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湾区”背景下广州都市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策略
——基于全域风景化视角

2019-06-18

中国园林 2019年5期
关键词:湾区全域风景

叶 杰

江海燕

张俊杰*

2017年国家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1]。粤港澳湾区是11个城市形成的高密型的都市圈集群,相较于其他湾区,大湾区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经济体量增长速度最快,对城市群的整合度最高,建设优势明显,也因此成为我国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国内研究多聚焦于湾区城市群发展模式[3]、发展战略[4]、金融合作[5]和管理创新[6]等方面,湾区城市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与此同时湾区乡村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群发展的影响而难以保持乡村的独特性,难以不受城市产业的辐射。对应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把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发展,充分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湾区乡村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

广州是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城市化率高却也拥有1 142个行政村,乡村人口占到30%,城乡要素高度交互。同时有着丰富的岭南乡村特色文化和坑-塘-沟-渠等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源,生态本底和田园景观风貌俱佳。本文以广州为例提出全域风景化的转型发展策略,试图构建出高度城市化地区“风景化”乡村一体图景,为湾区其他都市村庄的振兴转型发展提供借鉴路径。

1 世界湾区乡村发展模式比对

东京湾区乡村演变分为以生态农业生产为主体和以兼业为主体的2种模式,前者以农业现代化为契机,成为为东京城市群提供一个优质精品农业产品的供应基地;后者位于东京近郊,因城市的不断扩张,大多村民在城市近郊兼业,“在宅通勤”现象普遍,造成村落衰退、城-村混乱的局面。基于此,在湾区航空港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东京开始了乡村振兴活动,主要措施包括:建立乡村生态保护机制,保全村落的生态机能、绿地机能、环保机能;政策性鼓励和支持乡村发展乡村生态产业以保留乡村生活文化根基;建设更适合老龄者生活的乡村社会;丰富市民和村民的生活交流,建设城乡共存的乡村社会[7]。

美国有4/5的人生活在城市,农业产值更是仅占美国GDP的1%,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经济总量却占美国的12.1%(表1),乡村发展背景截然不同于粤港澳湾区。首先美国湾区乡村居民点长期受到分区规划、宅基地规范、《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物种法》等法规的约束,其建设从区位和形体上都被限制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8],包括纽约的乡村自治法律制度《纽约乡村法》。其次,非常重视环境建设和培育特色的乡村,除种植花草、植树造林等园林绿化外,更注重乡村特色景观的设计、建筑物的外观设计、道路的线形、沿途景观以及路标等,构成城乡整体景观,不同面貌和特色的乡村遍布于湾区周边(表2)。

2 广州乡村振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构成上看,广州都市乡村体系复杂,个体差异大,城中村、城边村与城郊村发展模式各异,区域统筹力度大;从空间上看,乡村呈典型“珠江模式”分布,城乡空间高度混杂,区域发展效益低下;从景观上看,乡村人文、物质景观破败严重,乡村特色面临消失,以白云区为例,从1997—2018年,白云区就有100.42km2的生态农地消失,约占总面积的15.10%。乡村的构成差异、空间混杂、景观侵蚀等是湾区背景下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乡镇品质提升等一系列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广州都市乡村发展机遇空前。从区位上看,广州是大湾区核心地区的省会城市,是资源要素流动中心,“都市区化”的外溢使乡村面临更多的资源注入;从城乡联系看,广州城乡空间的混杂间接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互,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条件;从景观资源看,广州乡村优越的岭南乡村特色人文和生态本底,是体现新时代乡村价值的优质载体。乡村的区位优势、城乡交互、生态特色是湾区背景下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表1 四大湾区部分指标比对

表2 不同湾区乡村振兴模式比对

3 湾区背景下都市乡村全域风景化的转型发展内涵

3.1 全域风景化的提出背景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最早追溯于20世纪中叶的欧洲[9],多研究乡村文化遗产和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2个方面,并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和景观规划体系[10]。其中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11]和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规划与优化研究方法LANDEP系统[12]从景观功能性、景观生态性、景观美学性、景观空间性等方面构建了早期比较系统的乡村景观空间规划方法。相比较于国外,国内学者对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向:一是以乡村良好的自然资源为基础,运用环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理论对乡村景观实体进行规划,改良乡村景观进行优化配置,促进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13-14];二是从人文遗产景观角度通过激活文化景观业态发掘乡村的文化内涵[15];三是通过景观规划发掘乡村景观经济价值打造乡村旅游,吸引外来资本的注入带动乡村的发展[16]。乡村旅游规划则是把乡村特定景观与生态产业结合转型为一种产品,以不同的模式进行开发,吸引就业和资本,一定程度上给乡村带来了发展。

