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专题内涵的文本解读
2019-06-17何琴丽
何琴丽
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因声求气,通俗地讲,指的是我们可以运用朗诵这一方法,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心境去体会话语情境,由此去揣摩作品人物的情绪,解读他们的思想。在苏教版必修三中,“因声求气”作为一个板块被编排在“寻觅文言津梁”专题里。笔者在开设公开课《烛之武退秦师》时,对“因声求气”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体悟。置身于整个专题里面,它具有统摄作用。在笔者看来,“因声求气”中的“气”,不仅是语气,也是文气和人气等文章作者特有的气息。
一、揣摩语气,摹形绘态
《烛之武退秦师》是“因声求气”板块首篇,节选自《左传》。开篇写秦晋围郑,兵临城下,危急时刻,三个人物陆续登场:佚之狐、烛之武、郑伯。在文本导入之后,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每组重点揣摩一个人的语言,做以下工作:首先,翻译并指出重点字词;其次,揣摩语言中体现的人物特点、说话的情态;最后,诠释怎么读才能符合说话人的特点、情态。
师:秦晋围郑,兵临城下,在这危难时刻,佚之狐提出了一个英明的建议: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从这句话中我们分析一下,佚之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生1:老谋深算。有远见的一个人物,能看出烛之武的才华。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2:“必”,反映了对局势的掌控,老谋深算。
师:一般来说,老谋深算的人物,说话怎样呢?
生3:语速比较慢。
师:我们说读书讲究轻重缓急,除了语速,还有什么地方应该注意呢?
生5:“必”重读,给君主信心,同时充分表明了对烛之武的肯定;重读“危”,表明情况危殆;“矣”字,语调拖长,表明忧国之思。
佚之狐的出场虽然只有14个字,但通过揣摩语气,我们看到了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能谋善断的杰出之士的形象。这种在诵读中揣摩说话语气,进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在该专题的《鸿门宴》中也有体现。
赶赴鸿门后的刘邦,对项羽的一番谢罪之辞,很值得玩味:“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寥寥数语,听起来情真意切,滴水不漏。它既隐瞒了事实真相,又尊崇了项羽;既否认欲王关中,又把不实之词推到小人身上,有力地突出了刘邦能言善辩、见风使舵的性格。
《鸿门宴》里面,同为谋士的张良、范增说话的语气也是迥然有别。当刘邦得知第二日项羽将举兵进攻的消息,问张良怎么办时,张良并没有告诉应对之策,而是反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在刘邦反省了自己的过失之后,又反问:“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作为谋士,张良的言辞很有分寸感,他并没有和盘托出,而是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委婉地进行启发式教育。而范增面對放走刘邦的项羽时,则是“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通过揣摩语气,我们看到张良老练多谋,范增智谋超人却沉稳不足。
综上所述,通过揣摩语气,我们看到作品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二、文以气为主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主张,后人概括为“文气”说。什么是“文气”,向有争论。我们认为,所谓“文气”,是声与情结合的产物,是通过吟诵作品所获得的一种美感。
这种美感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有鲜明的体现。魏征多次向唐太宗上疏劝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虽……(犹)……而况……乎”的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
在第二段结尾,魏征以“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作结,他严肃地告诫:“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必须竭诚待下,才能使百姓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心。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确实切中要害,无怪乎唐太宗读后说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忘倦,每达宵分”,不但取消了当年耗费民脂的封禅“盛举”,而且常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告诫太子,并以此作为临终遗训。由此可见,本句言简意深,语重心长,能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从形式上来看,本文多处充分利用骈散结合、排比的形式来表达真情实感。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方面,都能感受到一代忠臣魏徵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忠心耿耿、犯颜直谏的精神。
“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第三板块“融会贯通”收录了先秦时期庄子的《秋水》和墨子的《非攻》,它们依然是“因声求气”板块的延续。以《秋水》为例,可以在诵读中体味到作品的“文气”, 作者的精神情感和文章的气势达到了和谐统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何伯所见未必不真实,但所见实在太小,“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就显得很可笑。可是当他有幸面对大海的时候,他认识到了自身的浅薄,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庄子所倡导的“无穷开放的精神空间”有了可能。从庄子的文章可见,庄子的内心似乎总有一种冲动,渴望突破那已知“真理”的藩篱,让思想在无穷之域自由翱翔。这就是他所推崇的“逍遥”境界。
三、情深而文挚
历来论司马迁之文,莫不推崇《史记》的文气。后人犹以《史记》和《汉书》相较,认为:“《史记》气勇,《汉书》气怯。”因为文气还导源于作者的个性感情,凝聚着作者的情绪、态度、气质等个人气息,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征。
《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就是“情深而文挚,气积而文昌”的佳篇。司马迁自己也是一个志存高远而命运多舛的悲剧式的奇人奇才。这样的两个人物,在精神上感情上心灵上的遇合与亲和是必然的。当其下笔之时,司马迁怎能不因人物的成功与失败而产生强烈共鸣?
所以我们看到,即使在写项羽穷途末路、兵败身亡之时,司马迁仍然写他溃围、斩将、割旗,无不一一成功。项羽威震群雄的壮气,始终洋溢全篇。对于项羽的错误,司马迁做了批评,就是从平实的叙述文字中,也可见一斑。《鸿门宴》开篇叙述:“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其中隐含了对英雄失策深深的叹惋之情,寄寓着自己的不平之意。
通过传记人物寄寓作者本人的情绪、态度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有体现。在教授本课时,笔者一直在思考,司马迁要表现蔺相如的什么?学者王泽清认为,本文表现了蔺相如的“勇”和“德”(忍让、不计个人得失)。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在“将相和”部分中,蔺相如对门客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怕廉将军呢。在为蔺相如作传时,司马迁未必内心赞赏蔺相如,但他身上的这种勇敢令他佩服,他为了不辱使命,勇敢面对一切压力。试想一下,司马迁遭遇宫刑之后,如果没有与这相似的“勇敢”,怎么能完成《史记》这样的宏著?除了勇敢,还值得一提的是蔺相如的“忍”。蔺相如含屈忍辱,在朝内“不欲与廉颇争列”,在朝外处处躲着廉颇,以致自己的舍人都看不下去了。这种甘心下之、战胜了自己的“大忍之心”,又有多少人能具备呢?司马迁能从身心煎熬中解脱出来,并且完成了《史记》这样庞大的巨著,也正是具备一般常人所不能达到的“大忍之心”。正是这样的相似性,司马迁在写蔺相如这样的奇人时,倾注了自己的独特感情,凝聚着一腔的心血,在塑造人物时,形神兼备。
通过对“因声求气”这一文艺学术语的解读,我们发现,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较大的古今差异,给我们带来了阅读困难。但只要潜心其中,由流溯源,就一定能觅得学习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