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职工程造价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案

2019-06-17赵小春赵美玖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双师型工程造价教师

赵小春 赵美玖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目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阐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最后提出了有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  双师型  教师

【基金项目】1.海南省教育科学一般规划课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QJY201710101;2.海南科技职业学院2018级校级教改项目资助课题,课题编号:HKJG2018-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52-02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目标主要培养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它不同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科性人才,也不是中职院校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不但需要懂得专业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在岗位群上组织管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而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高职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中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看职教师资队伍薄弱仍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数量不足,教学水平偏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缺乏,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综合国力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师资队伍实践技能欠缺

大多高职教师来自普通高校毕业生,没有在造价咨询企业,建筑相关企业及部门从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的经验,且学历方面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以上学历偏少。现阶段在年龄及职称结构方面,以初级和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为主,而专业造诣精湛的高级职称中年教师较少。由于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必然影响实践课程的教学。

(2)教师动力不足,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当前很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且学校对教师专业水平重视度不够,经费投入少,导致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很难提高。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方面无激励机制,再加上教师自身危机意识不强,导致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动力不足。

(3)人才流失严重, 师资紧缺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前从事工程造价的高职教师的薪酬待遇与造价相关企业中同层次技术人员相比明显偏低,,这使得不少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 甚至跳槽转行, 人才流失相当。随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师资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培的意义

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双师型教师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2]。对于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而言,“双师型”可概括为:既要具备较高工程造价专业理论知识,能进行有职业针对性的理论教学, 又须具备丰富工程造价经验,能够及时掌握造价行业的新信息和新技术,了解行业的新发展,能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教学职业能力的培养。

“知行合一”最能体现高职院校人培目标,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说更是如此。工程造价毕业学生一般需要掌握三个基本技能:识图技能、计量技能、计价技能。掌握好这三种技能不单是理论的讲授,更要学生们亲自去实践操作。这要求老师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技术、地方性定额与计价办法、建筑材料、招投标办法、房屋构造与识图、相关造价软件等多门课程知识加上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指导学生们开展实践技能教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是工程造价专业人培关键之所在。

三、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 “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建设方案研究

针队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及现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设立一个长效运行机制来进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谓长效运行机制主要用来激励教师能自发地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建立好长效机制可以主要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院或系部组建专家团队(企业造价高级工程师、造价专家等)、并由专家团队出台 “双师型”教师考核的标准。同时,加强评聘制度将“终身聘任”变为“竞争上岗”,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局面,这样可以提高教师自我危机意识。对于考核通过者,给予表彰奖励,优先晋升提职; 对于未通过者, 予以批评和帮助, 并限期提高, 到期仍不合格者, 调离教学岗位[3]。

(2)学院或系部尽可能提供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具体包括:

①针对性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由于造价行业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日新月异,学校教育滞后行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必然要求教师能及时更新老化的知识,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建议学校能克服各钟经费、人员、时间等方面的困难鼓励教师去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并制定带薪进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造价行业内专家学者或技术人员来校举办短期专业培训。

②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实践出真知,企业往往是理论的发源地和检验者。学院或系部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安排情况,派遣教师到造价咨询企业,施工、监理、设计单位进行定岗学习。了解造价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支持和鼓励持有一、二级造价师职业资格的教师到企业去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務。这样学校不仅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而且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3)制定优厚的高素质人才引进政策;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招聘引进国内外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来校任教或兼职,将造价前沿的科学动态、技术成果和相关经验介绍给学生,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另一个方面,学校可以直接引进来自造价咨询企业或相关造价单位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人员来校任教,不仅能缓解“双师型”专业教师师资不足现象,而且增强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4)培养团队带头人;学校应重视造价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重视他们在专业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对成绩突出者要制定相关奖励政策。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新老相助,而且能发挥治学严谨、造诣精深老教师的积极带动作用为“双师型”教师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总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教师的价值观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一名工程造价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成长不仅要抵挡物质方面的诱惑,而且也需要得到家人朋友支持。而高职院校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工程造价“双师型”队伍更是任重道远的,除了队伍其自身努力,也需要学校、社会、行业和政府等各方给予相应支持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卢德生.陈雅婷.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研究的统计分析——基于2001-2015年CNKI收录文献的关键词共现计量分析[J].成人教育,2016年第8期.P23—P28

[2]徐晓吉.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为例[J].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4期. P76—P78

[3]贺云.杨锦辉.高职工民建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2007年第70期.

作者简介:

赵小春(1986-),男,汉族,海南省海口市人,硕士,一级造价师/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教学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双师型工程造价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工程造价之旅
圆我教师梦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