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
2019-06-17谭文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谭文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了,农民口袋里的钱多了;文化发展了,农民的休闲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相对于经济和文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并没有随着政策的利好而改善,在很多地区,生态环境甚至更加的恶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5亿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是次生的自然系统,相对城市是更接近于大自然的空间环境,不仅是乡居村民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也是漂泊在外的打工者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粮食及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因此,相比城市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生态环境更要保持其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二元对立的,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尽可能的在二元对立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农村的生态环境有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笔者老家是胶东地区栖霞的一个小山村,临蓬莱、莱阳、海阳和招远等县市,在地域上和农村经济经济发展方面颇具代表性。现在就以周边县市及乡镇、村庄为例,对积累多年的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呈现出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尝试方案。
1 土壤、水体严重污染是目前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环境生态问题的主要方面
①引起土壤、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果树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不可降解化工制品的大量使用。
烟台栖霞是我国的苹果之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当地以出产苹果质优量大而闻名海内外,如今家家户户种植的苹果树每年都会给农户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在这成绩的背后,是可怕的土壤、水体污染和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胶东地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带,早期苹果种植只是当地多样性农业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种植量也很大。虽然总体经济发展不是很发达,但置身其中,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山清水秀,虫鸣蛙叫,鸟语花香,典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风光。可是随着苹果价格的逐年走高,农民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种植,扩大规模专一种果树,如今大部分的耕地都变成了果园。而苹果树生长期内都充斥着农药、化肥和塑料制品的使用。每年自4月份至11月份长达8个月的生长期中,农药喷洒周期约为20d,施肥周期约为45d,就是说果园每年喷洒药物次数不少于10次,化肥施用次数约为5至6次;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不断污染,化肥使得土壤板结,失去肥力,进而造成化肥的进一步使用。
为了使得苹果在生长期内免受农药污染,保持果实表面细腻光泽,人们发明了果袋。果农在果树落花后的一个半月左右开始给幼果套袋,果袋形式分为塑料袋和内部覆有塑料膜的纸袋。这些无法降解的袋子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一亩果园需袋子1.5~2万个。根据有关数据,截止到2017年,栖霞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万亩,按此计算每年度塑料袋的使用量是个惊人的数字。这些袋子除了一部分覆膜纸袋被农户带回家生火做饭以外,大部分散落着在田间地头。
苹果成熟期时,位于树冠底部的果实由于树叶遮挡无法接受光照,造成果实着色不理想、含糖量不高(颜色不鲜艳的苹果售价会比较低)。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发明了反光膜。用在果树周边地面上满铺反光膜的办法,来使得树冠底部苹果获得更多的光照。由于反光膜的主要成分是塑料,自然降解能力差,埋到土里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反光膜表层上镀的铝层经过雨水的冲刷或者与土粒的摩擦会脱落并渗入土壤,一旦遇到酸,极易变成铝离子污染土壤和周边水体。同时,反光膜中的塑化剂和添加剂很容易受到温度、使用时间、PH值的影响,释放到环境中污染地下水,从而危及饮水安全。
经了解,对于大量废弃的反光膜,当地政府是有专项资金鼓励农民参与有偿回收的,但由于缺乏监督,有的基层单位把回收款项另做他用,带人将反光膜收集后就地焚烧。没有任何处理防护措施的反光膜焚烧产生毒素二恶英,会给吸入者造成心脏病、糖尿病、过敏、不孕和癌症等疾病的隐患。近十年来,农村的癌症等重大疾病高发病率与土壤、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关系密切。
②农村污水废水无序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包括农村厕所污水排放、规模化养殖业粪便处理方式不当、固体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置等原因。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自2015年以来,山东省统一部署,逐渐推广全省农村的“农改厕”工作。据有关方面给出的数据,截止到2017年,约1000万户的农村厕改任务已经完成,对外宣传农村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笔者走访了栖霞部分已经进行改造过的农户,发现厕改工作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理想,没有真正给农民带来卫生与健康,只是把厕所由传统意义上那种显性的脏乱臭变成了隐性的细菌滋生的场所。改造装置过于简单,一个冲水坐便器,在其旁边埋一个水桶,可以踩压出水,一侧连有一根细的金属出水管,但由于出水慢出水量小,冲刷力小,这个水桶最后基本都成了摆设被弃用,老百姓另用水舀盛水冲厕。而农户原来的旱厕粪池,依然是跑冒滴漏,任由污水下渗。个别改造相对到位的村庄,在户外埋设了一体化化粪池,有需求的农户,可待粪便发酵熟化后当做肥料使用;没有需求的,由村镇安排抽粪车统一处理。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村民反映,由于监管不到位,跟随抽粪车的务工人员有时会把整车的粪便偷着倾倒到附近的河里去。“农改厕”工作还需要政府基层单位做工作再细致一些,不能急于求成,搞摊任务、搞大突击,以避免改厕质量不够高、验收不规范、后续管护跟不上、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缺位等情况,确保农村改厕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与上述情况类似,近年来农村与城市在消费类型与日用品使用方面差距逐渐缩小,日常生活中塑料袋及其它包装物品的消耗数量越来越大,相应的生活垃圾总量也逐年攀升。由于缺乏统一的垃圾分类及处理机制,亦或是垃圾收集处理的费用得不到落实,目前垃圾围村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2 城乡差异化经济发展趋势和消费导向是影响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环境生态问题的另一个主要方面
