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日常生活之中
2019-06-17刘巧利
刘巧利
摘要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是当代中国德育思想与实践的宝贵资源。郑板桥的德育思想在这座宝库中别具特色:他具有自觉的教育意识,认为培养明理的好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目标的实现,在于教育者所建设的日用家常,在于孩子们所过的日常生活。因此,德育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关注孩子的游戏之道、零食之道和学文之道。
关键词 郑板桥;德育;德育之道;家庭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重伦理道德,德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教育家、思想家都对伦理道德、道德教育有许多论述,而清代郑板桥的德育思想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其独到之处,是德育思想的宝贵历史资源,对今天或许仍然会有所裨益。
一、言近旨远:郑板桥具有自觉的德育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是当代中国德育的宝贵资源。郑板桥的德育思想在这座宝库中别具一格。郑板桥,名郑燮,字克柔,板桥是其号之一,时人多称其为板桥先生。清扬州府兴化县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他是康熙年間的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作为清初的文化名人,郑板桥的德育思想中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滋养,也有他自己曾经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在诗书画等方面独领风骚的学者以及为政12年的丰富经历。郑板桥做过多年的私塾老师,他用诗文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私塾先生的形象和他的教师生活:“教几个小小蒙童”“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1]薪水不高,还要夹在家长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中间,颇多烦恼。郑板桥写过这样一首诗:“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2]但也多有“得句喜拈花叶写,看书倦当枕头眠”的时刻,就这么“忽忽村居又一年”。[3]私塾老师的从教经历,使郑板桥对教育有独到的体验。
儒家思想教化下的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往往有着重视社会教化的思想。郑板桥也有着教化情怀,他写道:“且夫读书作文者,岂仅文之云尔哉!将以开心明理,内有养而外有济也。得志则加之于民,不得志则独善其身。”[4]他很推崇杜甫、苏东坡和张载,却不喜王维、赵子昂,因为前者关心社会民生,强调个人的社会担当,而后者平生诗文“无一句道着民间痛痒”。郑板桥的很多诗文也对善良、美好进行褒扬,对奸恶假善进行“鞭笞”。他无情地揭露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愚弄欺骗人们的伪善之人,“仁义之言,出于圣口,奸邪窃似,济欲忘丑。播谈忠孝,声凄泪痛,咍诳贤明,况汝愚众。”[5]
郑板桥自觉的德育意识也体现在撰写并刊印家书的行为上。乾隆十四年(1749年),郑板桥亲自编订《与舍弟书十六通》,并作《小引》一并付刻。《与舍弟书十六通》的写作时间长达17年,从1732年郑板桥40岁到1749年他57岁。书信内容主要包括人生观教育、为人处世的道德教育、读书作文等学术教育、家长教育等几个方面。在家书中,他娓娓而谈,谆谆教导,希望家人能够做明理的好人,能够对人们产生些实际的影响。在简短的“小引”中,他风趣幽默地谈了为什么没有请别人作序而自己来题写:请王公大人有借光之嫌,湖海名流则可能会议论开去对文章有所曲解。“几篇家信,原算不得文章,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6]同年,在《板桥自叙》中,他也专门提到了所写的这些家书,“理学之执持纲纪,只合闲时用着,忙时用不着。板桥十六通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7],郑板桥很自信地认为,他所写并亲自编订刊印的这些家书,不同于高度抽象的谈天理谈纲纪的理学,高深的理学是“只合闲时用着,忙时用不着”,而他的家书蕴含了日常生活中的“道”,言近旨远,对大家日常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或多或少总会有切近的参考意义。从历史资料来看,他所刊印的家书也的确传播甚广,《清代学者像传》《清史列传》《扬州府志》《星烈日记汇要》《国朝书画家笔录》等都记载评论了他的家书,多认为“家书数篇,情真语挚,悱恻动人”,“忠厚恳挚,有光禄《庭诰》、《颜氏家训》遗意”,“与集中《家书》数篇,皆不可磨灭”,“而余独爱其《家书》数首,曲尽人情,多见道言”。
郑板桥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独具18世纪先进知识分子的启蒙特色,今天读来仍有所裨益。本文仅就德育,尤其是德育目标和德育途径来探讨郑板桥的教育思想。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教育领导者、教师和家长认真去思考的问题,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希望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有了教育目标,该如何来培养人以实现目标呢?我们仍然可以从200多年前郑板桥的娓娓道来中汲取智慧、获得启示。
二、做一个明理之人:教育之要“道”
郑板桥的教育之道,集中地体现在他对把儿子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期望上。他很明确地提出了“做一个明理之人”的观点。郑板桥52岁才有了儿子。在传统的宗法社会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尽管郑板桥不同常人,但内心深处也深深地受着影响。他说,“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他从情感上肯定是爱孩子的,而且,学识、理智让他认真思考什么是“爱孩子”。郑板桥认为爱孩子就要遵循“爱之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遵循孩子身心成长的内在规律,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首先是表现为教育者自身明确的教育责任意识,认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需要去认真思考怎么样去爱孩子。对于作为现代社会的学校、教师更是如此,随着专业分工,家庭的教育功能让渡了许多到学校中,教育领导者、教师需要来思考怎么样以专业的方式来爱孩子。
