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说明文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9-06-17陈旭
陈旭
【摘要】与记叙文相比,说明文语言的建构方式更具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因此,在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方面,说明文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厘清结构关系、对比文本异同、迁移阅读技能。通过以上方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广阔性都得到了发展,思维品质也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说明文 思维 厘清 对比 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51-03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已成如今小学语文届的共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被列出。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已经把“思维教学”课程化、制度化,他们强调指出“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应贯穿于语言教学之中”。可见,语言已不再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工具,而是等同于思维。
那么,在语文课程中如何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习语言建构的方式的就是在学习思维的方式,就是在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一、说明文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中的价值
在人教版的小学课文中,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文章体裁。夏丏尊在《文章作法》中指出:说明文就是“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的。可见,说明文与记叙文是不一样的,它反映的不只是一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而是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说明文往往以逻辑关系为依据来安排结构,也就是说文章内容的主线是依据逻辑关系来展开的。因此,说明文语言的建构方式比其它任何一种文体的语言建构方式都更为严密、科学、准确。阅读说明文需要更多抽象的分析与综合等思维的参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层,把“分析、综合”能力称为“高级思维能力”,而说明文的阅读正是需要这些“高级思维”的参与。所以,学习阅读说明文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二、说明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虽然,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对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都有所渗透,但却往往是泛化的基本内容。教师常常机械生硬地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抽象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就是突出了文体的特征。在这样的教学中,文章被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连说明文的基本价值都体现不出,又何从谈起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幾点:
首先,教师自身的阅读水平处于低层次。在阅读说明文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停留在了解文章的字面讯息上,而不能根据这些字面讯息推敲出行文的思路和结构的方式。
其次,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说明文的阅读要求不高。从教材中的单元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的要求只停留在简单的了解知识和学习说明方法上。
再次,可借鉴的研究成果少。“发展与提升思维”作为语文课程要培养的一种核心素养,是新近提出的,研究成果较少,具体到某一种文体中的操作策略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现阶段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就往往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而没有充分体现出它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
那么,如何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真正实现其价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说明文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在厘清结构关系中,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一篇说明文总是由多个结构段落构成的,这些结构段落之间总是由平面的多种层次关系联结起来的。这种联结不是随意的,而是合乎逻辑的,是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认识规律等因素来确定的。如果违背了逻辑性,就会造成文章的思路混乱,并严重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在教学说明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找出说明的要点后再向前走一步——厘清这些要点之间是如何联结的,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和学习说明文的行文思路严密的逻辑性。
如何引导学生厘清说明文的结构关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找到了以下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排列段落顺序
我们细读教材中的说明文就会发现,文章中段落的先后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排列的。教学中,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排列段落的顺序,就能让他们发现段落结构之间的这种严密的逻辑关系。
例如,《鲸》这篇说明文,初读会觉得文章的结构是并列式的,但是细读就会发现,是一种承接式的并列结构。课文先写外形再写生活习性是符合人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针对课文的这一结构关系特点,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师: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并批注在相应段落的旁边。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进行交流。请一位同学将要点板书在黑板上。
师:看看板书,你有什么不同想法吗?可以补充,可以修改。
(同学的板书为:体形、种类、食物、喷水、繁殖)
生:我有补充。课文还写了鲸的进化和睡觉。
师:请你上来补充。
生:我觉得喷水改成呼吸更确切,食物改成进食更好。课文还讲到了鲸的寿命。
师:请写在黑板上。还有要补充的吗?现在我们已经把课文介绍的关于鲸的要点都板书在黑板上了。看着板书想一想,课文是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
(板书:)
鲸
体形
种类
进食
呼吸
繁殖
进化
睡觉
寿命
生:不是这样的。课文先写鲸的体形,再写进化、种类、进食、呼吸、睡觉,最后写繁殖和寿命。
师:请你来对板书的顺序进行调整。
(生按照顺序排列:体形、进化、种类、进食、呼吸、睡觉、繁殖、寿命)
师:可以打乱顺序写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我们鲸的体形庞大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介绍鲸的进化是从体形像鱼却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引出的,这两段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师:原来说明文段落排列的先后顺序,是根据我们了解事物的规律,根据各个要点的联系紧密度来进行安排的。
生:要先写分类,才能写进食和呼吸。因为写鲸的进食和呼吸时的水柱,是根据前面的分类,分别写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鲸是如何进食,呼吸时喷出的水柱是如何不同的。
师:是啊!介绍分类是为下面介绍进食和呼吸做好铺垫的。看来先写哪段后写哪段可不是随便安排的。
老师把你们的板书再略微改动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进食、呼吸、睡觉、繁殖、寿命都属于生活习性。
师:是啊。经过排列,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先从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鲸的体形入手,然后再根据像鱼又不是鱼这种体形特点引出鲸的进化,最后再介绍我们比较陌生的鲸的生活习性。作者就是这样有顺序地把鲸介绍给我们的。
通过这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发现,找出文章介绍了鲸哪些要点,对高段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而如果不引导学生排列各说明要点的顺序,他们就不可能关注到文章段落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2.使用可视性思维工具
可视性思维工具有很多种,例如思维导图、韦恩图、鱼骨图、蝴蝶图等。利用这些工具能够清晰地展示出一篇说明文各要点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教学说明文时,就可以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下面以思维导图为例,说一说在教学中如何操作。
