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9-06-17陈幼芬

职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新生

陈幼芬

关键词:新生  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推进,我国技工教育发展在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与新挑战的同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直接影响人才的整体素养与核心竞争力。杭州萧山技师学院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抑郁自评量表(PHQ-9)对2018届高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准确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取杭州萧山技师学院2018届高一新生共581人作为被试,其中男生436名,女生145名。

2. 工具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共100题,从一个效度量表与8个内容分量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进行测评,按总分进行三级评定: 1~49分为心理健康,50~59分为心理状态欠佳或心理问题倾向,60分及以上为心理问题倾向严重。

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PHQ-9)共9题进行测试,按总分进行四级评定:0~4分为没有抑郁,5~9分为轻度抑郁,10~19分为中度抑郁,20~27分为重度抑郁。

3.时间与方法

调查于新生入学报到后第七周(10月中旬)进行,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记名填写纸质问卷后现场收回。对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中效度分量表得分在7分以上的答卷予以作废,以另行重新測验结果计入。

4.统计处理

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二、 结果与分析

1.总体结果与分析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总分值结果表明,581名学生中心理健康学生为515名,占88.64%,见表1。

从表1看出,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达到心理健康水平的比例为88.64%,低于应金萍、徐竞、庄朝霞在对宁波市5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普查数据分析中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20.6%的结果,也低于周吉在某理工类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高职新生心理困扰占18.48%的研究结果,与贾小飞、王玲在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调查分析中发现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4%相当。

抑郁自评量表(PHQ-9)调查总分值结果表明,581名学生中没有抑郁学生221名,占38.03%,61.9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男女生无明显差异(P>0.1)。徐凯文博士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主题演讲中曾因“40%北大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30%的北大学生厌学”现象而提出“空心病”的概念,他总结认为,空心病的表现与抑郁症的部分症状相似,同样会出现长期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严重的会有自杀或自残情况,而对其进行抑郁症相关治疗时,效果却并不理想,这背后反映出当前年轻群体存在生命意义缺失的问题。本研究结果印证了这种时代“空心病”对高一年龄段学生的普遍浸染,使学生在面临新入学压力时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

2. MHT各内容分量表差异与分析

分量表得分8分及以上的说明被试存在该内容问题,得分3分以下的说明被试不存在该内容问题。8个内容分量表的阳性检出率(8分及以上)以学习焦虑248人为最高,占42.68%;过敏倾向150人居第二,占25.81%;身体症状107人居第三,占18.41%;自责倾向84人居第四,占14.45%;孤独倾向、恐怖倾向与冲动倾向分量表均值为3分以下。

可见,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是学习焦虑,其次是过敏倾向、身体症状与自责倾向,这与曾卫平在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抑郁因子、心理不平衡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过高的学习焦虑,可能与学生过往的学习经验与学习效能感并不乐观有较大关系,也可能与负担过高的父母期待,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受唯学历论社会思想影响而对技工院校有着“二等教育”偏见认知所致的自卑心理有关。学生的过敏倾向与新环境中面临各类人际冲突与情境矛盾密切相关,而身体症状多来自于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的躯体化表现。

从表2课看出,男女生在MHT测试中有差异(P<0.01),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三个项目中男女生有明显差异性,过敏倾向男女生没有差异。此结果与闵祥娟在以上海某民办高职院校新生为例的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成果即刚入学男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比女生高,以及其他大部分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女生的生理条件、人格特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对女性的特殊要求有关,使得女生在责任感、自律性、敏感性等方面呈现出更多的困扰,也可能与本研究中所有男生与女生的比例约为1:0.33而非1:1有关,使得女生在群体中的归属感低于男生。陈英敏等在高中生羞怯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中指出,高中生同伴依恋和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女生在学校适应中心理健康水平呈现不如男生,与其同伴依恋关系建立及关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有关。而张婷、安步赢、杨育智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干预措施探究中则发现男生的心理问题较女生更多一点,个中差异,与被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成熟发展程度与适应能力等诸多变量因素有关。

