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的姿态奔跑

2019-06-17梁龙易芳

中国纺织 2019年6期
关键词:纺机

梁龙 易芳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更是对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进行“封杀”,企图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处处彰显其“霸权主义”。这种所谓的“美国优先主义”和霸凌行径不仅不深得人心,更引起全球愤慨。同时,也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动能深刻调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作为中国经济的先驱产业,纺织工业必须要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不断朝着“科技、时尚、绿色”新定位加速转型,以创新的姿态奔跑,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本刊特专访了几家行业龙头创新型企业,希望通过他们的创新案例,能为更多的企业创新发展探寻新路径,提供借鉴和经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时,对我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精准的战略判断。他指出,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统筹研究部署,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

特别是在企业考察时,他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产业转型的深度调整,立格局、辨大势,此刻没有什么比创新更能坚定信心。创新是旗帜,更是灵魂。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根本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因此,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纺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持續跟踪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发展动态,以创新联盟工作、重点专项研究、技术推广、科技成果奖励等形式,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行业企业构建灵活多样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品牌创新是实现价值驱动、文化赋能,践行“三品”战略,推进品牌强国的核心内动力。全行业要以大师、大牌、大事为抓手,加快培育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和区域品牌,打造中国时尚产业全球话语权主阵地。特别是要不断开发高性能、多功能、高性价比生态化的产品,强化时尚设计,促进纺织工业和文化创意的深入融合;推进模式创新,推动IP跨界合作,培养消费族群,提升品牌黏性。

可持续创新是行业破解环境和资源约束,加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制造方针的责任担当。绿色、环保是行业大势所趋,全行业必须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趋势,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低碳降耗、循环再利用,积极协同产业链的主要利益相关方,责任共治,创新整合绿色供应链体系。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纺织行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因此,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管理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强行业高层次人才职业培训和素质培养,加快行业知识更新工程等重点项目推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健全激励机制,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值得庆幸的是,为了弘扬创新精神,学习先锋榜样,鼓励、培育和带动更多的创新人才,推进产业的提升与发展,自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全行业开展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活动以来,已先后表彰了240名创新人物,这些创新人物在供给侧改革、智能制造、绿色环保、协同创新等方面对重塑中国纺织核心竞争力,为引领全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创新,在全行业蔚然成风。

善谋者因时而动,能弈者顺势而为。新时期,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深度交织,行业新入口、新模式、新界面不断涌现,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发展不断变革生产模式、运营模式;人本责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纺织新格局亟待重塑??此时,唯以创新的精神,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业的融合发展,借力互联网与资本的赋能,推动纺织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打通纺织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关键环节的数据流,这将是纺织工业实现强国目标,加速“科技、时尚、绿色”转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二法门。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创新的姿态奔跑,将创新进行到底,将是我们对祖国华诞最好的礼物。

创新案例1

郑纺机:匠心百年 精益智造

● 精准定位,始终朝着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路线集中发力,领跑“中国智造”。

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郑纺机”)自1949年11月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郑纺机人始终以“国家队”的担当,永攀技术高峰,不断刷新国产纺机的世界纪录,领跑“中国智造”。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郑纺机创新再出发,精准定位,核心发力,以市场为导向,朝着“打造世界一流纺机企业,制造国际一流纺机产品”的目标不断阔步迈进。

谋动在先 领跑每一步

“其实郑纺机的发展,就是筒子、槽子、辊子、架子的故事。70年来,郑纺机人始终保持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产品研发不断从‘跟跑到‘并跑和‘领跑,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把‘卡脖子的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作为一家以试造起家,以品种发展的企业,郑纺机不仅有完善的创新体系和过硬的质量,我们对市场需求还有着清晰的研判,对产品发展有着明确的战略规划。”谈及郑纺机的创新发展,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泉自豪的介绍。因为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创新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郑纺机来说,同样如此。所以近年来,郑纺机在“十三五”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着重做好年度新产品规划,坚持智能化、精品化、中高端的设计生产思路,下决心淘汰落后产品,练强产品“硬功夫”;以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公司产品发展规划为引领的顶层设计、技开中心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的源头供给、产品事业部具体产品的优化升级,构筑开放、协同、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资源协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在产品开发战略规划上,郑纺机瞄准了化纤、非织造布、织造、棉纺四大类产品,并制定了产品开发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走高可靠性、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发展路线。”李泉介绍,今年年初郑纺机制定了《“制造国际一流纺机产品”标准》,明确提出了四大类产品的研发方向和发展路径,特别是对产品开发实施流程、信息化建设、精益管理等都进行了系统升级。

