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连续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6-17朱明宇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朱明宇

摘要:问题连续体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维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究生物知识与内涵。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连续体”的作用和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连续体;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198-01

生物是一门典型的理科性学科,教师需要改变当前教学方式,将问题连续体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方法为媒介,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更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连续体”的作用

所谓问题连续体就是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的一种全新问题体系,该体系主要依据学生智力发展水平,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将即将学习的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建立完善认知体系,保证生物学习效率[1]。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连续体”能够利用“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生物知识,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面对从未涉及的知识时,还可以利用“问题连续体”为学生搭设学习的桥梁,教师通过结合生物知识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行动,诱发学生探究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好的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此外,“问题连续体”还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2.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连续体”的策略

2.1 形态结构类“问题连续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生物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包含的知识内容多种多样,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问题连续体”模式多种多样,其中,形态结构类“问题连续体”属于主要类型之一,所谓形态结构类“问题连续体”就是针对生物学某一层次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功能、结构、形态的描述,降低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难度[2]。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形态结构类“问题连续体”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实物或者结构图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且找到关键记忆点,通过形态结构类“问题连续体”引导学生把将要学习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挖掘生物知识之间的连续性和内涵,学生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例如,在“DNA分子结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设计相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分子结构的组成,包括“什么是DNA基本组成单位?”“DNA有几种类型?包括几个部分?”“如何利用4中脱氧核苷酸构成DNA分子?”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DNA分子结构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2.2 实验探究类“问题连续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除了形态结构类“问题连续体”外,实验探究类“问题连续体”也属于“问题连续体”的主要类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少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加上生物本身属于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物形态、生命规律的自然科学,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探究必不可少[3]。所以,教师想要将实验探究类“问题连续体”运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做好实验设计,将“问题连续体”充分运用于实验设计当中,严格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实验过程选择相应的实验材料,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同时还能将学生探究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相关内容教学中,学习《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探究类“问题连续体”,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更好的了解微生物培养过程。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问“物生物培养需要什么条件?”“影响微生物培养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微生物培养的目的和方法?”等,让学生对微生物的培养理论更加牢固,学生在完成试验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从而更好的保证学习效果。

2.3 生命过程类“问题连续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生物是一门生命学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包含了很多生命活动规律、生物学过程等知识,类似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兴奋传递和传导、DNA转录与翻译、细胞分裂等,这类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将生命过程类“问题连续体”运用于教学中,能够对抽象性的知识和内容进行結构分解,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保证教学质量。

例如,在“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光合作用分解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然后针对光反应设计相应的问题,包括“光反应场所在什么地方?是否需要光能?有哪些物质参与?有哪些产物生成?”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光合作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绘制出来。同样的,暗反应也可以参照光反应相对应设计问题,保证教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各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可能性。教师为了更好的保证生物教学质量,还需要将“问题连续体”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盛丰.“问题连续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No.482(04):21-22.

[2] 吴宜军.“问题解决”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7,11(33):8.

[3] 兰华明.问题式教学,路在何方[J].中学历史教学,2017,03(4):38-40.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