三、对策

1.优化新生适应性教育

高一新生面临学习生活环境的大转变,在入学适应过程中容易产生情绪困扰或心理问题,针对性地优化进行适应性教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与过敏倾向,特别要关注女生的情绪与行为变化,积极疏导,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成长人生路开启积极体验之门,为精技强能成才创业之职业生涯扣好心身健康的第一粒纽扣。

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丰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突出人文关怀,班主任、公寓管理人员以及任教老师要注意对新生多多给予生活照顾,在新秩序建立中予以耐心指导,切忌粗暴强加;在沟通中运用共情技巧,尊重学生需求,增强其归属感,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生活。

二是引导新生重建学习目标,催生学习新动力,将空耗的思想负担引导到当下的学习实践中,在专注的体验中释放与转化压力与不适。

三是帮助清晰与重构新生的自我认知,明确自身优劣,引导学生提高人际沟通技能,容忍并正确处理人际冲突,在尊重自己的同时守住人际边界。同时,正确认识技工学校的教育地位,合理调整期望值,树立自信,缓解自卑。

2.强化具身认知学习观

洛克认为“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灵魂”,卢梭、杜威、皮亚杰等也先后强调身体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王嘉旖、叶浩生在身体活动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中强调,适当的身体活动介入对学业成绩的提高及学习者的认知改善有积极作用,身体参与是教育教学和学习者身体健康发展不容忽视的环节。为消减学生负性情绪在身体上的累积,消除学生身体症状,一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扬心”而“抑身”的“离身”教育理念,迎回学生的身体,在具身认知学习观启示下设计教学活动,改“离身”教育为“具身”学习,并注重现实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或应用性,重视理实一体化,让学生的身体以及各类感官运动,自由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身心合一”的学习效果,减轻学习焦虑倾向,消除不良的身体症状。

与普通院校相比,具身认知学习观在重技强能、注重实操训练的技工院校的强化落实,显得更有必要,更有客观条件,也更能突显教学成果。

3.深化生命意义教育

生命意义教育缺失导致生命意义的缺失,深化生命意义教育改善“空心症”。针对61.9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的现状,需要加强生命意义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命目标的认识与生命意义的追寻。透过长远的人生目标与行为指向,给其带来个体方向感和前进动力,避免陷入存在空虚的抑郁狀态。对重度抑郁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干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在校期间的跟踪指导。特别关注存在童年经验、生活事件、家庭环境等外在心理危机应激源的学生,班主任、家长与辅导员之间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与反馈,必要时,转介专科医院诊治,防止危机事件发生。

4.完善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

完善的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是落实以上所述最坚实的保障。通过构建完善的学院级、系部级、班级为单位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规划实施网络,建立相应制度与人才队伍,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分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加强心理咨询服务队伍建设,发挥专职辅导员作用,认识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参与自主性,实现以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转变,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晰思政工作与心理辅导工作的异同,避免抹杀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效能,同时,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专业化培训机会,为专职咨询服务人员提供专业督导与自我提升的机会,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正确方向并具有专业水准。

四、小结

本调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抑郁自评量表(PHQ-9)进行,这两个测验侧重于焦虑、抑郁情绪及其所指向的对象和由此产生的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测定,主要反映新生适应期的情绪与行为状态。这项调查及调查结果对针对性地缓解学生负性情绪、制订学生成长辅导方案与心理咨询干预工作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心理问题的鉴别与诊治方面,尚不足为严谨的科学依据,有待通过其他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更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徐竞,庄朝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趋势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15).

[2]周吉.某理工类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R].卫生职业教育,2019(3).

[3]贾小飞,王玲.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4).

[4]倪旭东,唐文佳.生命意义的缺失与追寻[J].心理学探新,2018(6).

[5]曾卫平.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8(9).

[6]闵祥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上海某民办高职院校新生为例[J].才智,2017(27).

[7]龙细连.2013-2017年漳州市某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8(10).

[8]郭冰冰.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5).

[9]陈英敏,张仁杰,李亮等.高中生羞怯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同伴依恋的中介作用及年级差异[J].心理学探新,2018(5).

[10]张婷,安步赢,杨育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6).

[11]王嘉旖,叶浩生.身体活动与学业成绩:来自具身认知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18(6).

(作者单位: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新生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