爱之道是什么呢?郑板桥对此有着明确的答案,他远在潍县做官时,给在家乡照顾一家老小的弟弟的信中写道: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8]郑板桥希望孩子首先要成为一个明理的好人,而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这些事情,在他看来“是小事”。明理做个好人,也就是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外,首要的是关心孩子的思想道德。当下社会,孩子不关心他人,离家出走、自杀、因考第二而把考第一的同学残忍杀害,虽属个案,却也触目惊心,让我们反躬自问,我们究竟希冀孩子的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有伦理性,一直在寻求人之所以为人的德性。《易经》讲“蒙以养正”,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也”,孟子讲“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也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大学》开篇即申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郑板桥“明理作个好人”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教育目标的通俗表达。
那么,明理做个好人,需要明的是什么“理”呢?纵观郑板桥的生平事迹与诗文家书,要教给孩子的基本道理包括劳动最有价值、人人平等和同情理解他者。首先,要知道劳动的价值,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郑板桥认为,士农工商各以其切实的劳动才得人尊重,才凸显人的价值。他写道:“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9]正是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从劳动的观点出发,他觉得应该尊重所有诚实的劳动者。他自己笔耕不辍,入仕前做私塾先生,于扬州卖画十年,居官清廉,辞官后又复卖画。他在《署中示舍弟墨》明确提出了“以代耕稼”的思想:“学诗不成,去而学写,学写不成,去而学画。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10]其次,要明白人和人是平等的。“谁非黄帝、尧、舜子孙”[11],郑板桥以中华文化特有的传统语言,从文明的源头入手直接证明了人与人的平等。他的这一观点也体现在他的行事之中。他曾经悄然焚掉家奴(郑板桥的文章行文中没有用“家奴”,而是用的“家人”)的卖身契,让他们有了自由之身。郑板桥“用人”时,则从不书券,认为“合则留,不合则去”,他认为自己和佃户是主客的对等关系,并没有贵贱之别,“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12]再次,对他者要理解要同情。他选择烧掉家奴的卖身契,并“不返诸其人”,因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他在做这件事时,认为如果将卖身契直接交给他们,他们则可能会有一些羞愧、感恩,他设身处地地移情,选择悄然烧掉。在对待佃户时,他要求家人“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13]。郑板桥的《七歌》《道情十首》《乳母诗》等诗文,都充满了理解式同情。他通过“情”—真情、共情、移情,反求诸己,设身处地处理“我”和“他者”的关系。朱小蔓先生认为,“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养成十分重要。情感是人的行為最本质的表现,是一个人认同什么样的价值观的标示器,是培养一个人、一个群体的精神最好的原材料”[14]。朱先生在追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感时,认为个体成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情感有同情、怜悯、羞耻、敬畏等,对道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是道德教育的原始材料。郑板桥认为要教育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是以“情”为基础的,要点是对人对物,要同情,要平等,要认可人人的劳动,以上三点思想又是相互联系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中的“民胞物与”思想的新阐释。
时至今日,在信息化时代,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在寻求人之所以为人的坐标轴上,除了原本的人与动物的比较维度外,又多了人与机器人的比较。从深蓝到阿尔法狗,随着人工智能逐步走向完胜世界围棋冠军之路,关于人的独特性问题不能不提上日程。与阿尔法狗对决,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到人的情感、道德的弥足珍贵,觉得这是人类区别于机器人的重要特征。人是万物之灵,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如刘小枫所言:“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知识、有智慧,而在于他有道德本性,这种本性本质上就是感情。使人完善的是情操而不是理性。”[15]我们所要成就的“人”,教育者自觉地去培养的人,一定不能是单向度的人,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是在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可以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出健康的现代人,能肩负民族伟大复兴的人。
三、“道”在日常生活中实现
