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下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9-06-17王柳燕王舜赵柏冬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人才培养

王柳燕 王舜 赵柏冬

摘要:本文基于前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研究,从培养模式研究中的人才规格定位,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搭建课外人才培养平台几个方面出发,立足于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为开展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8-0142-02

一、引言

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是推动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需要。开展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够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教学资源转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智力资源,真正体现出大学的功能与成就。另一方面高校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参照社会用人需求信号改进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发展的有机结合。[1]

本文开展的转型发展下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体系的构建,将会助力高校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会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资源,这将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实践现状分析

1.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与社会人才岗位需求相衔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各高校对于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的方法和手段。在长期的教学体系里都是通过理论教学来实现对本科人才的培养。大多是沿袭以往的教学经验,根据固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未能够根据实际社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以至于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够适应日益发展的建筑行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高校需要花费大力气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样才能使得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吻合。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不断提升的社会需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不能够很好地与社会人才岗位需求相衔接。

2.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单一。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单一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学生参观实习这种阶段,大多是依靠学校或学生本人通过各种渠道,化整为零,寻找实习(就业)单位。校内实习工厂由于缺少投入以及缺少目前最新的生产机器,学生的实践教学动手能力很难得以充分提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多半是高校联系企业,企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兴致不高,多数企业认为培养技能人才是学校的事,缺乏积极性。[2]

3.校外合作人才培养平台薄弱。当前,我国建筑产业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实践教学更多地投入到产学研合作中。校外合作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能够弥补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缺陷,就目前的调研来看,我国的校外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对较为薄弱。[3]目前高校采取的校外合作平台多以双方协议为主,人才培养平台缺乏互动,并且合作连续性有待提高。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有待提高,高校和企业互惠互利的合作形式还没有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实施方法

1.紧跟建筑业转型发展步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企校地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转型发展下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的构建,能够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合理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从教学环节上,按照课堂训练、实验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来构建实践教学环节。[4]

为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土木工程系的教师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修订。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基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需求构建整体课程框架,以丰富多样的实践环节设置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化,充分体现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培养特色。一线教师要立足于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施学生就业前的实践教育,探索基于合作前提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以培养科学文化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素质高超、自身综合实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教学宗旨。对于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比较长、实践任务要求高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学生到土木工程建设单位进行,以小组形式,在生产实践中参与施工、管理、设计等工作,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专业技术知识解决施工技术、生产组织、工程管理等问题。同时,对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这样的实践性教学,也应尽量与生产实践结合。

2.校企校地合作基本技能平台建设,构建基于校企、校地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双方必须要有一定的利益结合点。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属于教育部管辖,在就业教育方面缺少正确的引导,而校企合作的推行尚处于起初阶段,政府在两者之间的统筹规划和监督协调职能并不明显,最终导致校企合作渠道受阻。

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在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建设方面,我们成立了一支由企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企业管理部门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应用型实践教学小组,共同制定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基本技能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为了更好地优化校企、校地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我们与企业或地方在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做好基本技能平台的建设。实践技能课程由一系列的实训项目组成,从大三开始实施实训教学环节,地点为企业实训基地;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背景自愿选择课题,针对企业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而开展研究,解决企业难题,提供智力支持。

以实践教学、校外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一起拟题,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

按照基础实训、操作技能训练、综合实训、毕业实习这条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把校外实训教学形式作为核心轨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终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3.基于技能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科研任务为牵引,逐步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将以赛促改做为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对一些技能竞赛的分析,结合我系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应形势发展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即以结构设计竞赛和“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为载体,通过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

加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的力度,培养学生对复杂课题进行概括、解决和评价的基本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实际调研可知,开展和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够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5]

四、总结

转型发展背景下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能够实现高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缩短了毕业生就业培训时间,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节省了一些办学资源,和企业、地方的有效合作能够使得我校教学资源更好地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来增強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把实训这种教学形式作为核心轨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终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相比更加细化,符合市场需求,适用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晓丽,胡文海,左仲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5,(3):141-143.

[2]邓素恒.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企业积极性调动的探索[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0,(17):81-82.

[3]张慧勇.基于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谈专业课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3,41(13):262-264.

[4]杨奇维.需求本位视域下公益慈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青年时代,2017,(17).

[5]杨辛.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回归教育本源[J].教育现代化,2018,(16).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talent specification orientation in the training mode research,the innov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xtracurricular talent training platform,this paper which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with the former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s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ve applied undergraduates' training mode.

Key words:innovative application;talent cultivation;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人才培养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