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时代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2019-06-17蔡久燕

卷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信息化

蔡久燕

摘 要: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如今用户在享受信息服务过程中对信息服务的功能与技术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新时期下的党校图书馆要先切实提升自身的信息服务质量,便必然要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继而在为用户提供无形的资源同时同步获取用户所反馈的满意度等信息,继而基于当代用户需求来对图书馆的服务予以合理改进,如此方有助于维护党校图书馆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当前我国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而基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方面有了巨大转化,且受网络化浪潮的影响而使得各行各业已呈现出了崭新的发展面貌。对此,党校图书馆要想切实满足当代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便必然要依仗于对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如此方有助于维护党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1]。

1 信息化时代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的意义

基于信息化是时代背景,使得图书馆这一传统信息资源的重要集中地亦无可避免的受到了信息化的冲击。而基于当代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高效化与集成化需求,故党校图书馆亦需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如此方能在满足当代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维护党校图书馆的有效发展,至于提升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具体意义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提升党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有利图书馆的生存

现如今,因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图书馆已不再是大量信息资源的独有者。诸如时下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所衍生的众多信息服务机构,其便是借助了现代化的信息资源搜集与服务模式而获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这对图书馆而言无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继而让图书馆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而图书馆要想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便必然要致力于促进自身服务的个性化与信息化发展。

1.2 提升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效果

因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均有了显著提升,继而也极大提升了人们对党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要求。对此,基于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其不仅能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且借助网络以推出极具个性化与功能化的服务手段,此将与当代用户的服务需求更加契合,故党校图书馆必须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如此方是维护自身发展稳定的重要手段。

2 信息化时代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2.1 转变服务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因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使得社会信息的深广度均有了明显拓宽,且能进一步满足现代读者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而党校图书馆,其本身便具有服务读者的性质,故为赢得用户的认可,则必然要将用户需求放到首位并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如此方能让党校图书馆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始终保有一席之地。当然,鉴于党校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亦需基于图书馆管理人员,其身为图书管理人员,其本身亦当具备良好的职责素养以及具备的专业知识,如此方能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继而切实满足当代读者的多样化需求[2]。

2.2 加强馆员服务能力队伍建设,提升馆员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人才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加之信息技术于各行各业中的运用也变得极为普及,故也决定了党校图书馆亦需对自身的人才建设工作给予高更关注。而要真正维护图书馆的发展和谐与稳定,则图书馆管理人员本身亦需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如此方能为读者提供“知识导航”服务,继而让读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水平与质量。与此同时,鉴于最高贵的知识通常将具备较强的隐蔽性,故为促使图书馆实现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则图书馆亦需科学管理掌握知识的人,如此方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专业水平,继而赢得更多读者的信赖及认可。

2)强化复合型人才建设。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囊括了各色人群,而基于图书馆极广的涉及面,故也决定了图书馆管理工作亦会十分繁琐。对此,作为图书馆主要管理者的管理人员,其应务必对自身服务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及时获知读者时下对图书馆服务的具体需求,继而积极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来赢得读者的认可。当然,这便需要读书管理人员既懂管理又善于与人沟通,除此之外,作为新时期下的图书管理人员还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特质:一是能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各方面情况;二是了解在校学生的相关信息,诸如就业、住房以及现下的知识需求等。就以上两方面信息而言,两者当是相互交叉又互相影响[3]。

2.3 调整藏书体系,满足知识经济发展需求

党校图书馆要想切实促进自身的服务信息化,则除了要确保自身的藏书体系与学校的教学及教研要求相契合外,尚需满足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简言之,即党校图书馆的党校文献应务必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时效性,如此方能有效提升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继而维护图书馆的稳定发展。

基于图书馆此前普遍具有的单纯社科属性,故使得图书馆依然无法满足当代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对此,且赋予党校图书馆更多特性,则必然要在图书馆的内容方面予以有效革新,使其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与延伸性等特征。与此同时,在信息类型的主体特色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信息宏观性和联动性力度的加大,政策性信息与动态性信息的一体化,以及这种结合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强,故党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内容亦当时刻追求新形势的性需求,来尽可能贴近学校教学与教研,使之能更好的为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提供服务,继而在促进学校的不断进步同时亦带动自身的有效发展。

当前因大量联机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使得党校图书馆原本所具有信息资源主体性质也变得不再明显,故为维护党校图书馆的发展和谐与稳定,则必然要基于信息化技术来帮助党校图书馆实现对电子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以及储存,如此方能在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同时尽可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2.4 强化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图书馆服务效力

基于大数据技术于党校图书馆中的合理引进,不仅能让党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开展过程变得更加智能,且能让图书馆的专业度亦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故作为党校图书馆管理者,其应务必对大数据技术于党校图书馆中的引进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切实提升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效力并促使党校图书馆始终保有较高的专业度。不仅如此,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还能为党员提供诸多便利,诸如党员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将能更快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并可支持随时随地的在线查阅,由此将省去查找图书所需时间,继而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服务来让党员所相关知识的认知更加清晰。

2.5 开展多样服务,开发优势服务项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样很多技术之间也呈现出了高度融合的状态,诸如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之间的结合,使得人与之间的时空距离被极大缩短。而基于计算机、通信、多么提以及网络等众多技术的有效融合,更是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对此,党校图书馆亦可基于对众多技术的综合使用来开发自身的优势服务项目,诸如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公益讲座等。如此一来,既能切实发挥党校图书干的社会教育功能,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党校图书馆,如此将有助于激发图书馆的馆藏文化资源活力,继而然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得到更加充分且全面的体现。

总之,基于如今这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则党校图书馆唯有注重自身服务的信息化发展,方能自如应对网络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继而在促进自身服务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亦为维护图书馆本身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博.大数据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的文献建设及其整合利用[J].祖国,2018(02):78-79.

[2]刘俊.论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8,v.26;No.641(15):187-188.

[3]姜晓婷.新时代党校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路径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No.268(06):86-92.

猜你喜欢

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信息化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抓手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