郑板桥不仅提出了他希望孩子成为明理的好人的目标,还提出了实现的途径—生活日常过程论,将培养目标、追求的“明理的好人”结果寓于养育过程中。强调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影响教育孩子。在孩子开始能够和外界互动,能够行走活动,开始慢慢地和人和世界打交道时,就要有“忠厚悱恻”的原则。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脑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但他们从自己人生的体认,从对人生百态、从历史中的观察、总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蒙以养正”。郑板桥特别提到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三类活动教育:
一是要注意孩子的游戏之道。郑板桥很关注孩子的游戏玩耍,认为孩子在嬉戏玩耍时,要“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16]。他特别提到自己平生最不喜欢“笼中养鸟”这一普遍存在的娱乐活动。因为“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如果想让孩子看小鸟听鸟鸣,则以“道”的方式,亲近大自然,最好的便是多种树:“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17]其他的诸如“发系蜻蜓、线缚螃蟹”,给小儿当作玩具的事情,他觉得也都不妥。因为那些蜻蜓、螃蟹,“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这对小动物们是残忍的,对孩子来讲,也没有什么益处。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有明确的教育意识,现实的游戏问题也层出不穷。我们可以从郑板桥的思想中去得些启示。时代的确是不同了,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教育者认真地关注到孩子的游戏,认真地思考游戏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什么才是有助于德性培养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游戏中应该秉持什么原则,该让孩子玩些什么,不该玩些什么。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家校(园)合作,以形成作为当代教育者自己的适合孩子的“游戏之道”,让孩子以健康的游戏方式健康地成长。
二是要注意孩子的零食之道。小孩子们除了游戏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吃零食。特别是在幼儿的世界里,自己吃什么是重要的,而别的孩子吃什么更重要。郑板桥深知此理,交代弟弟郑墨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18]
对于仆人,郑板桥习惯于称呼其为“家人”。他认为孩子“总是天地间一般人”,都是一样的,告诉郑墨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欺负别的孩子。要把小孩子们爱见的好吃的零食均匀地分着吃,这样孩子们都会很高兴。假如自己的孩子坐在那儿吃好吃的,而别的孩子只能远远地看着,他们的父母见了要多么心疼,而又无可奈何,把孩子叫走时,心里面岂不是会痛苦得很吗?明白事理、做个好人这一家教目标,就是要通过诸如吃零食这样的日常“小事”,来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体会别人的处境和情绪感受,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可惜的是,这样的道理,即便是在当下,也并不是每位老师、父母都能够懂得,即便懂得,也未必能够去做。笔者在访谈中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位幼儿园的副园长,竟然不顾不准自带食物进园的规定,每每带食物给自己的孩子在班里吃,别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和园长家关系好的两个孩子也可一起享用零食,别的孩子不和她们一起。这样做给孩子们造成的是什么样的影响需要研究。但当时,一个孩子直接问她的妈妈:“你为什么不当我们幼儿园的园长呢?”多年过去,如今已是初中生的孩子们碰到一起,说起此事时仍是记忆犹新。
三是要注意孩子的学文之道。孩子在三五岁时,便可以适合的方式开始学些蒙学知识,开启学习文化知识之路。郑板桥很注意选择适合孩子的歌谣。他亲自选择了四首五言绝句来念给孩子听,供孩子学习。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之所以选择这四首诗,是因为“小儿顺口好读”。从诗的内容看,反映了农民、养蚕人、穷人的艰辛生活,体现了他一贯强调的“忠厚悱恻”品质。他在潍县遥想着远在家乡孩子“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给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通过以上对郑板桥爱子之道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注重教育的士大夫的爱子之心,可以感受到他思想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从他所思考的游戏之道、零食之道、学文之道中得些启示,举一反三,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道”之所在。笔者期望老师们、家长们不要低估孩子们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能够重视日常生活影响塑造人的能力,借鉴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精华,形成自己的教育之道。
参考文献:
[1][2][4]郑板桥.郑板桥诗词文选[M].于春海,李青华,刘烨曈,注.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153,94,10.
[3][5][6][7][8][9][10][11][12][13][16][17][18]郑板桥.郑板桥全集:第1册 [M].增补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256,4,234,234,248,244,85,234-235,235,244,248,248,248.
[14]朱小蔓.爱,无言的道德命令[N].中国教育报,2008-05-27(3).
[15]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7.
責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