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艺术教育的现代转型

2019-06-17苏美妮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互联网

苏美妮

摘要:艺术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着培养目的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备、课程总量少、学生参与性差、学校硬软件基础不能满足学生艺术学习需求等问题,需要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方式上进行现代转型。借助互联网+,大学艺术教育可以在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等各个方面实现资源在线共享,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资源共享和平衡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教育;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065-03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对互联网+的实现可以概括为建立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完成各取所长的共同协作、实现带动全行业共同发展的深度融合三个层次。[1]从本世纪初发展至今,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育内容和手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识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提升,但受制于學生人数众多、艺术类专业教师较少、艺术教学场地不足、设备落后等因素,各高校艺术教育大多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艺术课程体系不完备、教学内容侧重于浅层次的欣赏和理论概述、教学理念和手段落后于当代社会和艺术发展等问题。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互联网思维、技术和平台为大学艺术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物质和理念基础。

一、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但是不得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2]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目的为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思维和能力。相较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对独立,艺术教育在内容上具有整合性,体现并反映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与它们密切相关。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互补是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尽管艺术教育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被广泛认知,但受制于教学硬件不足和主观上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同差异,其教育质量总体上远远落后于各专业学科教学,距离真正实现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健康人格培育还有较大差距。艺术教育在不少高校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存在开设课程门类少、实践课程少、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对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学生参与性差等问题。学者王莲也认为现阶段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存在着较多突出的问题,最重要的有四点:“一是教学质量较低;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三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匮乏;四是课程设置与国际化脱轨。”[3]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皆为表面性问题,当前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艺术素养基础限制了他们对某些课程的选择。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芭蕾舞、交响乐演奏、戏剧表演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因此即使学校提供这些课程供学生选择,但实际服务到的学生群体很有限。二是学生需求与学校能提供的课程以及能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配备之间存在矛盾。学生人数众多,各高校凭借一己之力开设的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艺术课程门类多样性的需求,更缺乏能够开设高质量艺术课程的专业教师,而让每一所高校都配备各门类的艺术教师不现实。尽管部分高校在艺术类课程开设上实行了面向全校的招标制度,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但分布在各专业学院的专业教师往往无暇承担面向全校的通识课程教学任务。三是教学硬件的现实情况与艺术教学要求之间存在矛盾。艺术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如声乐、器乐、美术、舞蹈、表演、影视制作、摄影等都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教学场地,而未设有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基本没有配备相关硬件设备,因此这些实践类教学无法实施。很多高校在艺术类通识课程设置上只能因人设课。通过统计2016—2017QS世界排名前300中的11所中国大学开设的通识课程名称、数量、学科类别等,发现其中艺术类课程总体占比较小,艺术课程开设总门数呈现较大不平衡。其中以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的课程最多,达到79门,实践类课程达到50余门,包括钢琴、合唱、独唱、西洋器乐、管弦乐、芭蕾舞、民族舞、体育舞蹈、京剧表演、话剧导演与表演、美术创作与实践、微电影制作等课程。其次为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为50门和32门艺术课程。虽然课程众多,但其中的实践类课程大多只能采取小班教学方式,因此得到学习机会的学生比例较小。在这11所大学中,设有艺术教育中心承担学校通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学校达到8所,其他3所大学由艺术学院或者设有艺术专业的学院承担。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开设的艺术课程多根据本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开设,尽管课程数量与种类繁多,但并未形成课程体系。在课程种类上,缺乏艺术通史、专门史、艺术批评类课程,欣赏、概论类课程较多,实践类课程较少而且零散随意。传统艺术课程如音乐、舞蹈类较多,有关现当代艺术内容的课程较少。另外,还存在艺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相对而言,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艺术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理工类大学艺术教育资源则比较单一。

二、当前大学艺术教育的转型需求

在谈到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时,学者秦春华说:“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难题:一是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怎么结合,二是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三是学生的精神信仰树立。”[4]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所谓纲举而目张,教育理念为纲,即解决艺术教育的目的问题,而“目”则是为达到教育目的设计的课程体系。纵观各高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发现很少有学校具备既有广度又有一定深度的艺术课程体系,究其重要原因,在于对艺术教育功能性认识的不足。因此,当前大学艺术教育首先需要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型,重视艺术教育的价值观引导功能,由传统的技能教育转变为艺术思维教育,从而达到培育创新思维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将现有的零散性的课程设置上升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课程体系纲要。

