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载德 德润生活

2019-06-17黄祖顺刘玉洁

中国德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社团德育课程

黄祖顺 刘玉洁

道德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道德生成和道德教育的起点,灌输和说教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靠德育主体的生活体验和实践。基于此,生活载德,德润生活,努力办好落地有痕的“阳光教育”成为青岛市城阳区天泰城学校全校上下的共识。

一、德育课程:贴近生活,丰富育人内涵

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课程育人是创新德育工作六大实施途径的第一途径。因此,必须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强调、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但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课程要促进知和行的共同发展与提升,实现传统课堂与生活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连接,建构知行合一的理想道德学习模式,最终促进学生的道德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

(一)优化组合德育课程,以内容整合带动德育工作

学校成立德育课程开发团队,整合相关德育课程,避免重复交叉;整合教学与活动,避免知行脱节;重构生活德育课程体系,打通课程的横纵向联系。以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目标与内容体系为轴,确定符合学生年龄阶段和道德成长需要的学习主题,将德育课程内容予以围拢规整,并有机链接与主题相适应的德育实践活动。

生活德育采用螺旋上升的形式,主要从横纵两个维度开展,横向上分为五个维度:成长现象的观察与反思、生活环境特性的认识、生活器物的探究、生活之美的体验和生活规矩与习惯的建立。从纵向上分为三个阶段: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低年段的重点在于“观察和体验”,使学生在观察和参与中认识自然与社会,形成主动认识和自主思考的习惯;中年段的重点在于“探究与创造”,使学生在搜集和整理中感受变化和规律,发展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进行初步的动手创造;高年段的重点在于“文化与反思”,使学生在反思和内省中参与社会生活,形成文化理解和互惠意识,以感恩的心态关爱环境、关心自己与他人、关注社会。

(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以特色活动助推德育工作

创设校本课程“爱智生活课”。以主题学习的方式呈现,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情境为背景,课程的主题都是由生活出发而形成的。我们强调德育回归于生活,淡化说教,在游戏和活动中感受道德之于生活的意义。如“我当小法官”是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同学间出现矛盾如何解决而设计的。老师事先让学生提交案例,写出发生在同学之间的小纠纷和小矛盾。课堂上,通过设置模拟法庭,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法官、陪审员、被告、原告、证人等,自己来处理案件。有询问、有判决,真正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问题,化解矛盾。

创设校本课程“生活戏剧课”。儿童生活剧的编演不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注重通过戏剧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最终增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在这里,儿童生活剧是一种教育手段、媒介和平台。我们的儿童生活剧编演直接反映生活德育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向于学生的道德、人格和精神教育。

二、德育活动:立足生活,丰满育人渠道

以生活为活动背景,以“做”为中心,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让好习惯在活动中体现,并回归学生生活。

(一)开展主题教育,陶冶道德情操

学校根据德育工作重点,每月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如1月和2月是“传统节日文化月”、3月是“学习雷锋践行月”、4月是“感恩教育活动月”、5月是“安全卫生健康月”、6月是“理想启航励志月”、7月和8月是“社会体验实践月”、9月是“行为习惯养成月”、10月是“文明礼仪教育月”、11月是“家校共育合作月”、12月是“德育成果展示月”。每个主题月活动,学校都会选取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点,为正处于人格形成时期的學生播下美好的种子。利用“十个一”积分存折卡,通过家长、教师、同伴、自己四维一体的评价机制的介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养成生活好习惯,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组织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

学校设立多处德育实践教育基地,坚持知行合一,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走进夏庄农耕园,采摘水果,酿造果酒,做家乡菜;亲临“蛟龙号”国家深海基地,了解超乎想象的深海大洋世界;前往丹山,寻找革命的足迹;踏青石梅庵,开展“梅花”专题研究;相约白沙河湿地,开展认识白沙河周边植被、清理白沙河周边环境卫生、参观崂山鸟类图片、救助受伤鸟类等活动。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开展节庆活动,增强文化自信

这是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学校为单位的整体活动。大型活动具有综合性、参与性、广泛性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大型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固定性活动,包括学校每学期在固定时间进行的活动,如爱智读书节、灵动艺体节、生活体验节、科技创意节、亲子教育节、国际文化节“天泰六节”,以及入学礼、十周岁礼、毕业礼等固定节日;还有学校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如“爱心献祖国”百米长卷绘画活动、“大手拉小手”花样馒头创意活动、集体生日会包饺子活动、“话中秋、迎国庆品甜蜜生活”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开设学生社团,丰富课余生活