①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急速流向城市带来的巨大影响,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加速农村的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国民消费能力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的不断增长,对工业品和日用消耗性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进行建设。城市人群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和消费能力均远远大于农村,“热岛效应”使得生产要素和资源被大量吸引、转移至城市。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那些污染重、耗能高、治理难度大的企业向农村迁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生产食品类的工厂如果汁厂、粉丝厂、酒厂、烹饪调料工厂产生大量有机废料和废水;生产日用品的如造纸厂、化妆品厂的污水;胶东地区大量的贵金属冶炼厂、石材加工厂的尾矿泥浆和废水;化工厂、化肥厂的废气废水等,对土壤、河流湖泊水体以及大气的威胁越来越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远高于农村,城市人群所推崇的天然的、原生态的、野生的饮食理念,导致人们大肆捕捉野生动物、挖掘野生植物,例如用药品毒兽、用高压电捕鱼、张网捕鸟等行为,使得农村动植物种和数量急剧下降。
②此外,上述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山体、矿石、树木等农村现有的天然资源。城市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石材、木材、砖料和黄沙等建材,均取自农村的土壤和沙石等不可再生资源。在胶东农村因石材开采导致山体裸露、因取沙导致河流千沟万壑的情况很多。在不规范的控制性开采政策和保护政策面前,资源利用的成本越来越高,高价格又助推了偷采、滥采、超采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③“大树进城、草皮进城”现象普遍。城市建设发展及规模化房地产开发的需求,城市绿化过程中有大批的大树、古树和名贵树被从农村挖出,销售到城市。环境的改变使得这些古树、大树成活率很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木雕、根雕的购买和收藏兴趣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根雕材料一般用的都是树的死根,因为死根通过经年累月的日晒雨淋、虫蚀,纹理结构丰富、自然、有韵味,是根雕的材料上选,挖掘死根对生态造成的破坏非常小。但这几年,不断提高的艺术品市场价格促使人们不仅仅挖掘死去的大树的树根,甚至直接砍伐活体大树、挖掘树根牟利。以上这些行为,直接导致地表植被覆盖率逐年降低,土地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
3 化肥、农药过度和不合理使用使得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有机肥使用不如化肥使用方便,大量的化肥施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只出不进、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贫瘠化;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对大气造成污染。
农药在生产中因见效快、防治效果高、防治面广而被广泛使用,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过度使用的杀虫剂使得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甚至一些食虫鸟,大量死亡,生态平衡被打破。往日鸟语花香的情景在一些地方现在已很难见到。
4 山林绿化和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局部气候干旱现象突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胶东农村的集体农田和山林都承包到个人后,短短的三四年内,山林砍伐现象严重。虽然后来颁布的《森林法》对私自砍伐行为有了约束,但为时已晚。由于土地联产承包到了个人,农户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庄稼地里能长出多少斤粮食可以换多少钱,没有人去考虑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而胶东地区因为是以丘陵为主,重新规模化植树造林的难度较大,经济性不强,所以时至今日,山林覆盖率远远不及集体经济时期的数据,森林调节小气候的能力较弱。而且,多地存在农户私自开垦荒滩、靠近责任田的荒地以及侵占河道种植庄稼的现象。
近年来,胶东地区干旱现象越来明显,每年春夏之交,都是当地农民抗旱的艰苦时刻,有的河流在河床上挖达深度超过3m的集水坑,才可以见到水。2017年6月份,据说从外地运回的灌溉水竟然卖出了1m350元的天价。浇完一亩地的苹果树,需要近千元的买水费。而浇完一遍水的果园只能撑20天便又面临干旱威胁。农户们叫苦不迭,负担不起,有的眼睁睁看着果实从树上一个个脱落。
5 政府对专用款项使用要求的限制,导致资金使用的效果不理想甚至造成浪费
为了避免政府投入被另做他用,现在政府拨款都强调专款专用,而且有使用期限,到期完不成就收回或影响第二年的财政专项拨款。这就给了基层干部懒政的理由,预算批下来钱要花出去,短时间就要花出去,不管效益如何,找个由头把钱花光就算完事。2018年某县下属的各个乡镇政府都得到了几十万元的拨款用于乡镇绿化美化提升项目。于是镇上宽阔的道路两旁开挖了深沟,铺上了大直径的排水管道,回填后种上绿树铺上花砖。可是,历史悠久的小镇地处丘陵地区,自然排洪顺畅,历史上从来没发生过积水问题,现在却硬生生地投上几十万元搞排水设施。而急需清理的河道,却无人问津。本县管辖之内的无论是穿越多个村庄的大河还是村内的小河,都已经是满目疮痍,垃圾遍地。由于过度的开发和开垦以及自然条件的恶化,烟台地区连续几年都是大旱,村民只能向深层地下要水,河床上遍布旱季深挖取水后留下的大坑。河床上的沙子早就变成了城市高楼大厦的一部分,河边的防护林和芦苇荡也被果园取代,大河小河都成了公共的垃圾场。清理河道、恢复河床、恢复防护林和河边湿地的迫切性远比镇上街道铺排水管道铺花砖的工作更甚。
