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深巷明朝卖杏花
2019-06-17穆斋
穆斋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的一句诗,将大街小巷的卖花声从宋代悠长地传递至今日。在今天,人们似乎很難想象巷弄深处是怎样响起这样风雅又世俗的叫卖声的。如今鲜花的贩卖,品种更多,却也失去了古旧的诗情画意。不过在古代的卖花生意中,花的种类其实也并不算少,梅花、荷花、牡丹等花枝也曾是小贩赚取银钱的商品,那么为什么杏花的买卖能引起诗人的注意呢?人们买回杏花又有什么用途呢?
宋代商业发达,花卉贩卖也进入了繁盛时期,李清照有“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蒋捷的“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更是描摹出卖花的情景。春兰秋菊异时荣,卖花声不知是什么年代被谁叫响了第一声,不过由于四季皆有代表性的花卉,所以卖花声似乎是可以响彻一年四季的。在春天,由于百花盛开,卖花声或许也更加热烈。在春天的声声叫卖中,卖杏花的吆喝声能够引起诗人的注意,或许不是偶然。春季虽然百花繁盛,但杏花似乎是独占了一枝春。有人说梅花的开放还要早于杏花,为什么杏花可以被诗人情有独钟呢?其实,虽然梅花开得更加早,但梅花却不是严格的春天使者,欧阳修一句“残年岂是春”就对“梅花早”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而后又言杏花“独自占芳辰”。正是因为春来占先的优势,杏花的叫卖声占领了深巷,让诗人们印象至深。
人们买回杏花的用途各式各样,有人将杏花用于馈赠,送给友人“一枝繁杏千红蕊”;有人用于插花,或是“好折待宾客”或是“当一幅横披画”,也有人用于簪戴,不论男女。在这一点上,宋人显得犹为可爱,这一时期的簪花盛况也留给了后人无尽的遐想。在《水浒传》中,专有一个回目讲了“柴进簪花入禁院”,许多人物出场时也将花带出了场,阮小五的石榴花,杨雄的芙蓉花,燕青的四季之花,甚至蔡庆的诨名干脆就叫“一枝花”,可见宋代的时尚。而杏花的花朵较小,一般认为不适宜簪戴,不过在王禹偁《杏花》一诗中“争戴满头红烂熳”,琼林宴上簪戴杏花的场景却将这一观点打破,让杏花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宋代簪花时尚的舞台。
杏花可买,深巷中一声声被诗人期待着的卖花声,或许就是最独特的报春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