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06-17李晓记王冰
李晓记 王冰
摘要:中国制造2025呼唤新工科改革,对在新工科下如何构建“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地方行业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校区改革为研究试点,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适应新一代工业革命需求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四创体系,以培养更多的中国制造急需的人才。
关键词:中国制造;新工科;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0-0068-04
一、研究背景
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制造业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建立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产业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距,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当前背景下我国要抓住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机遇,增强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信息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人才。
1.新工科。在“互联网+”和云计算与云服务时代悄然到来的背景下,传统工学本科生、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已然难以满足当前新工科发展战略的需求。2017年2月18日,包括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内的30所高校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共同就“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热烈讨论,业内称之为复旦共识。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式实施,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已经站在了时代新的转折点上,特别是2010年以来,一批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出现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高等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当前全球高等工程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面对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主动调整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是推动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资本结构转变、实现传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新工科顾名思义关键在新,创意创新是其灵魂所在,创造创业又是对灵魂的升华。因此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战略背景和新工科的具体行动背景下,深度结合这两者的要旨,紧跟时代潮流,深入研究“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四创体系的构建极具时代意义。
2.“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体系。从研究现状看,符合地方行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四创体系构建还不完善,基于此,本文立足地方行业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校区改革为研究试点,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适应新一代工业革命需求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四创体系,建立机制体制促运行,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参考。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研究如何构建“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体系变得十分重要。
二、现状分析
1.“四创”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新一代工业革命蓬勃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行业产业领域对毕业生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区各高校也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培养。2016年6月14日,广西大学生“四创中心”南宁中心在广西大学成立,这是广西区内首个以“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为主题的大学生“四创中心”;同年12月24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广西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桂林中心成立仪式暨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在桂林举行,这是继南宁和柳州以后的广西第三个大学生“四创中心”;区外方面,辽宁传媒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提出了“四创”教育的新思路,把“创意创新创作创业”的理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去,通过创意实践教学、创新创作指导、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2017年2月,该校被遴选为第四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孵化基地。上述机构的建立,旨在培养更多质量过硬的高素质“四创”型人才。
2.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四创”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根据作者的文献检索结果,尚未发现有机构或个人提出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适应新一代工业革命需求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四创”体系,而当前新工科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进程加快,新一代工业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新工科背景下,为各高校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方案参考,基于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适应新一代工业革命需求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四创”体系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
本文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适应新一代工业革命需求、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背景,提出了全新的“四创”体系,如下:(1)按大类招生;(2)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3)开展“四创”教育,成立“四创”中心;(4)产教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培养;(5)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6)深化微企培养模式改革;(7)实时建立覆盖以上全过程的学生成长记录。下面具体阐述:
三、“四创”体系
“四创”体系的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因此本文将从如下7个方面系统详细地阐述其理念。
1.按大类招生。所谓按大类招生,即高等学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招生,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学科专业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科阶段前1—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大三时再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如在某校信息工程学院招生专业中,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统一以“电子信息类”招生,考生若心仪3个专业中的一个,就只需要填上“电子信息类”即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面对眼花缭乱的专业会感觉到选择的困难。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相当的盲目性,不了解大学的学科设置,对自己将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没有成熟的想法。而了解大学、了解自己都需要时间。通过按大类招生进入大学以后,考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各大类下的各个专业内涵,边学习、边选择,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该部分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其一,若学生层次为本科生,基于以上大类招生,则学生在修完本大类专业基础课并获得相应学分后,学校或学院支持学生修读本学院或其他学院的其他专业大类的专业课(含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若条件和机制允许,还可以跨学校间修读课程,这样有助于全面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从而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奠定知识基础。具体的做法是适当降低最低毕业总学分数,小幅度降低必修课比例,并尝试将一部分专业基础课改为选修课用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新建各类通识课程,并且规定其毕业学分要求用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新建学科前沿、交叉课为学生提供不同知识背景的课程资源。其二,对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则鼓励相近学科的研究生导师跨学科招生,不同学科间的导师亦可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这样既可拓宽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亦可协助研究生导师拓宽研究领域,从而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另外,对于确有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意向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则亦宜鼓励其调整研究定位,学校或学院层面应该为其提供方便,使其以更好更适合的方式成才。
