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育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
2019-06-17王丹旭
摘 要:体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体育教学对促进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优势有:开放性与直观性;动态性与实践性;突发性与即时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促进学校德育有效
引言
目前,许多中学体育教学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课程所处的发展阶段参差不齐。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对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挑战,未来的体育教学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课程需要以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加强学科间的课程整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一、中学学校德育工作的范畴
1.知识教育与德育相统一
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拼搏、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我国中学的体育教育下德育还处于应试教育向德育的过渡期,功利化比较强,很多学校和家长只注重高分忽视能力培养,重视知识忽视德育,这样就算培养出了人才,也是不健全的。目前社会需要的有才有德,同时又有能力的人。因此,中学体育教育下德育者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在保证知识教育的同时,兼顾德育与能力培养。[1]
2.内心自省与德育相统一
现今的体育教育下德育只是停留在书本内容,常用形式也是硬性灌输,因此很多人其实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并没有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才在面对道德和利益的冲突时,很轻易就向利益妥协。中学体育课的德育内容是由中心向外辐散,从个人层面出发到集体层面再到社会、国家层面。这种从中心向外辐散的内容布局,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的定位自己的角色,协调与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纵观中学体育课,比较集中解决的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中学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之外,还有与其他学科相比更为突出的品德培养的任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社会主义、热爱劳动、热爱体育,让学生具有追求真理的思想感情。[2]
二、体育教育在学校德育部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观念的滞后性
目前,许多中学存在德育观念落后的问题,落后的德育观念跟不上德育改革的步伐。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校为了最大化地追求升学率,片面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实施局限的知识教学,片面追求高分,不仅带来更多的学业负担,也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家长同样也用成绩以偏盖全,轻视德育、美育、体育的发展,将子女的成绩与未来收入、个人的成功相挂钩。现今存在的这种片面的成才观和价值观,是影响体育教育下德育工作进行的重要因素。
2.德育模式的固定化
中学体育教育下德育模式的固定化主要体现在过于依赖课堂,活动教育不足,主要采用机械的“灌输式”或传统的“涂鸦式”方法。中学德育的对象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正是处于人生生理和心理发育旺盛的阶段,思维活跃,这需要体育教育下德育者转变教育模式,一改空洞的说教和灌输的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样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新时代的中学体育教育下德育不只需要课堂讲授,更要在活动中言传身教,使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再加上中学生自身运用优秀体育教育的效果不佳,思考范围也只局限在课本和老师所讲内容,导致体育教育下德育的进展缓慢。
三、体育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体育教育为中学体育教育下德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在加强其在中学体育教育下德育的运用基础上,可以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提升教学效果,并提供方法借鉴。
1.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阐述:第一,体育教育的应用有助于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体育教育应用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以优秀的体育教育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对中学生开展基本国情教育,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认识到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身体德性(身体德性实际上就包含着身体健康、身体自由和身体尊严的内容。),形成健康的理想人格。体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可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的原则、可以培养学生拼搏的精神、可以塑造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崇尚高尚道德、重视自身身体德性,是中国体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体育教育下德育中可以提高中学生思想身体德性,可以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三,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学生为本,内和外顺,形成全面、协调、自由、协调优化的育人氛围,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理念,有利于将人和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校园,帮助中学生克服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相互理解,促进沟通,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2.塑造身体德性
在今天,如何担当新的历史时期中儿童和青少年在身体领域的道德启蒙与德性塑造任务,实则已经作为一项历史性的课题,被摆放在在厚重的教育案台之上。在身体之域,现代教育应当肩负何种德育使命,学校作为教育责任的主体却未能做出明确的回答。沿袭老一套的模式和方法显然已经被六十年的教育实践所否定,从不能照搬历史经验,不能沿袭历史老路的意义上来说,今口学校教育对教育对象身体道德领域的发展任务,不营于一场对人类身体道德素养的重新建构,或曰对身体德性的重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其所承载的德育使命就呼之欲出了,即从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角度,以身体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来塑造與发展教育对象在身体领域的道德品质,塑造国民身体之德性,实乃在当前背景下历史所赋予学校体育的一项德育使命。
四、建议与总结
综上研究,本文从体育教育及德育工作的改进进行创新。在德育工作的引导下,本文是在探究中国体育教育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中学体育教育下德育目前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以提出把优秀体育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下德育的实践中的对策,赋予体育教育新的时代精神,提高教学效果,使体育教育更好地发挥其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文涛.论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6)
[2]赵华珍.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的研究[J].西部德育.2017(01).
作者简介
王丹旭(1987.5—),男,汉族,浙江温州人,本科学历,温州市实验中学中学一级职称,研究方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