在创新引领下,郑纺机目前已成为我国纺机行业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功能齐全、品种繁多、辐射面广、开发能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主要出口基地,世界知名清梳联设备和涤纶短纤设备制造商,全球最大的粘胶设备和浆纱设备供应商,拥有可以提供各种非织造布工艺成套设备能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以人为本 让创新遍地开花

荣获国家专利137项;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项;国内首家研制的“日产200吨涤纶短纤数字化成套设备”填补国产大容量涤纶短纤设备的空白;首条单线年产12.5万吨粘胶短纤生产线是目前粘胶行业已开车项目中单线产能最大的生产线;合作研发的“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开发”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GA313型宽幅高效浆纱机填补国内浆纱机在特宽幅上浆领域的空白??一组组数字,一项项记录,承载的是郑纺机70年来的创新与蝶变,更浓缩着中国民族品牌自主创新的身影。

科技创新,须人才先行。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郑纺机始终以人为本,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形成了管理、科研、技工“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多年来,郑纺机通过推行“主任工程师制度”,大大提高了科技队伍的稳定性和创新动力;实行“重大项目”、“自主创新项目”和“科技进步奖”专项奖励制度,极大地提升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效率;实行“首席员工”制度,有力锻造了具有“大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工队伍;建立“创新工作室”,形成了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氛围;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公司近三年连续三名科技人员获得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

“在激活人才第一资源的同时,2016年我们投资2000余万元创建了全国纺机企业唯一一个创新(试验)中心,这为夯实中国装备智造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泉介绍,为了激发创新,搭建平台,郑纺机还先后成立纺丝工程中心、热风无纺布专项组、绿色纤维项目专项组等装备攻关项目组,以“优势研发专业团队+强化业务单元”模式,为用户提供系统化整体解决方案,确保公司化纤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组建郑州市新型纺织机械重点实验室,全面提升了企业的原创技术能力??如今,公司全员自上而下不仅形成了“双创”氛围,创新也在鄭纺机蔚然成风。

智造百年 走向世界一流

“面对用户对高品质装备的需求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设高质量的柔性加工装配体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李泉介绍,郑纺机的产品大部分属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类型,生产准备周期长,因此对加工设备的柔性化要求高。围绕主关件加工薄弱环节,郑纺机充分发挥工艺技术优势,通过走专机生产之路,有力确保了加工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如粘胶纤维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黄化机筒体镗孔专机、搅拌器铣削专机等专用加工设备投入使用以来,成为郑纺机“独家绝活”,不仅加快了主关件的生产进度,更大幅提高了整机装配的零部件配合精度;焊接机器人的使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效率也提升了三倍以上。

不仅如此,郑纺机在创新设计、优化制造工艺、配置节能配套件、购置关键设备等多方面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的同时,自动化、智能化纺机装备建设也同样走在了我国纺机智能制造前列。以非织造装备为例,郑纺机可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水刺生产线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自主开发的智能运维系统可与客户的PLM、ERP、CRM等公司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水刺生产线从原料的输送、成布、卷绕、分切、包装、转运、仓储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目前,郑纺机国内首条全流程自动化、智能水刺生产线正安装调试,国内首座水刺非织造布智能工厂即将建成。

如今,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全流程服务,郑纺机设备已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份额连年增长。2018年8月17日,郑纺机年产3万吨涤纶短纤后纺生产线在泰国顺利投产,成为郑纺机在海外市场第一个涵盖了工程设计、设备生产和工艺开车的涤纶短纤项目,也是郑纺机化纤成套产品迈向工程项目总包之路,走向世界一流的一座里程碑。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郑纺机新增有效合同8亿元,完成年度指标的52%;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完成年度指标的35%。这两项指标同比均超过130%,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19年,郑纺机将立足于品质提升,不断助推新产品迭代升级;突出信息化建设,巩固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精益制造能力,改善精准服务水平,匠心百年,以优异成绩向祖国成立70周年献礼,以奋进的姿态迎接公司成立70周年。

创新案例2

孚日:发力品牌建设 迈向“新三十年”

