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019-06-17陈果

卷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启示人才教育

陈果

摘 要:纵观历史,国家的存亡、事业的成败、民族的兴衰固然最终取决于社会的经济条件和各种复杂的政治因素,但人才却是影响全局的一个关键因素。21世纪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特点,决定了人才竞争在未来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核心地位。人才从哪里来?主要从教育中来,高校在这其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人才;启示

从古至今,名仕辈出。何谓人才?可以说,符合时代特点之人皆为人才:远古时期,会打猎、会种地就是人才;战国时期,能带兵打仗就是人才;唐宋時期,善舞文弄墨的就是人才;民国时期,有理想有抱负的就是人才;解放初期,吃苦耐劳的就是人才。当今这个时代,又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呢?

首先,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有内涵、有深度、有品质的人。而恰恰不是“金于其外,败絮其中”的表面人物,应该正如贾平凹先生的《丑石》里的那块丑石一样,不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同化,而注重于彰显自己的内在品德和个人修养,有着“众人皆躁我独静”思想境界的高尚人士。

其次,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型人才——这也是我国人才欠缺的关键。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全部。一个只会读书写字的人在当今这个高度现代化的世界上是站不住脚的。没有博闻、没有动手能力、没有特长,这样的“三无”产品又怎么能够“销售”?跨领域的合作重要性正在愈渐趋于成熟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一定的课外知识储备,是无以应对的。

当今社会中的“伯乐”不是领导、不是老师,而是教育体制与方法。举个例子来说,美国的中小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独立意识,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中去体味人生,发掘自己的潜能。而到了大学,则是“宽进严出”,这正与中国的某些大学中的“严进宽出”相悖。无疑,中国的许多学生就是在这一环上远远落后于欧美诸国的。只有做到优势互补,提倡个性化理念教学,才能真正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

1 高等教育对人才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不同于许多其他行业的一大特征是,良好的正规教育背景是进入该领域的必备条件,因此,美国科技泰斗几乎人人具有博士学历,个个都是饱学之士。那么伊甸园的时光磨砺是如何大大提升他们的学识积累与研究能力,从而为科学生涯打下重要基础的呢?

关于高等教育,至少有两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科学研究领域比任何其他领域更注重这一心智历练过程对于提升人力资本的作用;美国的大学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举世无双。对于未来美国科技泰斗来说,大学时光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徜徉的许多美好记忆。一位西方教育家曾经说过,大学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被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

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且能够灵活应对新事物,从而改变对世界固有的看法。经过如此训练,未来的科技泰斗具备了渊博的知识与宽广的视野并开始确立事业目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李对当年在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有如下记忆:大学本科期间我曾考虑过以后选择从事医学,于是在物理学主业之外选修了几门医学入门课程。我特别喜欢有机化学,但发现生命科学并非像以前那么有意思,因此我放弃学医的念头而继续专业物理学。

美国大学的资深教授把自己的高端研究融于本科教学。常青藤盟校及其他名校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总有大名鼎鼎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教授们通过这样的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努力捍卫自己的观点,而且随时欢迎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提出问题和质疑。这种做法使学生受益匪浅:这些教授即对某一专业领域全面了解,又有主动学习、终身教育的深刻感悟与使命感,因此他们最适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一流大学的理念和做法都是相似的。两百多年来,一批批才华横溢、踌躅满志的毕业生证明了美国高等院校教育的显著特征及其旺盛的生命力,美国的科技泰斗的出色表现便是最好的诠释。

2 美国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等学校在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教育理念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它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所持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的教育理念应注意以下三方面:清晰明确的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教育理念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2)创造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第一,构建多样化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既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校而言,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就是要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就是要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另外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第二,构建符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和范式,其核心是课程。课程内容的优劣、形式的好坏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至关重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在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前提下,突出协调发展、整体优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原则,注重特色办学、个性发展以及专业之间的融合。第三,营造高素质创新人才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兴趣则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需要多角度、多手段。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人才的重任归根结底是由教师完成的,所以,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应该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首先,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从教育抓起,从理论联系实际做起。我想,有了这种对教育不断探索发现,终会筑就出像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伟人,从而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孙康宜.我看美国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启示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