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探究

2019-06-17钟燕军

卷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数据

钟燕军

摘 要:在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潮流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和智慧服务不断融合应用,共享空间、自助空间、视听空间等多元化空间正在引领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服务朝着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智能化发展。文章通过我馆的智慧空间新技术的应用及建设旨在为智慧空间的推广及建构提供启示。

关键词:智慧空间;大数据;高校图书馆

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空间”后,图书馆的空间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内地对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始于2005年,此后各大高校都开始大规模地尝试进行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因此涌现了“学习共享空间”、“自助式信息共享空间”“创客空间”“视听空间”等多元化空间。如今,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多地应用在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上,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将新技术服务与再造空间进行融合。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以读者需求为驱动的智慧空间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空间研究的主要形态和发展方向。我馆分别在空间、服务、资源三个方面进行升级改造,运用智能技术有机融合再造空间,从而建立颇具特色的智慧空间。

1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优化空间布局

1.1 空间建设目标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建设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环境逼仄的图书阅览室已不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对此,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多元化共享空间应用而生,帮助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文献资源、提高用户体验,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更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

1.2 建设特色空间区域

通过将利用率较低的多个展览厅、馆藏图书室及废旧储物室进行有针对性的空间再造,将其功能、服务、布局进行焕然一新的改造,建立特色空间区域。包话集阅读、休闲、研讨于一体的学习共享空间;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自助式信息共享空间;以工作设计操作为基础的设计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以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为标志的视听空间。通过引进智能门禁联动系统、EM安全检测系统、数控一体机、智能钢琴、音乐厅系统等专业化、智能化软硬件设备来提高用户体验,以感知、分析、记忆、服务用户等创新服务方式吸引更多读者前来使用。

2 以快速定位为目标,建立虚拟书架

2.1 馆藏问题与解决方案

截止2017年底,我馆馆内流通阅览借还图书约48.32万册次,借还、整架、归架等工作全都由馆员来完成。对于馆员来讲,这是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工作量大,耗时长,而且工作效率低,加之因馆藏数据与流通数据、采编数据不匹配而导致乱架、错架的问题导致做无用功的问题时有发生。对此,在不改变现有编目、流通、馆藏的工作模式下,通过合理的预算,引进馆藏排架定位系统,通过图书条形码输入的图书定位数据采集系统,建立虚拟书架,协同清查图书,辅助馆员上架,将馆藏信息数字化、信息化、互联化。不仅能减轻馆员上架工作压力,提高馆藏准确度,也方便读者通过虚拟排架定位快捷地找到图书而广泛受益。

2.2 虚拟排架实施流程

从采集数据到建立虚拟书架需通过馆藏清查、排架定位、排架上架等三项工作,将乱架、错架的图书加以清理,同时也需联动各大数据平台数据,流通管理系统、采访编目系统、图书荐购系统等从而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

1)馆藏清查,采集原始数据。截止2017年底,我馆各类馆藏总量139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385万余册,电子报刊4,44万余种;纸本中外文报刊2051种;面对如此大的馆藏资源量,我馆自2015年起开始应用排架定位系统进行馆藏清查工作,因馆藏文献典藏区域的不同,我馆分别在2016年7月、2017年1月进行两次大型的馆藏清查工作,第一次清查通过36名馆员共计11天完成了127万册图书的清查,第二次则通过142名员工共计13天完成了376万册图书的清查工作。直至2017年8月完成所有校区馆的馆藏清查工作。通过清查,一方面,可以综合发现错误,找出有书无数据,有数据无书,馆藏校区错误,典藏地错误等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流通历史数据,可以实现一边清查,一边剔旧,重新顺架,规范图书馆书库藏书管理,导出数据批量更改典藏地,从而完成对流通数据、图书定位数据的采集和更新,解决错架、乱架以及其他馆藏问题。

2)联动各平台数据,创建定位地图。联动馆藏数据、采访数据、荐购数据、流通数据等进行排架定位,在不改变现有编目、流通、馆藏地及现有的索书号生成模式的情况下,通过RFID技术扫入图书条形码显示排架位置,通过规划路径方便快捷找到图书。同时可以实现满架预警、辅助排架规划以及图书剔舊等功能,并且可在官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获取藏书定位地图。

3)建立虚拟书架,完成上架工作。完成对图书定位数据的采集和更新,生成图书定位数据库建立定位地图,规划取书路径,使馆员能够根据排架位置上架,简化工作模式,通过分车、登记、上架、顺架等简单的四个步骤就可以完成上架工作,而不用对书车内的图书进行排序,从而减少馆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 以智慧服务依托,完善多元空间

3.1 空间共享智能服务

传统的电子阅览室需要有馆员常年值守,而且设备老旧,系统版本过低,故障率高,读者多次投诉。对此,我馆通过调研分析,引入无人值守的云桌面管理设备及系统,运用互联网的加密算法和云计算存储技术,将云终端和云平台有机结合,建立开放式无人值守的云平台终端机区,实现读者电子阅览室集中统一管理,为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和更为安全的电子阅览服务。

3.2 自助服务一体化

通过引入多台自助服务一体机、大屏自助互动机系统,将馆藏检索、排架位置,图书详情,光盘收录信息进行整合,进行虚拟电子书架展示,方便直观显示各类信息分布。此外,读者也可扫码登录自助服务一体机,自助查询读者借阅情况。将空间、设备、资源融为一体,使信息在空间内完全共享,从而丰富并完善智慧空间。

3.3 统一空间信息

通过引入智慧信息墙,信息发布一体机、大型液晶屏等设备及系统,联动各类管理平台详细了解馆内资源使用情况。比如座位使用情况,数据库使用情况、电子阅览室使用情况等数据。联动流通和自助服务一体机可以实现热门关注点分析,比如:今天热门关键词,今天热门借阅,今天热门荐购,按学院借阅排行前十,按大类分析借阅情况……

联动出入口闸机可以实现入馆情况分析:今天出入馆人数,男女比例,最近7天进馆分析,按时间段进馆分析等。

统一空间信息,实现信息互联,共享,支持发布项目管理,通过创建一个发布项目,把不同的屏幕终端配置进来,赋予不同的屏幕终端不同的角色,从而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分析用户需求,从而提高服务效能。

4 问题与思考

智慧空间本身就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它为用户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它的空间内涵更广,高度互联、高度开放,对个人信息数据的获取度更高,因此,怎样保护各类信息数据不丢失、不损毁、不被窃取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网络安全建设也是高校图书馆今后需要着重加强建设的方向。

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而是要通过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而提供智慧化的信息服务,这也是对高校馆员的职业技能提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馆员也应紧跟时代潮流,在具备传统的专业技能外,还需掌握更多的技术,并善于应用智能化的设备,提升专业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当前图书馆空间的智慧化运用也仅是依托于某一项技术的实现,而缺乏对其整体性建构的认识。这也是未来高校图书馆需要进行探索与拓展的方向。

5 结语

随着多元化空间的不断引入,图书馆的空间形态不断地进行改造,但无论如何发展进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服务宗旨始终没变,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理念没变,这也是智慧空间建设的初衷,图书馆空间服务应顺应时代需求,引入新技术,探索新服务,不断优化空间、资源与服务,让馆员在智慧空间内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