3.开展“四创”教育,成立“四创”中心。所谓“四创”,本文的理解是:創意是意念和想法;创新是根据创意进行可行性研究,从而论证创意是切合实际的而不是异想天开;创造就是根据创新将创意实物化,对于工程领域来说,即把创意变成样品;创业是经过创造后,证明的创意创新具有市场需求和价值,大规模复制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通过建立工厂或成立公司的形式将产品推向市场。基于此,本文根据新工科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建议在学院或校区层面上联合校友企业设立“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中心,吸收那些确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个人或团队进驻,实行老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运行模式,同时紧跟学院(校区)学科所在工程领域的前沿应用技术,邀请企业中高层实际技术管理人员(通常是销售负责人、研发负责人,乃至企业CEO、COO)到校讲座,从而为有创新意识和创业需求的学生提供较为前沿的市场引导。
4.“产教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产教学研”深度融合体系,“产”是指产业或产业从业人员,对于工程领域就是公司、工厂及其工程技术人员;“教”即教师,包括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训教师;“学”是指高等学校及其学生;“研”是指科研机构(含高校的专门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在整个体系中,“产”发挥的作用是为以创新创业为目的的学生团队或个人提供研究项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零部件、元器件支持(可以以捐赠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教”充当的角色是为学生培训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从而使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研究企业提供的研究项目,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管理;“学”扮演的角色是对企业提供的研究项目进行研究,其输出成果既服务于企业又服务于学校教学;“研”在整个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是对学生在研究企业提供的研究项目过程中从原理上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工程师在做工程设计的同时,在不懂产品原理或只懂部分原理的情况下也能将产品设计并制造出来,此时已经达到设计目的,多数工程技术人员便不再追求弄懂弄通其产品原理,从而导致许多企业工程师并不具备真正的创新能力,在此,研究人员在原理上对学生进行辅导,有助于为这些将来的工程师夯实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筑牢“四创”之基。
5.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建立“四板块”课程体系,学生以大类招生方式入校学习以后,首先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和合作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对其进行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基于此,遴选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进入基本技术技能和高端工程技术培训阶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工程师职业素养教育。具体的做法是招聘有企业研发设计和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同时又具有博硕士学位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可以为专任老师,也可为定期辅导的兼职导师,还可为针对某一特定项目的特定派驻。同时,建立“微格”实训平台,所谓“微格”实训平台就是相对综合的专业实验平台,改变原来单一的为一个方面设置的实验环境的状况,采用倒推式的教学方法,对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进行分解,分析专业面向行业对象的需求,形成支持该专业实施的几个“微格”实训平台。其中,几个“微格”基地的训练可以支持它在该行业某个领域就业的状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微格”实训平台的建立主要用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高端工程技术,与前面提到的以适当方式聘请老师相结合,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深化实施“微企”培养模式。“微企”,顾名思义,就是微型企业,此处是指学生在校园实践基地里模拟设立企业并运行。学校在引导学生创业时,需注意创业项目的产业链连贯性,即校园不同“微企”之间要注重建立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另外,在“微企”内部需注意分工明确,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研发设计、项目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物控计划、客户服务、技术发展等部门,如“微企”规模过小,则可以针对以上职责规定专人负责,也可以将职能相近的岗位或部门合并,例如研发设计可以兼项目管理,销售管理可以兼客户服务。通过分工和建立模拟产业链,更加逼真地建立模拟市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7.实时建立全覆盖的学生成长记录。建立收录“四创”中心里的每一位学生成长信息的数据库,从一进入“四创”中心就开始跟踪,真实记录学生的每一成长阶段的真实情况,包括其专业技术技能、高端工程技术的掌握,也包括学生的思想状态的变化情况,还包括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的情况和获得的奖励等。通过实时跟踪学生成长情况可以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有助于培养更好地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及时做好职业规划,有效对学生进行学业和创业指导和评价,也可为同类高校的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人才培养方案的参考。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新工科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适应新一代工业革命需求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四创”体系。第一拓宽入学口径,即按大类招生;第二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第三针对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要开展“四创”教育,并以此成立“四创”中心;第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产教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培养;第五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注重引进具有博硕士学位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四创”中心的专兼任老师;第六深化“微企”培养模式改革,“微企”要更加逼真,要模拟市场和企业内部的实际运行;最后实时建立覆盖以上全过程的学生成长记录数据库,以便随时掌握学生成长动态和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中国制造2025”正指引着中国快速迈向制造强国的行列,新工科的号角也已吹响。本文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适应新一代工业革命需求,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四创”体系构建模式,大部分都处于概念阶段,其实践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四创”体系的构建理念虽在本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但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还可以根据实际效果进一步发展,从而使构建“四创”体系的理念更加完善,为新工科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Z].国发(2015)28号.
[2]朱君,宋树祥,秦柳丽,等.“新工科”创新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1):171-173,177.
[3]张海生.“新工科”建設的背景、价值向度与预期效果[J].湖北社会科学,2017,(9):167-173.
[4]新工科复旦共识[EB/OL].http://www.moe.edu.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2.html.
[5]谢瑞刚,兰翠玲,周伶俐,赵金和.应用型人才“四创能力”培养平台构建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4):232-234.
[6]王莉.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驱动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05):100-103+107.
[7]刘满芝,吕雪晴,吉峰,周梅华.基于“三实”协同平台的“四创型”研究生卓越物流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02):61-65.
[8]成鹏飞,周向红,周志强.长株潭衡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的研究[J/OL].湖湘论坛,2018,(03):132-138.
[9]李晓记,胡泽民.职业教育立交桥贯通下的学生成长过程比较研究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10]胡泽民,莫秋云,王鑫,等.突出“微企”双体融合多层次贯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11]周静,刘全菊,张青.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3):165-16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