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
2019-06-17张贵华
张贵华
摘 要:在国内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普及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也有了较大转变,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仍然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制约了德育效果的提升。为此,本次研究基于三全理念,探究了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对学生精细化管理,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德育
当前国内中学在育人上普遍存在重视教书,轻视育人,重视技能,轻视文化的现象,导致德育效果并不理想,且由于管理的薄弱,导致部分学生对德育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难以切实发挥出德育的价值,不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为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育者应该基于三全理念,加强德育工作,从日常生活中,做好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潜移默化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全面提高德育效果,而就具体的落实来看,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全员育人,奠定德育基础
全员育人的实现首先需要教育者从自身层面入手,革新自身的德育理念,积极转变传统单一由思政课程老师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在该过程中,初中班主任必须做好协调工作,加强与其他科任老师的沟通,并借助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想品德教育合力融入到课程之中,促使各科老师能够自发的参与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其次,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出班干部的作用,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并引导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积极向班干部或教育者反应,通过多方协调积极解决学生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有效引导。同时,教育者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找出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自省不断优化自身的言行,进而为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过程育人,加强学生管理
1.入学阶段管理
在初中生刚刚入校的过程中,普遍稚气未脱,部分存在迷茫、焦虑等不良心理,且由于对中学生活的不了解,在思想上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为此,教育者必须做好入学阶段的管理工作,及时排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来到班级后,可首先为其介绍学校环境,在校生活规律以及入学流程等,确保学生可尽快熟悉中学校园。[1]其次,教育者应该根据自身经验为学生准备好简单明了的新生手册,也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方式尽快熟悉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也应该加强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观察,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记录,确保后期可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2.在校阶段管理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加强管理工作,考虑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出现叛逆行为,故应该及时进行疏导。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认知,让学生充分明确自身價值,并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的爱好与特长找出自己想要做什么。在此之后,则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实现自身的目标,引导其沿着制定的目标不断前进,同时通过合理的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也需要落实对学生思想不正、行为偏差问题的纠正工作,尤其应该加强对社会风气与网络风气的观察,减少不正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防止学生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此外,必须落实好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其健康的心理与规范的行为。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五心服务,即关心、爱心、贴心、耐心、真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生活与学习等,了解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及时排解学生存在的疑惑,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2]也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可借助微信、QQ等,做好对学生在家情况的调查研究,并与家长一同制定联合教育方案,避免在德育工作上班主任唱独角戏的问题,构建起家校协同的德育模式。在此基础上,也可通过开展书面交流、爱心活动、文艺演出等方式,让学生融入集体之中,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全方位育人,提高德育效果
1.环境育人
学校环境能够体现出校园的文化氛围,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潜藏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且可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为此应该构建具有丰富德育元素的校园环境,更好的熏陶、感染学生。校方可对学校的辅助性物质进行优化,对建筑物可配以文章说明,尤其对于捐赠或本身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建筑,可配以具有德育价值的故事。在路牌与横幅的设计上,也可融入德育元素。可从学生群体的征集标语,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切实调动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3]而学生撰写德育标语的过程,实质也就是对自身精神重塑的过程,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道德修养。
2.制度育人
制度作为学校教职工及学生需要遵守的规范,对人的言行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是保障学校正常秩序的重要机制,也是保障德育效果的有效手段。为发挥出学校制度的作用,首先可以督导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交往关系进行约束,以此有效规范其日常行为。其次,可将学生的德育效果进行量化,对学生的日常言行以及思想素养等进行考核,并结合社会实践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物质或精神激励,更好的保障德育效果。[4]
3.实践育人
在端正学生思想,培养其良好价值观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实践,让学生将道德思想践行于生活实践之中。首先可利用传统的节日,让学生发现该类节日之中所潜藏的道德元素,如端午节、重阳节等,并举办相应的活动,加深学生的认知。另外还需要做好法制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可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利用案例分析、派出所教育等方式,提高教育效果。此外也可利用到科技、历史、劳动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以多角度提高德育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为保障德育效果,可借助于三全理论,从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育人角度,加强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循序渐进的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邓秋,梁友志.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93-93.
[2]邱顺平.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J].都市家教月刊,2017(9):156-156.
[3]蒋莉.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提升初中德育工作实效[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3):76-77.
[4]彭锦佳.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德育有效性[J].教育艺术,2017(2):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