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6-17莫永跟
摘 要:新一轮的课改,将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期让学生能够适应新兴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改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协助和配合其他教课老师推进班级课程改革,向家长宣传新课改的理念和标准,因而,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压力远大于任课老师。
关键词:新课改班级管理教师
新课程改革标准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对新课程推进具有极大的促进功能。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实现教师工作的不断创新才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创新。
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理念是指导小学教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思想,对于管理有效性的发挥能够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阻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高在上”的感觉,认为学生就要无条件听从教师的指挥,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这样的思想观念对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极为不利,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1]
2.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教师是学生与家长学业沟通的纽带,但是很多班主任没有做到全面的沟通,导致学生与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家长也把教育工作全都推给老师,导致教育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开展。再者,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仍采用“家长式”管理方式,过分专一独断,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做到民主管理。在大多数的教师眼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民主管理是个欠考虑的行为,认为只有对学生实施高压控制,才能让学生循规蹈矩地学习。[2]
3.交流沟通少
交流沟通是保障小学教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教师能够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了解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想法,针对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模式。但是很多教师在管理工作中往往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心理特点不够了解,这样就很难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很难实现和谐关系的构建。交流沟通是在学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班主任如果不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那么就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缺乏针对性管理措施。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具体对策
1.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对于指导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该摒弃传统管理观念的弊端,积极吸收当前先进的管理观念,以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促进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班主任首先应该改变自身“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应该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认识到管理工作并不是板着脸不苟言笑才能进行的。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中应该注重松弛有度,既不能放任学生自由散漫,也不应该对其太过于严苛,影响和谐关系的构建。
2.尊重学生
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必须对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予以充分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必须仔细的倾听每一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由于大多数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相对较差,所以其很多内心的想法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针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学生正确人格素养的迅速建立。
3.培养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教师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得力的班干部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班级进行良好的管理,并活跃班级生活,使同学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和爱好。班干部一定要在同学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具有一定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同学。因此,教师在选举班干部时应做到:(1)民主选举全班最有实力的同学為班长总管全班。(2)挑选工作能力强、大胆有组织能力和文体特长的同学为文体委员,抓好文体工作的同时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3)让工作细心认真、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生活委员,每天的日常生活由他监督完成。(4)再选各学课带头人担任课代表,组织和带领同学们学好每门功课。这样就可以把教师从整天烦杂的班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又激发了班干部的热情,带动全班同学勤奋学习,奋发向上。[3]
4.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其不仅仅是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学生在人生路上的一个引路人,是学生进行学习以及模仿的榜样。对于教师来说,其自身的形象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会对学生一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班主任的班级教学管理成效。这样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掌握良好的教学知识,同时还应当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以及教学的能力,才会对自己的教学与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满足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继而使得教师自身的班级管理效果有所提升。
5.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保障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和谐关系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应该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促成和谐关系的构建。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此过程中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并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实现制度的不断优化。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中最常见也是最可靠的对象,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指导和带动作用。新课程改革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班级管理的情况下,班主任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尊重他们的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班级气氛,这样不仅可以实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更准确,创造健康和谐的班级。
参考文献
[1]张建英.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193-193.
[2]窦春坤.小学班级管理心得[J].新课程(小学),2010(12):111-111.
[3]高玉仙,汪新坤.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7(6):63-63.
作者简介
莫永跟(1978.08—),男、壮族,广东深圳人,本科,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