6 农村生态问题根源的经济学观点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经济利益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核心原因。“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王伟光,2010),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加剧是人们对物质利益追逐和再分配的结果。经过上述现象可以看到,农村自我污染和城市向农村的污染转移、农村与城市的资源消耗模式是形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两者均是不同利益关系冲突和相互竞争造成的结果。一方面,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农民在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取舍中倾向于前者,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抉择中忽略后者,环境的共用性、共享性导致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分化对立。与此同时,环境资源的稀缺导致城乡之间存在区域利益矛盾,经济势差和环境禀赋差异造成城市污染转向农村,而城市领先的经济发展态势又逼迫农村与其进行环境利益、资源的交换,从而加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需求结构的角度去分析,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民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经济利益。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去分析,农民容易无视或忽视资本周转期长、收益率低的环境利益;从环境认知的角度去分析,农村天然的环境优势和文化水平相对不高,认知能力的限制导致农民对环境利益的认识和重视远远不够。生存和发展是农村面临的大问题,农民更愿意在短期内用有限的生产资本去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了城乡间的利益交换速度和数量,为农村实现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多的客观条件。农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对环境利益的需求度相对偏低,更不愿投入资本参与环境治理,造成农村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
7 停止破坏、污染和过度消耗,尽快启动对农村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刻不容缓
恩格斯曾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在对我们进行报复。”日积月累对广大农村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破坏,已经逐渐显现出了后果。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切实看到深层次存在的问题,深入农村去实地调研,坚持问题导向,透过表象去发现那些加剧传统农耕文化消失、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
在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指示,要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针对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①把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的主动权交给农民。
韩国、日本在这方面有一些成功经验可供参考,比如尝试推行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我国政府行政机构比较庞大,行政命令和政策传递过程比较长,在政策导向上,表现的形式也往往是自上而下,容易出现政策合理,而在政策的自上而下的传达和执行中,出现了偏差。或者是基层调研不够或不准确,造成地方政府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的投入项目与农村百姓需求脱节。韩国和日本的乡村建设的成功之处,则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以自下而上为主,因为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他们需求、想法和关注点才是乡村建设的关键点。韩国的新村运动项目实施时,都是由地方政府官员和村民共同商议,民主选择和确定,然后再逐级上报中央政府,政府再按照村庄的需要和急迫性,将项目排出先后次序实施,并予以通报,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把握建设重点,合理使用财政资金,避免出现面子工程;与此同时,因项目的立项由村民全程参与,充分反映了村民的诉求,因而在政策落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更好地迸发出来,更不会放任不负责任的人随意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无疑又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②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目前的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非常严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留守村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其对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概念,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目光。同济大学的“村、乡、农村社区规划标准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在2012年左右做的社会调查如下表所示。
村民教育程度分布表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未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员高达80.4%。在这样的一个总体受教育程度很低的状况下,把垃圾往河里倾倒似乎也有了一个可以追溯的渊源,这种习惯是乡土社会的一种传统习俗,在《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曾描述过:苏州人家后门通常一条河,听来是最美丽没有了,文人笔墨里是中国的威尼斯,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什么东西都可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这种传统的农耕生活中的小农意识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摒弃掉,相反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成倍数的增长,尤其是不可降解的垃圾的增多,使农村的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
在韩国的新村运动中,一方面政府基层公务人员带头义务奉献、一人一村指导帮助,另一方面为每个村培训2名“新农村运动指导者”,保证了“勤勉、自助、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日本的乡村建设中,则非常注重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即使在经济极为困难的战后经济恢复期,仍然在农林水产省下设立生活改善局,除了资金补助外,还通过培训和指导手段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
在我们国家,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由同济大学和浙江台州黄岩地区共建的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黄岩乡村振兴学院,该学院以同济大学教师及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为师资主体,旨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和建设人才,这是很好的可以大力推广的教育措施,而且这样的思路应该推广到整个农民群体中去,毕竟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