●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强化“三品”战略,全产业链优势凸显。

作为中国家纺行业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公司,创业三十多年来,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终秉承“以诚求成、共创共赢”的经营理念,不断推进装备更新、技术创新、管理革新,如今已成为集研发、纺纱、织造、印染、整装到全球贸易、品牌营销于一体完整产业链的全球最大的家用纺织品企业集团。“孚日”品牌系列产品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等荣誉称号,出口额自1999年以来一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加快产品研发 创新植入DNA

“近年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发力供给侧改革和‘三品战略,充分发挥运作全球市场的独特优势,积极加强与国际创新资源的对接与交流,紧跟和领引市场流行趋势,向客户提交整体研发设计方案,自主开发新产品销售比重持续提高,相继推出了银离子抗菌、植物印染、‘A+生活等一大批高附加值、特殊加工的新产品,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明凤介绍,依托技术创新,如今孚日每年开发新产品1000余款,新品转化率达到80%以上。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公司开发的弱捻产品成为高端大型零售商黑玛商店的最高档产品。

特别是围绕消费者追求时尚和个性、注重环保和健康的现代意识、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孚日紧抓市场需求,围绕生物整理、无盐低盐染色、生态功能整理、纳米整理等一系列染整科技前沿技术,相继开发出了新型功能环保材料纤维、多组份复合功能纤维等一系列低碳环保生态纺织材料,色纺汉麻产品、银离子素色套巾、高支高强竹纤维产品、再生涤纶磨毛、原液着色等特色产品倍受市场青睐??截至目前,孚日集团已获得专利177项,核心技术遍布纤维新材料、纺纱、织造、染整等全产业链,创新成为孚日骨子里的DNA。其中自主研发的“竹棉三股弱捻浴巾”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高档功能家纺产品的开发与清洁生产”、“功能性巾被家纺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等6项成果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张在成介绍,孚日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上海、日本、欧洲等研发设计中心平台,还建立起了以各个公司为主体的新产品研发设计团队,每个主销市场都配套一个研发设计团队,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提供整体研发设计方案,实现了研发设计与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的无缝对接,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在创新的引领下,2019年一季度,孚日累计可完成销售收入14 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出口 1.25亿美元,同比增长9.3%;上缴税金 1.55亿元,同比增长 31%,实现利润 1.2亿元,同比增长20%,企业发展稳步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责任引领 人才先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成本压力,孚日积极实施“孚日创新2020”,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科技成果应用、培育新业态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加速新旧动能转化,有力实现了企业“科技、时尚、绿色”完美转型。

事实上,作为“纺织供应链绿色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孚日集团一直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绿色生产领域率先垂范,不仅实现了从前处理、染色到皂洗全过程的绿色工艺,新建的中水再生利用项目、PVA等高浓度废水处理设施更是打造成了行业节能环保的标杆。先后荣获“国家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先进企业”、“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山东省绿化模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二批“绿色工厂”名单,成为山东省纺织行业本批唯一入选企业。

與此同时,孚日在精益管理的同时,还严把产品质量关。稳定的产品质量是孚日赖以起家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公司持续发展到今天的关键。“孚日创建初期,产品出口主要是日本市场,由于日本人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挑剔苛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倒逼着我们产品必须要有标准、做事必须要有规则,产品绝不偷工减料,价格一旦定了,即使原材料价格变了,质量也绝对不会变。”吴明凤表示,正是公司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所以孚日品牌的产品深受消费者信赖,出口连年增长。“我们的产品价格在全球市场上高出同品类5~8%,之所以有这样的话语权,我想这不仅是品质、信誉,更是品牌的力量。”

此外,孚日集团所搭建起的各类人才的“金字塔”机制,更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撑。一方面,公司主抓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维修人才队伍培育,形成了使用一代、储备一代、培养一代的人才格局,确保人才不断档,事业持续发展,同时还不断把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发展成为内部股东,形成了一批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活力、勇于担当的股东群体。“股权分配不仅激发了全员创新,更最大化地分享了企业发展成果,让每个人分享成功的喜悦,更快乐地工作。”

再出发 迈向“新三十年”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变化,孚日始终坚持不断创新与持续创业,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加强科技研发,加快机制改革创新,优化内部业务流程,不仅形成了面向市场的精细化管理创新体系,稳步推进企业从单向度成长转为多向度成长,从机会、资源驱动转为能力驱动,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转型升级,更使孚日在世界家纺市场中构筑了起较强的产业竞争优势。

