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路桥过渡段沉降分析及治理措施
2019-06-17杜暖风
杜暖风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运输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注重速度,对行车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少的经济成本下达到最好的建设效果,是公路设计和施工人员共同的责任。当前,我做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但是,路桥过渡段沉降现象依然非常频繁,常常产生桥头跳车,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必须对造成差异沉降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安排专业人员实地考察,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治理措施
1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原因
1.1 桥头搭板设计欠妥
通常情况下,桥头过渡段多采用的是搭板结构,在此种结构的基础下仍然经常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桥头搭板的长度是根据桥梁的长度进行设置的,其中,大中桥搭板长度为8m,小桥及涵洞搭板长度为5m,但是在施工的时候,桥头路堤属于高填方位置,会产生较大的沉降量,此时搭板长度往往显得较短,起不到该有的连接作用,路面不平整,造成车辆的桥头跳车现象;第二,搭板的硬度和强度太低,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载重量太小,容易在断板情况下,引发桥头的线形发生变化,车辆在行驶时容易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1.2 桥头地基处治不利
在桥头的软土地基地带,容易在沉降的影响下引起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原因如下:第一,设计施工图的时候,设计人员缺乏对地基的实际探测,同时对力学研究不深入,在解决桥头路基出问题的时候,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加上相关人员技术不到位,使桥头地基处治不利。第二,在制定桥头地基处理方法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相关标准与实际情况相脱轨,导致软土处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造成过渡段的差异沉降。
1.3 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不妥
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的不完善也是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桥头路堤的施工过程中,对台背路堤的填充,常用的材料为砂类、渗水性土等,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在防水和排水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桥台处很容易被积水浸泡。通常情况下,采用浆砌片石对桥台处进行护坡,台背处用防格网草或草皮进行护坡。然而,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锥坡和护坡的冲水,常常导致桥头路堤产生严重的沉降。这是因为设置的防护设施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在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下,容易出现腐蚀,台背填土大量流失,路基強度和硬度大大降低,在车辆的长期行驶过程中,过渡段填土塑性变形,致使桥头路堤出现不均匀沉降,最终造成桥头跳车现象。
1.4 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在路桥的建设施工中,台背是通过填土处治的,选取一定的材料对台背进行充填,然后利用相关的仪器设备,安排相关的施工人员,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对台背处进行填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填料后的台背进行压实,使其密度和坚实度能够达到相应标准。在实际的操作环节,机械、工艺、人员、经验等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压实效果,所以,当有些环节质量不达标的时候,台背填土的压实度往往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最终造成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
2 路桥过渡段沉降治理措施
2.1 搭板设置法
通常情况下,搭板设置共4种方法,根据工程所需,可选用搭板与桥台连接。在桥台位置设置搭板近台端,以此避免顺着纵向搭板出现滑移现象,导致桥头位置凹陷。通常可将顺直锚栓、水平拉杆设置到搭板和台背之间。并将油毡垫层铺设到搭板近台端下面,1~2cm为其厚度。因转动等原因搭板极易损害路面或结构,此时可把搭板近台端的上缘及牛腿上边缘进行倒角设计。为避免雨水渗入连接位置,可将填缝材料填满接缝,主要选用玻璃纤维类物质等,随后在将沥青灌入。在混凝土搭板施工中,必须控制立模质量,以此提高表面的平整度。由于搭板和基层顶面之间相距较短,也就是说基层厚度不大的情况下,压路机运行时,极易产生薄层。为处理该问题,当搭板混凝土顶面和基层顶面之间的距离在10cm以内,在底面层沥青混凝土铺筑时,需及时凿除铺好的水泥碎石基层,选用底面层沥青混凝土统一填筑及找平,进而确保整个台背回填的总体强度。
2.2 不设置搭板时的引道施工
如不设置搭板,应做好台后填筑施工,提高填料及压实质量,需做好地基处理、台后填筑的工作。
1)地基处理。为对桥头跳车加以严控,必须做好桥背软弱地基处理。目前,主要选用粉喷桩、排水固结等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按照施工具体情况,为增强地基性能,提升承载力,降低沉降,防止错台,往往选用桩基础用于桥台软基处理。在高路堤施工中如软土层较厚,因回填材料质量,软土会出现侧向挤动,并对基桩施加很大的力,导致桥台产生水平位移现象。此时将对支座、伸缩缝造成严重损害,甚至会出现桥面、桥台破坏现象。为此,应减轻回填材料,提高地基土强度,以此达到有效抵抗侧向流动的强度。
2)台后填筑。地基沉降、路基自身压缩变形与路面压缩变形是桥梁引道路堤沉降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影响最小、变形最小的为路面压缩变形,可不作考虑。为有效控制沉降,必须合理选择台背填料。要求填料具备较强刚度、良好透水性。目前,往往选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填料,此类材料具有极小地密度,可降低路基重量,从而降低路基沉降。
在台背回填施工中,应合理确定填料级配,顺着纵向的填筑长度在基底位置2m以上,依据1:1进行斜坡或台阶设置,相比搭板长度,应保证顶面填筑长度较大。一般可同时进行桥台背后填土和锥坡施工,可在两侧对称均匀布设涵洞缺口填土,且做好回填、压实工作。如有雨水浸入回填位置,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碎石、粗砂等设置,以此为渗水及时排除提供便利。
2.3 减轻桥头跳车的其他措施
1)预设反向坡度。在充分掌握路基沉降规律的前提下,为缩短工期,可将反向坡度预留到台堤结合段,该方法与桥梁预拱度设置基本相同,可按照台堤间沉降差进行坡度大小地确定。一般可在铺筑路面前,预加抛高14~16cm。当完成铺筑路面作业后,沉降量可达到该抛高值一般以上。
2)过渡段路面设置。桥头路基沉降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桥头路基填土、原地基固结,其和时间息息相关。为此,路面铺筑可选择在完成路基施工一定时间后进行。但因工期紧张,在铺筑路面前,可先进行过渡性路面铺筑,当路堤沉降稳定之后,在进行原设计路面铺筑。通常可选用预制水泥混凝土六棱块、条石铺砌等作为过渡性路面。
3 结束语
总之,伴随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病害问题逐渐呈现于公路运行过程中,软土路基作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具有较好含水量及较大孔隙比。因此,在外荷载影响下将大大降低其承载力、加大沉降变形情况,且该过程具有较长持续时间,这种情况下,往往导致沉降等问题产生。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桥头跳车问题,其不仅对车辆行驶的舒适性造成极大影响,还会对行车安全、公路运营结构造成相应的危害。为此,必须对路桥过渡段沉降病害进行分析,并根据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魏敏,李敏,朱斌泉.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1(6):82-83.
[2]王万顺,耿与岭.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分析与治理方法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5,17(5):78-80.
[3]冯忠居,方贻立,龚坚城,朱建斌.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危害及其机理的分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