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2019-06-17赵明明

卷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

赵明明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技术趋于成熟,计算技术可处理的对象也呈现出网络化、多媒体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特点,而大数据正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兴起的又一新型应用技术。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旨在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创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地分析当前五年制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问题。希望以此促进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提高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数据;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五年制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五年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职院校需要与时俱进,全面了解其自身发展现状,深入研究教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校充分结合大数据的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在实践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实践调研,主要从五年制高职教育现状、亟需解决的问题及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当今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

1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现状

1)五年制高职学生现状

经实践调研发现,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比较叛逆、内心相对脆弱、素质整体较差,就业前景受其自身素质影响较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习惯于唯我独尊,自律意识薄弱;学习基础良莠不齐,知识储备不足。吉林省五年制高职院校的生源有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城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距,来自于农村的五年制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经数据分析发现,这可能与新时代下农村经济得以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有关,短期内,我国农村地区的精神发展与物质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不平衡状况,而学校教育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地弥补。

2)五年制高职师资现状

由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通常会要求基础课教师每周授课不低于20课时,很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课课时远高于专业课课时。大部分教师教授五年制学生的同时,也教授三年制学生,因此,课堂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是否适应时代发展,课程设置是否适合培养五年制高职人才,这是我们五年制高职院校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要求它必须通过教学反馈,了解其适用性,而五年制高职院校对此常常持无视态度。

2 合理运用大数据的优势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关键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学生问题、管理问题和教学问题依然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而信息化时代也提供了海量数据,为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便利。合理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职能、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创新课程设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素质、拓展就业空间,形成良好循环。量化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涌现出的学生素质问题、教学管理问题和教学问题,使研究数据更加透明化,有利于准确、快速、高效地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3 充分运用大数据,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据悉,目前我省只有一家全日制重点大学在教务管理上小范围运用了大数据,并未开始推广到高职高专。我校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积极结合五年制教育,尝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研:

1)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教学管理职能。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数据为载体的新型管理模式将以它独特的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极大地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实现量化管理,高效管理,高效反馈。其以“主体、对象、资源、目标”为核心要素,建立多级且联通共享的教育云,利用云技术处理教育云端的数据,为教学管理提供所需的教育资源服务、专业发展服务、综合素质发展服务,以及科学的教学反馈服务。实践证明,此举可提高管理决策公平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可快速提升教学管理职能。

2)充分运用大数据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基于相对教育评价理论,系统地研究相对教育评价理论,并结合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实验和测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大数据运算记录教育过程。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本校五年制学生课堂实践,利用大数据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方面大量使用各种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从而使五年制高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更加丰富,更适应新时代人文发展的需要。

3)如何按需进行课程设置。要将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与校情、学情、苗情紧密结合,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设定课程。如:以不同的区域特点量化数据,设置热门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筛选实用性高的课程。同时,也应注意五年制学生知识储备有限,自律意识薄弱等特殊问题,尽可能设置与当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动手能力稍强的专业,应注重学科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学以致用。依据实践调研发现,目前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际比达到1︰1为适量,应根据时代要求和专业发展随时调整,掌控教学动态过程,做到及时反馈,及时量化考核,使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经验,并将成功经验及时量化,逐步完善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大数据系统,并将这一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的诸多方面。如:我校结合大数据运算结果,开展了竞赛式课程。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以考级考证为导向,强化实验、实训、实习,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紧跟行业发展,结合企业操作实际,在汽检专业和机电专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如何运用大数据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坚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通过大数据时代所形成的网络文化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大数据掌握学生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掌握状况、人际交往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和综合心理素质发展情况,根据数据反馈,能为每位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服务。积极探索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校通过大数据筛选出有益于学生素质发展的项目,如:从知识结构、读书情况、性格特点、个人偏好、特长、技术能力、体质状况、心理状况、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阶段小结和个人反思等。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拥有知识和技能,拥有感恩之心、团队意识,提高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提高抗挫能力,达到科学化、个性化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5)如何運用大数据拓展就业空间。我国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与南方相比相对闭塞,我校试图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五年制高职院校就业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统筹分析,将可以有效地解决区域性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可以大大拓宽就业区域及领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市场需求影响就业情况,就业情况也反作用于人才培养方向,这是一项需要不断调整与适应的动态研究,但无疑,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拓展就业空间、可以指引学生就业方向,这对我国高职院校学子就业普遍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丽萍.开放式实验(训)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交通技,2017(01).

[2]李浩.大数据分析下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2).

猜你喜欢

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五年制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