“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我们必须要乘胜追击,有所作为。所以,在2018年孚日便提出了‘打造新30年,关键前5年的战略目标。”吴明凤介绍,孚日将利用5年的时间,紧抓国际市场洗牌、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品牌优势、质量优势和信誉优势,不断夯实基础,激发内生动力,精益管理,加强科技研发,一方面要继续“深耕”国际市场,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掌握市场主动权;另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从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等方面找短板、促提升,打响品牌升级战,力争做成国内毛巾第一品牌。

2019年是孚日完成“3年经营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深挖内需市场的攻坚年。为此,孚日将加快向制造业“微笑曲线”两端布局,向高附加值链条进军。值得欣喜的是,在国际上,孚日与美国的TJX、Target,欧洲的宜家、迪卡侬,日本的优衣库、伊藤洋华堂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形成了以日欧美三大国际市场为支撑的全球贸易格局,在世界家纺领域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和企业品牌竞争力;在国内,通过调整和优化团购、商超、直营、线上等客户资源,加强厂商的深度合作,引导消费趋势,并借力电视购物、跨界合作、明星效应等多种形式,如今“孚日”和“洁玉”二大主导品牌在国内的名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特别是在电商方面,孚日虽然起步晚,销售额却一年翻一倍。

创新,孚日永远在路上。为了再创辉煌“新30年”,如今,孚日已开始全新发力,不断加速新技术应用、产品研发、渠道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进程,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创新案例3

汇丰网具:“深蓝一号”改写我国深远海养殖新进程

● 坚持自主创新,深化产学研用,永攀技术高峰,开拓产业发展新蓝海。

日照汇丰网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专门从事安全网、运动网、渔网渔具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公司。近年来,公司不断依托自身区位、生产、技术优势,外引日本、挪威等渔业发达国家渔业养殖网具的设计、生产、涂覆、装配等技术;内联中科院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东华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不断聚焦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渔业养殖网箱及海洋工程等系列产品的研发,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的“海洋经济”之路。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个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一号”,是全球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凭借领先国际的精湛工艺和技术,不仅改写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进程,更为深远海渔业养殖,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力技术创新 聚焦海洋经济

“目前,我国海洋开发的能力还相对滞后,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高端渔业养殖装备市场长期被国际垄断,核心装备和系统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日照汇丰网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申作锋介绍,当前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仅为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普遍在20%以上,美国的海岸经济和海洋经济更是占到GDP的51%。显然,作为海洋大国,我国离海洋强国的目标还很远,“投资海洋,收益海洋”未来潜力巨大。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申作锋,对大海的感情可想而知。随着日照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他的工作和人生也和大海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开始小打小闹的时候,没觉得有多大技术难题。可一旦做大了,就越发感觉到技术创新对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于是,在申作锋的带领下,公司不断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并根据客户需求,开始为网衣设计、制作、涂覆到安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企业发展不断步入正轨。

特别是近几年,公司大力引进日本、挪威等国家相关防污技术,并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研究所等相关科研院校相互合作,建立了新型的防污涂层体系,相继开发出了聚酯系列、低铜系列以及无铜系列几大类,企业在。“经过涂覆之后,不仅增加了纤维的柔韧性,增强了网衣的耐磨性以及强度,更对水环境不会带来污染,对养殖产品也没有毒性影响,产品深受市场青睐。”申作锋说。

“近海养殖不仅病虫害多,市场竞争力也日益激烈,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特别是,由于国家全面禁渔以及休渔期延长在某种程度上给渔业从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生存压力,所以发展深远海养殖不仅是大势所趋,也迫在眉睫。”申作锋深知深海渔业养殖装备对国家海洋经济战略的重要性,于是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了新的征程。“发展深海渔业养殖装备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这一技术长期被国际垄断,中国企业要想在这一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发力创新,有了技术才能有话语权。”

打破国际垄断 颠覆深远海养殖

“发展深远海渔业养殖,不仅要防止海洋生物的有害附着,从而阻滞水流,堵饵塞氧,严重降低网箱以及网笼养殖的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更对网箱网衣的防污以及抗水浪冲击和耐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申作锋介绍,发展深海渔业养殖装备必须要从材料、技术工艺以及复合专用设备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力争做到经济、安全、易操作,且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为此,我们先后投资了3000多万,并与东华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进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在材料和工艺方面进行大量革新,才啃下这个‘硬骨头。”

