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研究
——以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2019-06-17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认同度合理性培养目标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各专业实现人才培养提供明确方向。依据专业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作为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开展毕业资格审查、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流动的数量迅速增长,迫切需要各国教育学位互认。目前主流的工程专业认证是《华盛顿协议》,由美国等6个英语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发起,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认证结果,实现工程学位互认,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国际流动。我国在2016年6月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因此,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匹配。

一、培养目标

信息工程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国家第一、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试点专业、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网络信息理论”及“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知识,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着眼于培养具有CDIO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强、在相关行业从事信息处理的研究、设计、集成及制造等工作的高科技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通过问卷调查和听取不同渠道的反馈信息,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四具一能”:毕业5年左右的学生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具有应用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具备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创新创业和国际竞争意识;具备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能够成为在信息通信领域及相关产业中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领军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体现了本专业未来人才培养的定位。基于当前信息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开拓创新、促进合作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信息通信领域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符合当前国家、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发展。

二、评价机制

为了对培养目标制定与修订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监控,保证培养过程有效实施,达成预期的执行效果,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产出为导向的教育(OBE)”理念为基础,建立培养目标合理性的评价机制。具体包括校内和校外评价,内外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如图1所示。校内评价通过专业教师研讨,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给出评价,并对培养目标给出修订建议。校外评价主要通过往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采取访谈记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给出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并对培养目标给出合理化建议,以便进一步持续改进。

三、评价内容

(一)毕业生对培养目标的认同度

培养目标体现的是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的职业发展预期,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除了能体现就业去向及行业领域以外,更能反映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通过对毕业五年以上学生的调查分析,可以用来衡量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通过现场或者网络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毕业年份、本专业培养目标“四具一能”评价以及相关建议。

(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能直接反映出培养质量,是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及修订的重要依据。信息工程专业通过定期问卷及企业座谈会,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现实表现与能力状况;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满意度来分析现行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结果连同用人单位的具体建议作为修订的依据。主要调查内容为用人单位从事的行业、工作职位及相应人数、培养目标的满意度以及相关建议。

(三)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及行业发展的契合度

随着信息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与《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是未来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对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与当前行业发展相符合进行评价。

本专业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同行专家咨询、教师及用人单位座谈等方式,判断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及行业发展的契合度,是否适应国民经济及行业发展的变化,进而对现行培养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同时,本专业收集整理教师、行业及企业专家的具体建议,作为培养目标的修订依据。

四、评价方法

根据培养目标评价机制,在每个评价环节,包括评价类型、评价依据、评价周期、评价人和主要工作,如表1所示。

(一)校内评价

校内评价是依据校内教师、学生提供的相关信息,例如,学校发展情况、调研/调查材料、座谈记录/调查问卷等,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评价周期为四年。主要参与人包括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专业秘书、教师代表。主要工作包括:(1)依据学校定位、学校发展情况、社会调研/调查材料、毕业生就业以及几年来用人单位、社会等对培养目标评价反馈信息,开展专题研讨,研讨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2)通过全面分析和评价,提出培养目标修改意见或建议,为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二)校外评价

1.依据往届毕业生访谈记录、调查问卷的评价

评价周期:两年/不定期。主要参与人:往届毕业生、社会第三方。主要工作:(1)对毕业5年的学生利用返校日、邮件、微信等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2)委托社会第三方调查。(3)主要内容:针对就业率、就业情况及分析、深造情况、就业质量、经历与专业的相关性、培养目标合理性、专业发展新要求、课程教学新需求、课程体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等进行调查评价。

2.依据用人单位访谈记录、调查问卷的评价

评价周期:两年/不定期。主要参与人是用人单位。主要工作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合理性等进行调查评价。

(三)综合评价

每四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价,结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综合评价主要参与人包括学院领导、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专业秘书、教师代表。主要工作是专题研讨、提交研究报告。主要工作:(1)针对校内、校外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信息,开展专题研讨并提交研究报告。(2)在研究报告中,综合校内、校外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信息,以“OBE”理念为基础,全面分析和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给出培养目标合理性的分析结论,提出培养目标以及毕业要求的修订意见和建议,为本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五、评价结果

(一)毕业生对培养目标的认同度

本次向毕业5年及以上的毕业生发送调查信息,回收有效调查表85份,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四具一能”,五个培养目标的认同度统计,将选项分为五个档次分别为非常认同、认同、一般认同、基本不认同和非常不认同。专业培养目标认同度统计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5年后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1~5的认同度均为100%,数据看出毕业生对培养目标认同度很高,说明专业的培养质量好,培养目标合理。

(二)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认同度

本次向5年及以上的毕业生发送调查信息,回收有效调查表25个单位,调查表选项分为五个档次分别为非常认同、认同、一般认同、基本不认同和非常不认同。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5个培养目标认同度的统计,来分析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1~5的认同度。所针对的行业,如图2所示,主要以信息通信、互联网、电子电气为主,金融业、咨询服务专业设计等行业也均与信息系统或信息处理相关。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认同度的问卷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非常认同和认同的占比达到100%,说明培养目标适合社会需求。

(三)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及行业发展的契合度

北京邮电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网络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把致力于培养以建设“网络强国”作为己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专业素质精良、学术视野宽广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和行业精英人才为主要目标,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体现在本专业就是“具备团队合作、创新创业和国际竞争意识,具备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专业素质精良、学术视野宽广”体现在本专业就是“四具一能”。

针对信息通信业的行业发展、创新活力等方面评价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信息通信业是构建国家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先导性行业。本专业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扩展信息通信业内涵,从传统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延伸到物联网服务等新业态,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来看,与当前行业发展高度契合。

因此,根据分析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高度契合。本专业通过召开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就当前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情况、实验设施和支撑资源与当前行业发展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参加会议的成员包括校内外教授和部分往届毕业生,对学生毕业5年预期职业能力符合当前的行业发展、与当前行业发展契合度做了认真细致的讨论,一致认可当前人才培养目标。

六、评价结论

当代信息社会以现代网络为通道、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应用,在本专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对信息工程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巨大。信息通信产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渗透、高增值的特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专业以当今信息社会的现代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特征为主线,确定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全与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本专业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师、学生和社会进行宣传评价,并在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达成共识;有完善的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机制,能开展对毕业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的外部调研和对学生、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内部调研,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有合理的培养目标评价机制、内容和方法,能基于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在行业和企业专家的参与下,以学生为中心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使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学校定位、行业发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

猜你喜欢

认同度合理性培养目标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奇遇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试论《反异教大全》取名“哲学大全”的合理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