乡村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是现阶段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和乡村复兴的必要途径。现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一尺度中某种特定的景观类型而缺乏对乡村发展的内在思考,研究视角也局限于单个乡村而缺乏跨尺度整体乡村景观的集成规划进行系统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全域风景化是一种研究“全域乡村景观”而旨在“全域乡村发展”的新理论,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粤港澳大湾区乡村的转型发展新战略。

3.2 全域风景化的理论内涵

全域风景化是指高度城镇化时期,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若干具有某种特质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为基础,通过不同的空间连接或联系,对其进行不同形式的连接、融合和贯穿,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呈现出不同特征风貌的空间景象[17]。全域风景化的目标是打造“城乡互动”,在空间上把城市人和乡村人“搅和”在一起,在行为上互相交织,促进“人”的城镇化和乡村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城乡等值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导向下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表3)。

3.3 全域风景化的助推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反哺乡村的强大磁极是全域风景化实现的内在动力;湾区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及乡村生态景观和人文风貌则是全域风景化实现的外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新兴产业,营造人居环境,逐步引导乡村实现内生发展。

4 广州都市乡村转型发展动力分析

都市乡村的转型发展须立足自身的发展环境,从广州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乡村旅游4个方面来分类分析其外部发展动力。

1)自然环境:广州北部是由山地与森林构成的乡村自然环境,中部城郊是以历史文化和古村落为特点的乡村自然环境,南部是由水网密布的水乡景观构成的乡村自然环境,多样的自然地理类型形成丰富的乡村生态景观;另一方面,广州已建成绿道8 770km,串联起320个主要城乡主要景点、166个驿站和服务点,覆盖面积3 600km2,服务人口超过800万,是珠三角线路最长、串联景点最多、综合配套最齐的绿道网[18]。广州绿道网的建设给都市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是促进城乡交互的进一步的城乡串联轴。

2)经济环境:2018年广州第三产业比重达71.75%,居全国前3位,产业结构的优化必将并推动都市乡村产业创新,更新产业业态,带动乡村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形成集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化、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乡村度假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从而实现乡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的升级。

3)文化环境:广州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村落和古祠堂众多。目前已公布国家、省、市三级文保单位300多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不下六七十座,遗留下来许多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如乞巧节、波罗诞庙会、广府庙会、迎春花市、荔枝节等节日,至今仍然是广州民俗风情的象征,是促进城乡交互的重要元素。

4)乡村旅游:2018年上半年,广州接待乡村旅游游客达7 473万人次,庞大的消费人群给乡村注入的社会资本带动了乡村旅游相关附加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发展,都市乡村旅游的开展催热回归田园的社会需求趋势,是乡村转型发展又一动力。

表3 不同乡村风景规划类型比对

表4 全域风景化转型策略结构图

5 广州都市乡村全域风景化的转型发展路径

不同于传统的乡村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全域风景化是以“风景化”为诱导因子,是以大湾区的视角对整个广州都市乡村进行整合交互研究,以“风景化”的模式打造全域乡村图景促进乡村的内生发展,具体包括宏观上的全域发展导向转型、中观的全域空间实现手段转型和从微观的全域风景营造转型(表4)。

5.1 全域“风景化”发展导向转型

5.1.1 自然资源风景化

自然资源景观主要包括山水景观体系和田园景观体系。山水景观体系从区域来看有着突出的完整性、连续性、延绵性和自然美,在生态控制线内积极引导山水之间的点缀融合,形成浑然一体的山水图景,山体自然宏立,水系柔和婉魄;田园景观体系包括“田-塘-村-林”的空间格局,田园“风景化”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相关休闲业态的策划和塑造,将人的活动和广域的田园风光衔接在一起,如利用乡村内部的林地、池塘、河流等自然资源,建设成为公共开敞空间。