在材料选择上,“深蓝一号”网衣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该材料强度高,同样线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传统聚乙烯、尼龙的4倍;重量轻,同样强度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重量仅为传统聚乙烯、尼龙的1/3,有效保证了网衣在安装、系泊和收起清洗时的方便安全。此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还具有很好的抗张力疲劳和抗弯曲疲劳性能,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恶劣天气和严酷的海洋条件,网衣也能够长期保持柔韧,抵抗风浪的冲击。

在工艺方面,“深蓝一号”项目采用经编无结方形网衣,摒弃传统有结菱形网衣,不仅大大提高了纤维的强度利用率,复合后网衣藻类还不容易附着,从而减少了网衣清洗次数,降低了养殖成本。此外,经编网衣平整,可有效减少网线对鱼鳞的刮伤。且结构稳定,结节处强度高,即使网衣破损后也不易变形。用方形网孔代替传统菱形网孔,使得网孔尽可能张开,同样大小的网目使得产品的滤水性能达到最高。

在复合技术及专用设备方面,采用较强的玻璃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聚氨酯树脂作为复合的载体,有效解决了因纤维固化影响纤维性能的特点,大大提升了网衣的强度。同时,针对网衣的复合工艺要求以及网衣多变形状和大尺寸的要求,研发出了多功能一体化网衣复合设备,此设备系国内能首创。此外,专用复合设备的无死角设计,智能化机组可以多角度自由伸缩,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大型网衣;自动流程一体化设计,自动机组与复合材料池以及滚轴配套,可以高效、精准的进行复合作业,过程中无需人工反复拆装调整,一次即可完成多次重复作业;经编网片复合之后的网衣,可有效阻止泥沙和海洋生物的侵入和损伤,延长网片的使用寿命。由于智能化设计,该设备操作简单,人员只需要培训即可顺利上。

据悉,“深蓝一号”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的研成功,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还将改写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发展深远海渔业养殖,实现海洋强国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仅此一项,就可为汇丰网具带来近亿元的销售额。

创新案例4

苏州龙杰:高技术剑走偏锋,差别化独辟蹊径

● 保持专精,全心全意做差别化,是苏州龙杰一直以来的高质量发展之道。

近两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油价大幅波动,加之环保整治力度逐步加大,化纤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就是在这样重重压力的大环境中,2018年,苏州龙杰,一家专业从事差别化涤纶长丝、PTT纤维等聚酯纤维长丝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大型高科技纺织新材料企业,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对产品品质的优化升级,在没有新增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了历史性的“双突破”:聚酯纤维产量突破16万吨,同比增长7.22%;销售收入突破17亿,同比增长17.45%。

一家从规模上看不大、产品领域相对小品类的化纤企业,是怎样做到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逆风飞扬的?

“保持专精,全心全意做差别化,是苏州龙杰一直以来的高质量发展之道。”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席文杰这样说。

龙杰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差别化经营理念,走错位发展之路,果断放弃常规产品的“红海地带”,转而选择差别化生产的“蓝海天地”。面對近几年国内化纤市场总量已经饱和,供求关系已经逐渐向买家市场偏移的局面,龙杰意识到,靠单一品种,以量取胜是不能赢得市场的,绝不能搞重复建设,必须细化产品定位,加大新品研发力度,坚定地走差别化创新之路。

打造国内一流差别化特种纤维龙头

作为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国家复合纤维研发生产基地、省名牌产品等荣誉于一身的企业,苏州龙杰依托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装备,通过产品的持续创新,现已形成仿麂皮纤维系列、仿皮草纤维系列、PTT纤维系列等核心特色产品,涵盖FDY、DTY、POY等产品工艺类别,达到上百个品种和规格。

“打造国内一流的差别化特种纤维龙头”,这样的企业精神并不是一句空话。一直以来,龙杰以大力发展高性能、多功能纤维以及绿色、环保新材料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走差别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以创新创造大不同的经营理念,强化高技术剑走偏锋、差别化独辟蹊径的战略定位。同时,明确了以低减量易染环保超细纤维、绿色生物基纤维和多功能差别化涤纶长丝为主要研发方向的新品开发战略。

为提高整体研发创新水平,龙杰特别设立了研发部,建立起完善的研发体系,尤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从信息收集、开发策划、样本试制、中试测试至批量生产的产品开发管理体系。首先,销售部门根据市场调研分析、技术进步、顾客需求提出产品开发的概念,并与研发部共同进行开发设计策划,相关方案经专家评审确认后组成项目组开始实施开发;其次,项目组开展市场信息和资源状况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价,进行样本试制,形成产品开发初步方案;最后,产品按照开发计划逐步进入评审、验证的中试期,确定产品生产方案,并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经批准后,产品最终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像这样,每年公司的研发投入都超过5000万元。”在研发投入上的从不吝啬,最有力地体现了龙杰的企业精神。