③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和规划、引导功能,加强制度落实。
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是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的关键。首先应明确政府在农村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中的主体角色,规范行为选择,发挥出经济实体和政治实体的双重职能,落实对污染环境行为和生态破坏的监督管理和处罚机制,建立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绩考核,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票否决评价制,“让绿水青山成为倒逼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阀”。对地方官员离任后的长期生态效应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进行奖励或追责,扭转基层官员的执政理念,使得经济和生态环保工作齐抓共管,协调发展,避免面子工程。其次,应规范生产企业主体行为,减少污染总量限制污染转移,推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引导制造业、采矿业、化工业等工业企业向清洁化、无害化转型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必由之路。加强技术研发,促进资源回收和替代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逐步降低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的再生能力。对区域经济结构进行顶层设计,在各行业、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产业园区进行试点,倡导企业间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共享,创新组织方式和生产工艺,规划企业间废气、废水和能量的共享和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生产中的物质减量化和废物再利用。同时,实现企业生产环保信息公开,及时公布企业排污数据,逐步消除环境影响的滞后效应,促使企业向低碳环保转型。
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部门的独立性,落实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对企业不定期抽查,严厉打击不法生产经营行为,提高环境破坏的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让企业不敢污染、不能污染。发动公众参与,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对企业的排污监督,构建公众监督、政府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模式,提高监管水平。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技术创新监管手段,结合媒体监督,提高违法排污行为曝光的及时性和广泛性,提高城乡生态防治工作的监管效率。
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社会及家庭绿色消费,通过市场驱动促进环境保护。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的不断加强必然会引导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生产消耗方向向环保低碳转变,消费者自发自觉的使用低资源消耗的产品代替资源消耗高的产品,适度消费替代过度消费,不发生类似于以收藏名行破坏生态环境实的行为。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必将成为家庭消费选择的一种潮流和时尚。
④实施激励机制,鼓励城乡共同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农村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生态补偿等方式进行农村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行为,国家应拿出专项资金或政策,进行奖励或激励,提高社会资金参与的积极性,将环境保护的红利合理分配到各类人群、相关地域。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和污染转移治理的专项基金,确保经济落后地区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企业的奖惩力度,完善污染治理的经济激励,提高企业参与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对控制污染和能源消耗工作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设立绿色信贷,培育绿色环保证券,利用金融为农村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激励。
⑤参与乡村建设的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设计思想理念必须有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中国工程院崔恺院士在一次访谈中提过,通过参评田园建筑优秀作品,发现真正在乡下做设计的,通常是区县级的小型设计院,很多设计师都在应付任务,并没用认真去做,或者是一些设计院校的学生做点似是而非的方案……虽然政府机关对这件事抓了多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没有抓住设计师这个主线,没有让优秀的设计师下乡。因为意识到此问题的出现,现在各级政府开始关注设计师下乡的指导,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没有农村社会生活的经历,对农村没有很多情感的设计师下乡,是否真的就能设计出环保节能适用的建筑作品,是一件还需要值得推敲的事情。
“新农村是未来的乡村,未来的田园,农业只是景观,主导产业应该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创意将无处不在”。(2013年世界华人建筑师金奖获奖者语)这样的思想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乡村振兴相关的研究文章访谈中,有很多时髦的出现频率高的词汇: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民俗……而去真正关注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传统农业的很少或者是没用,大批的学者和设计师是在涌入农村,可是他们关注的农村是有特色的或者是有寺庙祠堂等古建筑的农村,是可以做开发旅游的农村,但是在数量众多的村庄中,大部分村庄是没有特色的,是不可能做旅游开发的。乡村振兴,振兴的是我们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振兴。
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农业必须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可更改的。期待绿水青山,期待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