为培养学生多维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设快乐“3+2”兴趣走班活动,共开设50多个社团。学校积极创新,注意培育特色,提升学生社团活动的层次,打造了一批包括烹饪社团、陶艺社团、绘画社团、戏剧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器乐社团等在内的高质量精品社团。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立心理社团,心理社团共有四大活动阵地:团体活动室、个体接待室、多功能活动室、沙盘室。社团有专职心理教师引领,服务于全体学生,关爱特殊群体,为学生心理疏导、情感宣泄提供空间,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三、德育文化:融合生活,丰盈育人形式

文化育人是借助文化的教化力量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传承人类文化成果、具有智慧与力量、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人。

(一)德育与校园精神文化相渗透,润泽心灵

学校以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精神为指导,以“教育让生活更美好”为办学宗旨,结合当代教育理念及学校实际,确立了“爱满天下、智溢泰和”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爱·智”文化特色,以爱为基础,以智为特征,以爱智为追求。通过爱智的教师,营造爱智的体验,蕴养爱智的教育,培育爱智的学生,使教育真正为孩子们创造智慧的生活、健康的生活、优雅的生活、创意的生活。培养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和学习态度,逐渐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气。设计凸显学校特色的形象标识,使校训、校歌、校徽等成为凝聚学校精神的生动标志,引导学生增强归属感与荣誉感。

(二)德育与校园物质文化相结合,启智明理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为原则,设计了叠水潭、梦工场、天天小剧场、爱鸟屋、书馨厅、博弈轩、童趣坊、科普长廊等学生活动场所,采取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在自我生长中形成自律意识。在教学楼、餐厅等建筑群的墙面上,布置一些警语和图画,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生动的道德教育;在楼梯台阶上,我们温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行,你谦我让脚步轻”;在食堂里,我们忠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文化橱窗中,我们喷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平安校园,创建和谐教育”大型宣传画,高雅素洁的文字、图片透射出强有力的德育功能,培育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三)德育与校园制度文化相贯穿,夯实基础

制度不是冷冰冰的,有道德的制度才能培养有制度的人。管理制度制定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引导学生过一种向上、向善的生活。基于此,学校完善《城阳区天泰城学校一日常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作了全面的要求。学生会各部门对学生的早晨入校、早读情况、课间操秩序、课间纪律、中午就餐、放学路队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于检查结果做到每天一公示、每周一评比、每月一表彰,并且每学期评选出优秀班级,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各项德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学校在常规管理精细化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进而为生活德育开展奠定扎实基础。同时,通过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将德育工作贯穿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细节中。

四、德育合力:源于生活,丰硕育人成果

为了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德育体系,让生活德育实现无缝隙衔接。

(一)密切家校联系,重视德育协同

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在生活德育中的作用。一方面定期邀请王忠诚、徐晓东等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普及生活德育的实施途径,提高家长育子水平;另一方面将家长进课堂开展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

实现学校领导、教师家访工作常态化,发挥家校合力育德作用。建立新型教师家访制度,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加强沟通,彼此支持,尤其关注特殊家庭学生,建立家访档案;丰富“校长有约”活动形式,通过专题座谈、个别约谈、主题讲座、校长信箱等形式及時了解家长动态信息,改进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发展环境。

完善各级家委会的建设,发挥好参与、支持、监督学校工作的骨干引领作用。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家委会主动参与到“阳光午餐”活动、“校内课后托管服务”等众多学校工作中,探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的新途径。

(二)挖掘社会资源,优化德育环境

与社团开展合作,设立社会实践基地。与青岛奥帆基地、青青义教开展合作,分别设立奥帆实践基地与青岛农业大学实践基地。奥帆基地工作人员到校开设航海社团,带领学生到海上体验帆船运动;“天泰少年”在青青义教团队的带领下,走进农业大学,了解科学界、产业界最新动态。这些社会资源成为我校生活德育工作阵地建设的重要力量。

与社区开展合作,拓宽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在年前社区组织的天泰大集上,总会见到天泰少年参与爱心义卖的身影;在植树节当天,学生们拿起铁锹和水桶,加入到社区植树添绿活动中;组织学生走进电波所,领略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大事的神奇。只有立足生活、通过生活产出的力量,德育效果才能最大化。

与执法部门开展合作,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与安全意识。每天早晨,在校门口的红绿灯处,总有“小交警”在维持秩序;每次的法治教育讲座,学生们总会听得津津有味;每次的防踩踏演练、防暴演练,我们都会得到派出所的大力支持。这些活动的开展是通过对学生的生活现状调查研究确定的,德育效果十分显著。

蒙台梭利曾说:“听到的记忆不深,看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正是生活体验带来的刻骨铭心,才使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受到启发、有所感悟。因此,我们将不遗余力地让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黄祖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天泰城学校校长;刘玉洁,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天泰城学校,二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社团德育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社团少年
自行车的发明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