5.1.2 生态产业风景化

农业是乡村经济的基础和归属,同时也是全域风景中较为典型的人文风景。产业风景化要求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经营,剔除经济效益低下、生产景观破碎等问题。同时建设应结合村庄自身资源和功能特色走低碳化、低耗化、生态化的工业发展道路;服务业风景化指广域风景旅游业和基本服务均等化,伴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提升,位于城市周边的城郊型乡村承接着城市部分消费功能,广域旅游将是全域风景打造的主要动力。对不同村落风景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提取、分类再加以融合,形成广域化、多元化、连续性的旅游风景,再根据村落的发展规模和景区建设,配置相应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形成均等性的覆盖和服务,成为全域风景的连接点。

5.1.3 精致聚落风景化

聚落要素指的是乡村内部自身的可视化景观要素,包括民居、道路街巷、构筑物节点、人造绿化和水系等,反映的是村庄聚落的人文景观。聚落风景化宏观上要对村落以景区化理念进行打造,以优化公共空间、交通环境为向导,促进村民生活宜居和广域旅游的发展共赢;具体要求对村落的村容村貌做到整洁化、协调化发展,打造全域聚落风景。象天法地、天人合一、尊重事物本性,顺应客观规律的自然之道应该是人类所遵循的最高法则,精致聚落建设遵循天人合一理念,外部融入大自然,内外和谐统一。

5.1.4 本土文化风景化

村庄文化指以自然村庄的血缘关系和家庭关系为繁衍基因而产生能够反映村庄群体人文意识的一种社会文化,涉及乡村社会、宗教、经济等要素。广州村庄文化则包括了中华传统的耕读文化、岭南特色的商埠文化和尊崇祖先的宗族文化。文化风景化重在打造具有传承文化的公共开放空间风景,通过宗祠、老街、戏台等公共建筑和广场的营造,结合周围环境形成极具持续性、地域性和识别性的“文化风景”(图1)。

图1 点状塑造示意图

图2 线状联结示意图

图3 面区构成示意图

图4 网络关联示意图

图5 合景-整合配置

图6 联景-比肩联袂策略

图7 亲景-人景相融策略

图8 造景-因地制宜策略

5.2 全域“风景化”空间实现手段转型

5.2.1 点状塑造、核心引领

把每一个乡村聚落看成一个风景点,全域风景包含着若干不同特色、不同尺度和不同规模的风景点。选取有“风景”比较优势的村庄作为“风景化”核心引领其他点状村庄进行风景塑造。点状塑造包括塑造本体、塑造类型、塑造等级3个维度。从塑造本体来看,点状风景包括原有风景点的转型改造和新的风景点的生成,二者相互融合,原有风景点注重深入挖潜,风景特色与时俱进,新的风景点塑造除了延续传统风格特色外,还要注重与区域风景的协调互补;从塑造类型来看则包括自然风景、聚落风景、产业风景和文化风景,根据不同的发展导向提出不同的空间打造策略,并进行相应的风景塑造;从塑造等级来看,可根据广州都市村庄的区位、发展规模、尺度及类型分为不同的村庄风景体系,具体包括城中村、城边村、远郊村和搬迁村等多种类型,形成具有丰富层次感的、多元化的全域风景图景(图2)。

5.2.2 线状联结、联动发展

根据广州都市村庄风景要素的构成类型,把充当联结各风景点的媒介划分为4种类型的景观线性因子:自然生态风景线因子、精致民居风景线因子、生态产业风景线因子和文化习俗风景线因子。不同的景观线性因子又可以细分为具体不同风景线,如自然生态风景线因子包括山体、水体和林地等风景线等。这些线性景观因子既可以对均质区域进行连接、融合和贯穿,也可以对异质性较大的村落进行交叠和相互交流、协调,使风景界面更趋于多样化,在遵循全域风景要素转型的报本导向准则下,形成一种连续的均质化的风景连续界面或风景点集合[19](图3)。