在教学时,我们首先可以让学生列出文章的说明要点,再厘清说明要点之间的关系。绘制的时候,先画出主要要点,再根据要点之间的关系画出分支图形。
例如,教学《松鼠》这篇说明文时,我先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关于松鼠的哪些方面,在确定了说明的要点后,我让学生根据这些要点间的关系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经过思考后,就绘制出了这样的思维导图:
这则思维导图清晰地展现出了这篇说明文各个说明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
如果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我们能经常引导学生探索其结构的关系,学生就会在发现、体会说明文的表达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基础上,逐渐学会有条理性、合乎逻辑地表达。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就必然会得到发展,课堂也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在對比文本异同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朱熹说“凡看文字,诸说有异同处,最可观。”发现文字“异同处”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对比阅读。在进行对比阅读时,学生会对作比较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这些深层的思维加工,这样就能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思维过程。这种方式,不仅能使阅读达到高效,而且能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因此,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深入地思考,学会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本质。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两种类型的对比阅读。
1.组内单篇之间的对比
同一单元组内的文章虽然是同一主题的,但是语言风格、思维方式却大相径庭。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发现异同。这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加工。
例如,在学习完《鲸》和初步学习《松鼠》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见上图)
通过三个方面的对比,学生发现了这两篇说明文有很大的区别。在说明的角度上,它们虽然都介绍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但是《鲸》重点介绍的是进食、呼吸、睡觉这三种习性,《松鼠》重点介绍的是行动、性格;在表达方式上,《鲸》使用的是说明文中常用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而《松鼠》却使用了大量打比方、拟人等手法;在语言风格上,《鲸》平实精炼,《松鼠》生动传神,但是它们都以准确为前提。在充分找出不同点后,我告诉孩子们,这是两种不同类别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常识性说明文。
虽然孩子已经进行了深入思考,但是我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再往更深处思考:都是写动物,为什么这两篇文章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通过思考,学生找出了造成区别的隐藏在文章背后的原因——因为说明的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了突出所要介绍的动物的特点,所以说明的角度、说明的重点就不一样。另外,学生还发现了作者创作的目的不一样:《鲸》的作者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了解鲸这种动物,而《松鼠》的作者不仅想让大家了解松鼠,还想表达出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两篇课文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学生找到了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秘密,思维在不断地走向更深的层次。
2.选文与原文的对比
除了将本单元的课文组合成比较阅读的对象以外,我还将改编过的课文与原文组合成比较阅读的对象。
《松鼠》是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作品。在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引入了原文,让学生与课文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课文与原文的不同点主要有:1.作比较的对象改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动物。如,写松鼠的叫声时原文是与石貂进行比较的,但是课文中是与黄鼠狼进行比较的。这样的改动,学生认为是符合说明文的特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黄鼠狼但是不知道石貂,而只有用熟知的事物进行比较才能说得更清楚、形象。2.课文中删去了介绍松鼠的肉、皮、毛的用处。学生认为这样改动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这部分的观点已经落后了。
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他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抛开表面现象,从问题的本质部分进行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思考。这种不断地向着更深处漫溯的思维方式,极大程度地促使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发展。
(三)在迁移阅读技能中,发展思维的广阔性
说明文的外延非常广,大到科普类专著,小到日常用品的说明书。因此,教学说明文时,教师不能囿于课文,而应当具有开放的视野。只要我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就能為说明文的教学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学会了阅读说明文的技能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同类型的内容,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技巧,穿梭于一篇文章与几篇文章之间,穿梭于一篇文章和整本书之间。如何进行迁移呢?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选文到原著的迁移
教材中有大量的课文都是从名著中选出来的,这些课文与原著中的作品有许多共性,因此,掌握了单篇的阅读技巧后就可以顺利迁移到原著的阅读中去。
如,在学习了《松鼠》这篇课文后,我推荐学生阅读肖复兴主编的布封的《自然史》节选,了解布封笔下的其它动物形象,并用选择几种感兴趣的动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厘清文章的说明要点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松鼠》中学到的阅读技能就迁移到了整本书的阅读中了。
2.同一主题的迁移
虽然说明文呈现的样式各不相同,但是它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它具有众多的共性。因此,许多课内学到的的阅读技巧是可以通用。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把这些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技巧运用到其它科普类文章的阅读中去。
如,学生学完了第三单元所有说明文后,我推荐学生对比阅读《森林报》和《十万个为什么》这两本不同语言风格的课外书,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两本书的异同点记录下来。最后,把这些异同点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尝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阅读,不仅梳理出了这两本书本质上的不同点,还找出了许多细节上的异同点。
3.文本到生活的迁移
因为说明文外延的广泛性,所有除了可以把说明文的阅读技能迁移到科普类的整本书的阅读外,还可以联系生活,迁移到家电、生活用品、药品等说明书的阅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说明文样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学生的视野就能更开阔,思维就能更广阔。
通过迁移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技能,我们发现学生学会了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思维,不仅注重分析事物本质,还能充分考虑到具体的细节。学生思维的模式逐步由单一走向多维,思维的广度也就得到了发展。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说明文在发展学生思维上所具有的特殊的价值,让有逻辑性、有深度、有广度的思维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维的秘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向着思维的更深处漫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世梅,崔云宏.《荔枝图序》教学与评析[J].小学语文教学.2017,(25)
[2]杨永彬.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7,(10)
[3]吕虹.以图为介,将识字思维可视化.小学语文教学[J].2017,(10)
[4]柯巧慧.指向语用的小学高段说明文教学探索[J].小学语文教师.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