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访“5+2≥7”
2019-06-17朱光龙陶艳琴
朱光龙 陶艳琴
摘 要:学校、家庭是联系孩子的纽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如果我们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学校和家庭的关系,那么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5天教育或许在周末2天的家庭中就冲消了,教育回到了原点甚至到退。家访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发挥出教育的最大功能。
关键词:家访关系5+2≥7
前几天,看到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算式“5+2≤0”,在我们的常规思维里,5+2=7,但在这里,为什么会小于等于0呢?这是一个关于对孩子进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例子。揭示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配合的重要性。学校、家庭是联系孩子的纽带,如果我们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学校和家庭的关系,那么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5天教育或许在周末2天的家庭中就冲消了,教育回到了原点甚至到退。家访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能逃避的责任。但是,提到家访时,往往听到许多教师和家长的“诉苦”:这家的家长不可理喻,为什么和他说了那么多,家长总不把孩子的事放在心上,孩子还是照样犯错;这家家长总说自己的孩子多么优秀,可孩子的成绩糟糕透了;这家的家长无法沟通,和他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对牛弹琴”;这家家长不把孩子的教育当回事,打了多少电话都打不通……;这个教师真是的,总是批评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对,一听叫家长,我就有火,一听到去学校我就犯愁,老师的理论我一听就头大。我想,作为老师或家长,上面的问题或多或少都碰到一些,而正是这些问题,影响了我们的家访效果。
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行成合力,让5+2≥7呢?笔者认为,在这里,教师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尤为重要。
-、学会倾听家长的看法
做家访工作时,我们大部分教师往往会直截了当的对家长谈孩子的问题,家长听到的是孩子这里出问题,那里出问题,往往越听越生气,越听越想早点离开教师。我想,这里,在做家访时,我们可以放下说教,先让家长谈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谈谈孩子最近有什么进步。面对孩子的优点,大部分家长都能侃侃而谈,因为孩子是父母的骄傲。好的老师给予肯定,这时,教师再谈谈孩子近短时间的表现,共同寻找教育的突破口。谈学生问题时,我们不访先让家长说说自己对孩子,对事的看法。不要一看到学生,看到学生家长就直言,孩子要怎么教育,教育不好会怎么怎么样。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只有彼此倾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二、学会为家长设身处地着想
遇到孩子做“坏事”时,家长往往是很生气的。这时,如果我们能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共同寻找孩子做“坏事”的出发点,共同寻找教育的方法,家长会更易理解。
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曾发生过这件一件事,那年,快过教师节了,我们都收到许多孩子的小礼物,有贺卡、有祝愿、有誓言、还有一个个包装精美的水果。就在当天下午,一个学生告诉我他书包里的两元钱不见了,随后,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调查,最后调查的落脚点落在了一个学习还相对不错的孩子身上。对于调查的结果,我很吃惊,这个孩子平时在学校里和家里的表现都很不错,是教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在做学生的教育工作时,我才说了一句为什么,这个孩子就马上承认钱是他拿的,但当我问拿钱做什么时,孩子默言,任你怎么问就是不说。最后我才从其它同学口中了解到,孩子用钱买了一个大红苹果,而这个红苹果,就是他送给老师的礼物……,了解到这些,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孩子尊重教师,但却没理解尊重的真谛,选择了错误的表达方式。最后,我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家长,从家长口中得知,当天孩子的父母有事去了外婆家,平时每天都给他三元的零花钱,但当天刚好有急事出门时忘了,孩子看到别的同学都送老师小礼物,一急就做了错事。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难道错的只是孩子,家长、老师就没有错?如果我们站在家长的角度,直言家长的失误导治后续事件的发生,家长和老师都直面自己的失误,对家长,对孩子而言,不都是更易接受吗?
遇到问题时,我们冷静的站在家长和学生的立场思考一下,设身处地的,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往往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学会感同身受
当我们在和学生家长谈到孩子的问题时,家长表面虽然会说以后会这样或那样的配合教师做好学生的教育,但心理总是会想,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这样,为什么老师你的眼里总是我孩子的缺点,难道孩子就没有优点吗?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骄傲,当我们批评孩子时,其实是在变项的批评孩子的父母,记住这点对我们做好家访工作很重要。面对学生,我们的身份是教师,但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我们的身份又是父母。做家访时,我们不访站在父母的角度,多体会孩子父母的感受,共同分享育儿心得,彼此交流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避免直白的说教,这样更利于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四、学会弹性变通
作为教师,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难以理喻的父母,特别是在独生子女众多的今天,孩子是家里的宝,家长总喜欢把孩子在学校里、回家路上遇到的委曲找教师,似乎教师是万能的,孩子交给学校后,孩子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事都要教師解决。这时,有些事,往往是不可理喻的,如果我们教师处理不好,就会和家长闹的不欢而散,给我们以后的家访工作埋下不良的种子。对于这样的事,我们教师不访合理运用弹性变通原则,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能变通的就适当变通一下,这样会更利于以后家访工作的开展
五、找到教育的共呜点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有机组合的,我们在做家访时,应找到教育的共鸣点,这样才能发挥出教育的最大合力。哪么,什么是教育的合力点呢?其实很简单——天下父母心,教师和家长的出点都是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找准这一点,本着这一条出发,在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工作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一条纽带,是每一个老师必须坚持做的工作。家访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家访是架起学生、老师与家长心中的桥梁,更有利于三者之间的协调,有利于沟通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深入的研究做家访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让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