当前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第二个转型是教育管理的转型,将原有的分散在各艺术院系的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形成集约性的艺术教育力量。原有的管理体制大多将艺术教育管理归口于学校教务部门,由教师申报相关课程,课程的开设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也缺乏高效集中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队伍。完整的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统一的管理体系,因此各高校需要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部门,有条件的高校应该设置艺术教育中心,集合全校艺术教育硬软件资源,统一管理学校艺术通识教育,同时还需要借助区域或跨区域的艺术教育力量,如同城跨高校选修艺术课程、跨区域聘请艺术类教师开设讲座课,引进线上选修课等充实课程体系,这些都需要专业高效的管理支撑。

当前艺术教育面临的第三个转型需求是艺术教育方式和手段的转型。据前所论,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能够开设的课程和获得教育机会的对象都十分有限,也是当前学生艺术学习需求很难解决的部分。已有的有限容量大班教学和小班实践教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手段很难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很难适应通识课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因此需要思考如何改进既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资源,让艺术实践教学惠及更多的学生,让更多学生体验到艺术作品和艺术创造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艺术教育的现代转型策略

上述大学艺术通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很难凭借单所学校的力量解决。唐磊指出:“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试验推崇的核心课程制、小班上课和导师制,对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比一般的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育理念惯性仍然强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公平等背景下,并非所有高校都能有决心和实力来实现这些要求。”[5]如何借助现有的技术、师资和教育资源解决存在的问题就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借助互联网+,大学艺术教育可以在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等各个方面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资源共享和平衡发展,也就是通过技术赋能,盘活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互联网+应用于现代教育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手段的巨大变革。同时,互联网+教育催生了许多教育新业态,如在线视频辅导、线上课程定制、慕课、微课、复合课堂、直播课堂以及大量与教育相关的APP应用,使得教育空间不再局限于实体的课堂空间,可以延伸至无限的在线虚拟空间,教育内容的传播形式也丰富多样,同时也使得教育对象呈几何级倍增。互联网思维中的连接思维、平台思维、用户思维、共享思维等,在改变教育服务提供者对“教育”内涵的理解的同时,也逐渐改变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方式,教育越来越被理解为约会型的连接状态而非固定的传授模式,而这些技术资源和教育形态为大学艺术教育的转型提供了思维和物质基础。

学者胡正荣认为当前艺术教育应在四个融合上下功夫:(1)强化“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推进“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相融合。(3)促进“夯实基础”和“改革发展”相融合。(4)坚持“艺术教育”和“人才、智力支持”相融合。[6]四个融合代表了大学艺术教育现代转型的方向,而实现四个融合的手段和方式即为策略,笔者认为现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构建现代通识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课程设计要兼顾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理论与实践。以弘扬现代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框架,解决当前艺术课程设置中心不突出及散乱的问题。二是依托互联网+,构建艺术教育资源与数据共享平台,解决“谁来教”和“如何教”的问题。每一所学校的艺术教育力量都是有限的,但如果构建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便可将同城或同区域的高校艺术教育资源集成并分享,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如同城或同一区域的高校,可以建立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连接各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场地资源和学生资源,实现同城高校可以跨校选修艺术类课程,也可以互派艺术类专业教师跨校开课,实现艺术类教师资源的共享。学生跨校选课实际上也是学生资源的共享。同城高校还可以将本校优势的艺术教育资源上载至课程共享平台,以网络课或者“线上大班授课+线下分班辅导”的复合教学形式扩大课程覆盖的对象。另外,各高校开展的艺术类讲座还可以以直播的形式通过共享平台分享。总之,搭建开放式的区域内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和开掘同城各高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循环互补与共享,也缓解了艺术教育师资和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大学中全面推广和践行通识教育理念的总纲。它应当面向三个维度,即面向现代社会人全面发展的要求,面向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向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挑战。将这三个面向细化为具体的素质要求,则主要包括理性思辨能力、批判精神、审美能力、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参与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和全球公民意识。”[7]作為通识教育重要内容的艺术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完整的人格、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更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和转型,以适应现代大学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金婷.“互联网+”内涵浅议[J].中国科技术语,2015,(03).

[2]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王莲.哈佛大学艺术教育对当代中国高校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

[4]秦春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N].光明日报,2013-01-03.

[5]唐磊.通识教育中国化及其定位[N].光明日报,2013-01-03.

[6]胡正荣.艺术教育应在四个融合上下功夫[N].光明日报,2015-04-24.

[7]唐磊.通识教育中国化及其定位[N].光明日报,2013-01-03.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互联网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