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

2019-06-17郭晓芬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教育

郭晓芬

摘要: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229-02

1.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

第一,幼儿园办园理念和生存竞争的影响。不少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要求教师要将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而一些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二,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不了解幼儿身心特点,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就是正确的、成功的,他们的做法不仅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反而为幼儿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

第三,走进了幼小衔接的误区,夸大了“幼小衔接”工作。调查发现,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小学化”教育观念严重,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学知识,以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于是,许多幼儿园开始对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以小学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幼儿园。

第四,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家长的观念出现偏差。应试教育的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严重的影响,“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众多家长脑海中萦绕,纷纷向幼儿园提出要学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的要求,家长急于求成,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进行攀比,这样做不仅压制了幼儿的个性成长,而且使幼兒厌学,消极抵抗。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2.1 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危害到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易疲劳,会损害神经系统,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2.2 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2.3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3.对策与建议

针对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存在小学化倾向,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3.1 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第一,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的错误倾向,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监管,对一些错误宣传及时制止。

第二,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它的任务是为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知识和智力的基础,而不是成才教育。

第三,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培训。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园本培训,举办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幼师的舞蹈、绘画、演讲等专业技能。

第四,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儿童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3.2 遵循幼教规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必须坚持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一,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规定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规定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

第三,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学习活动。有人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

其实强调的就是幼儿的玩乐天性和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要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要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

3.3 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与一些家长的错误观念有关,因此幼儿园应重视经常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论,让他们通过不定期的教育讲座、家长学校以及幼儿园与家长的各种联系渠道,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了解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方法,只有家长掌握了科学的教育观念,了解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小学化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有再好的园舍、再好的设施、再好的教师,如果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要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就必须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兵.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J].教育,2017(08).

[2] 金萍萍.浅析幼儿教育问题与特点的对策[J].新课程,2018(8).

[3] 张秀娥.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的重要性[J].神州旬刊,2018(21).

猜你喜欢

小学化幼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