体,自然存在着和谐与否、融洽与否的问题。所调研的教师中,有一半的人(占比50.8%)对此给出了肯定回答,认为所在园感觉就是“和谐的大家庭”;但是也有近一半的教师并不认可,认为幼儿园具有普通职场的复杂性,或存在等级,或人性复杂,或感不到温暖,如认为所在园就是“复杂的小社会”的占比18.9%,认为是“严格等级的机构”的为14.1%,甚至有9.7%的认为是“冰冷的监狱”,有6.5%的人并未给出具体的说法。这些民办幼儿园大多办学时间并不久长,管理相对严格,但教师整体水平不高,教师对于民办园民办性质的不安全感、同行职业变动的事实和自身犹疑不定的心态,从内外方面搅扰了工作氛围的和谐平衡状态。

另外,民办幼儿园普遍缺乏良好的园本层面的专业引领。表现为,幼儿园本身管理对人严格,但支持教师发展的整体氛围没有架构起来。教研共同体的建构是确保教师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前提[8],但在民办幼儿园中这基本只是一个愿景,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总体氛围缺乏下难以真正实现。

对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谋求具有积极支持性作用的园本文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创设能引领教师发展的专业氛围。应考虑搭建网络形式的知识共享交流平台,培育教师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确立教师团队学习的共同愿景,有效组织相应的学习团队活动[9],这样才能在教育现代化发展时代,有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才。

3 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心态分析

外部支持性因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经由教师个体内部因素的考量,才可能转化为积极因素,倘若外因促动意义缺失,则教师发展会不尽如人意。从此角度展开调研,可分析其实证性因素。研究表明,所调研的民办园幼儿教师内在心态存在不容乐观之状。

3.1 教师工作压力大

压力是个体对各种刺激做出生理、心理和行为反映的综合模式。当教师工作量较大,就会感觉有一定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在身心以及行为方面产生变化,这会影响到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若超过合理的压力感受,则极有可能会出现影响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结果都表明民办园教师的压力水平较高。从教师主观感受看,有超过七成的教师表示平时工作压力大,其中有37%的教师觉得压力非常大。一方面,民办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有一半的教师表示加班加点是经常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民办园教师数量不足,难以达到相关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半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有条件的可配备1名保育员[10]。教师配备不足,就会导致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和工作量增加,身体消耗会连带产生心理上的不良负荷和消极感受。长期的工作压力导致身心负荷过大,产生职业倦怠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影响其从业心态、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专业发展的心向和参与度。民办园教师的压力来源呈现多样化特征具体见图2。

图2 民办园教师压力来源及占比

最明显的压力来自于幼儿家庭。随着教育发展和民众教育观念的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极其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次是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担忧。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工资水平收入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太完善[11],加之工作负担重、专业层次的认可度低、工作不稳定,使得教师自身职业发展和专业诉求成为一大难题。第三位的压力来自幼儿园的管理者。管理者的水平引领教育机构的走向和员工的发展,但民办幼儿园管理者素质不一,教育眼光和管理头脑俱佳的园长不多,民办幼儿园年轻教师居多,对于在职时间短或专业发展初期阶段青年教师的过多要求甚至是指责和否定,会给教师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另外,不得不说的一个影响因素来自于社会。对民办幼儿园越来越高的要求和相当部分民办园低水平办学之间的矛盾,往往导致社会公众和舆论过度关注明显处于发展弱势的幼儿,这势必会给教师带来压力和影响,在其专业教学活动和专业发展中产生畏缩情绪和行为。

3.2 教师职业心态不乐观

对于工作的喜爱和职业前景的期待决定着幼儿教师从业的总体态度,也是其专业发展的前提。有一半的人因喜欢而进行了幼儿教师工作的职业选择,但是提及在民办幼儿园工作的职业前景,则并不乐观。缘于幼儿园的民办性质,收入不高而压力不小,工作不稳定等原因,仅有10.3%和12.4%的人持有非常乐观和比较乐观的心态,有56.8%的教师则明确表示了不乐观,加之对于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的自身认识和社会认同度较低,对于职业幸福感的体验水平不高,也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先天基础和后天动力不足。

学前教育中期评估报告中提到,由于编制、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保障程度差,流动性大,稳定性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幼教事业。而这一点在民办幼儿园尤为明显,幼儿教师数量缺乏、质量不足,在职时间短,总体从业环境不佳,教师同侪间交流和研讨在园本教研文化氛围缺乏的状况下也难以实现,因此不同专业素质水平的教师的职业心态偏于不乐观的状况,既影响着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总体的专业性发展,也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提升形成一定阻碍。

4 结语

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而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应重视其职后专业培训,提供充分的专业学习提升机会;幼儿园管理中应加大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建设,开展诸如团队专业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专业教研活动,打造“学习型组织”[12]的氛围。同时,应创设关注教师发展的和谐氛围,及时发现教师的需求与困难,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有效支持[13]。有了足够的外部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够结合内在需求产生发展的动力。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 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2019-02-23/2019-03-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EB/OL].http:// 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5n/xwfb_151124/151124_sfcl/201511/t20151124_220650.html,2015-11-24/2019-03-02.

[3] 杨迪.私立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私立幼儿园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7.

[4] 张艳蕾.上海市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7.

[5] 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76, (3): 300-314.

[6] 林崇德.心理学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078.

[7] 高俊霞.教师教育实践取向培养的问题分析及UGS模式建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0(4):146-150.

[8] 闫焕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23.

[9] 牛丽茹.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2):159-160.

[10] 教育部教师[2013]1号.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Z].2013-01-08.

[11] 陈国晖,高俊霞.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以唐山市区为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 37(6):147-150.

[12] 张元.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3,(1):50-52.

[13] 李金钊.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J].思想理论教育,2005,(9):56-59.

A 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vate Kindergarten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pport

LI Xiao-jing1, GAO Jun-xia2

(1. Xincheng Road Kindergarten, Fengrun District,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School of Education,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 in several private kindergarte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not good, and the training management situation is not ideal. It also makes known that the work pressure is high, and the general atmosphere and professional mentalit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not positive. As a whole, the statu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rivate kindergartens is not satisfactory and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many ways.

private kindergarten; social suppor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610

A

1009-9115(2019)03-0137-05

10.3969/j.issn.1009-9115.2019.03.033

唐山师范学院教研教改项目(2014001005),唐山师范学院继续教育项目(JJ2015001)

2019-01-01

2019-02-17

李晓京(1980-),女,河北唐山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刘玉娟)

猜你喜欢

民办幼儿教师幼儿园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便民办税春风来 简政放权提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