绿色发展攻关创新,致力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成为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随着环保标准日益严格,环境负荷高的化纤品种面临淘汰、限产的刚性约束。同时,纤维生产环节和上下游印染环节排污量限制、排污成本升高,也直接拉动绿色纤维的需求。正是以此为契机,龙杰联合优秀前、后道生产厂家合作开发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主要拥有三大系列:包括低减量易染仿麂皮纤维(海岛丝)系列、生物基聚酯(PTT)记忆纤维系列、母粒着色纤维系列,其中绿色生物基纤维(PTT)2018年的销量为1.2万吨,占公司总销量的10%左右,利润却占到公司总利润的50%左右。

多年来,龙杰一直坚持不断对设备进行更新,以持续拥抱新的活力。更换了老旧高耗能设备:投资2000余万将老的活塞式空压机全部替换为新型离心式空压机,仅此项目每年可节约电能近3000万千瓦时;投资4000余万引进多套高速假捻设备,与传统假捻设备相比,在锭位数及车速上均有明显提升,综合降低能耗近20%;采用电制冷取代溴化锂制冷设备,更加生态环保。同时,引进废气、污水处理设备:斥巨资引进了废气催化燃烧装置、油烟净化装置、旋风分离装置、废水在线检测系统等先进废气、污水处理设备,确保排放全部达标。

苏州龙杰通过与国内外优秀上下游客户合作开展新产品设计及开发工作,成为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共同攻关新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共享新品研发成果红利。目前,龙杰已与包括中石化、江苏恒力、美国杜邦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原料供应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杜邦新品SORONA纤维的开发推广,结识了如优衣库、劲霸、安踏等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并成为多家服装企业指定原料供应商。同时,龙杰还积极参与政府和协会组织的各类展会、论坛,大力宣传公司新品,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这些举措,龙杰的行业地位得以更加稳固、市场得以不断开拓。

对于客户,龙杰的服务理念是“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多年来,龙杰与苏州豪辉、宁波科艺、宿迁群英等重要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信任关系。龙杰深知,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尽可能把客户能想到的问题提前想到并做好,只有将客户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认真对待、积极解决,才能得到客户认可。

差异个性化占领市场,新型纤维引领消费环境

身处特种纤维行业,龙杰深知整体洗牌正在加速。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的综合竞争力持续强化,规模化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并不约而同将产业链向PTA、炼化上游环节延伸,正在加速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一批中小型企业将在一些细分市场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相比之下,被夹在中间,既没有大企业的全产业链综合优势,又没有中小型企业“专精特强”差别化优势的企业,生存环境将越发严峻。

“差异化发展今后的路将越走越宽。”席文杰这样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中产阶级的崛起,对于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充实。近几年来,在环保潮流的不断推进下,很多品牌都开始了杜绝使用动物真毛的理念主张,因此仿毛纤维在未来将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领域。”

与此同时,仿毛纤维的定制业务也最能够体现龙杰“定制服务”的特点。不同客户之间的要求千差万别,以动物毛为标准,针对不同动物不同部位皮毛的不同特性,研究不同皮毛性能的特点进行模拟开发,通过反复试验,在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出产品之后,龙杰将基于一定产量的基础进行专属量身定制,并且对客户保有半年到一年的保护期。

对于未来,龙杰既满怀信心,也时刻保持着未雨绸缪的危机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从保暖御寒的生存需求到流行时尚、健康环保的功能性需求,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如何能够生产出既满足消费需求又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另一个方向。龙杰将致力于使新型纤维将向生态环保化、功能多元化、性能增强化方向发展,最终将达到在满足人类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消费者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

猜你喜欢

纺机
做好行业发展护航人!
一起纺机龙头转子过热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与认定
2022纺机联合展: 行业关注持续高涨,报名已创同期高点
中国纺机业:波澜不惊稳步前行
经纬纺机:握紧信仰的力量永做国产纺织装备旗帜担当
日发纺机:整合资源迈向2018
鹰游纺机推出提效新设备
鑫港纺机:领先经编全球首发
纺机:机遇与挑战的十字路口
意大利纺机制造商再一次以强大的阵容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