5.2.3 面区构成、均质协调

通过上述的都市村庄点状风景塑造到线状联结,继而构成系统面区,面区又分为2个层面,一是已通过塑造联结形成的风景面区,这类面区有较强的均质性和可控性;二是新打造的风景面区,这类面区不但要紧密结合地区本身的风景特色去打造引导,还要协调周边的面区构成,使整个区域形成连续性的“面区景观”(图4)。面区景观能直观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风景构成,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文化习俗的差异性进行划分片区,重点发展片区区域内的主导特色面区景观,使每个面区景观都是一张独特的名片。如从文化习俗层面来看,广州市乡村地域文化面区景观可以分为耕读文化乡村风景、商埠文化乡村风景和宗族文化乡村风景,不同的文化渊源同时又能体现出不同的聚落风貌和经济特色,从而丰富了风景片区的特色构成。

5.2.4 网络关联、整体统筹

在对风景的点状塑造、线状联结和面区构成的基础上,进行“风景化”的全域性整合和统筹形成的网络化的构架是都市村庄风景之间实现的高级形式。网络化构架实质是风景的一个再塑造过程,依托某种景观触媒因子或软硬质环境(如山水、道路、产业交互性)以格网状、放射网状、树枝状等多种不同的网络化方式,将点状风景要素、线状风景要素和面状风景要素融合形成一个连接紧密的、多层次的全域风景空间网络(图5)。

在网络化系统中,点状风景塑造、线状风景联结和面区构成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点状是网络化构架的节点构成,是整个构架组成的最基本单元;线状是点状的联系者,是构架组成的“搬运工”;面区构成是网络化构架的风景直接表现形式,表征不同的风景地域特征。点、线、面要素通过各种景观触媒因子相互作用和相互连接,最终形成全域化的风景空间。

5.3 全域“风景化”风景营造策略转型

5.3.1 亲景-人景相融策略

通过构造出的全域风景化的网络化构架,风景最终要回归到人的体验。人景相融策略旨在消除人与风景的机械隔断和远离,使人景合一、置身其中,让人的观赏效果达到最佳。具体可在游览路线的组织、人性化尺度风景营造、人景互动等加强人与都市乡村景观的接触面。人景相融策略是全域风景化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的风景化理念的根本体现,景为人生,景因人美(图5)。

5.3.2 造景-因地制宜策略

因地制宜策略旨在构建顺应山水、尺度怡人的乡村风景空间框架,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凸显乡村人文和自然生态的岭南特色景观,结合乡村旅游规划丰富更多的游览线路,层次感更加丰富。因地制宜策略在“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点”的塑造(图6),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和生态特色,兼顾了当地特色传承和当区域的景观美,是全域风景营造的基本原则。

5.3.3 合景-整合配置策略

整合配置策略旨在整合区域范围的景观空间资源,根据风景的特色、类型使其形成片区的分布。不同于面区构成,整合配置策略综合了点、线、面的所有区域零散景观,通过精细化的整合和协调,提升区域景观综合品质,使配置风景更具整体感和多元性的观赏,是全域风景营造的辅助手段(图7)。整合配置策略要求对区域景观有细化的调查和分析,提炼出相对于区域较为零散或联系性不强的景观并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全域风景有序化和多元化。

5.3.4 联景-比肩联袂策略

比肩联袂策略旨在对各个不同旅游景点进行游览线路上的相关联,结合风景线路空间的景观加以延伸和联结,使风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生有效的互动和连续性分布,使所形成的风景更加连贯和整体(图8)。比肩连诀策略也是全域风景营造的辅助手段,注重的是异质性风景的融合打造。广州村落因区位和自然资源差异造成村落风景不平衡的现状,比肩联袂策略不失为一种好的全域风景营造方法。

6 结语

象天法地、天人合一,构建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全域风景化战略内在要求。通过对比世界三大湾区乡村振兴发展历程,总结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转型发展导向,并以广州都市村庄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经济、文化、广域旅游等方面分析了都市村庄转型发展的动力,提出全域风景化战略,即从宏观提出自然风光化、聚落景致化、产业生态化、文化本土化的全域发展导向转型;从中观提出点状塑造、线状联结、片状打造、网格化构架的全域空间实现手段转型和从微观提出亲景策略、造景策略、合景策略、联景策略的全域风景营造转型的三大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全域风景化战略适用于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城乡振兴转型发展,对其他地区还需要对城乡空间、转型动力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都市村庄为对象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其他发达地区城市化高水平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湾区全域风景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