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PDCA方法的应用评价
2019-06-17沈青松安庆市立医院设备管理科安徽安庆246003
沈青松 安庆市立医院设备管理科 (安徽安庆 246003)
内容提要:目的:探析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设备科管理、维修工作中所涉及的120台医疗设备与器械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PDCA管理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PDCA管理实施期间,对比不同时期医院设备科工作情况与管理质量。结果: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其档案完整率(99.17%>94.17%)、维修及时率(100.00%>96.67%)、设备运行完好率(100.00%>95.83%)等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其质量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96.57±0.38)分,(90.49±0.55)分,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作模式,可有效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质量,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随着临床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医疗设备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情况与管理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2]。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期降低设备使用故障、确保维修及时及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现将具体研究情况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设备科管理、维修工作中所涉及的120台医疗设备与器械,包括心电监护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化分析仪、呼吸机、输液泵等。本院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医疗设备PDCA循环管理,即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PDCA管理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PDCA管理实施期间。
1.2 方法
实施PDCA管理方案前,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及其维修工作均按照临床常规管理方案进行。PDCA循环管理具体方法如下文所示。
计划(Plan):结合医院设备、器械的实际使用情况与管理情况制定好相应的管理目标与管理工作实施流程,从而充分保证每项设备自有档案的填写完整率、巡检维修的及时性以及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完好率。通常情况下,在购入设备直至设备折旧、报废的整个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都应当对其进行定期的质量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为医疗人员提供科学参考数据。一旦发现设备运转
不完好,应当及时对其进行检查维修,记录好设备停机时间、维修完成时间以及维修内容、维修后设备运转情况等内容,以便于后续查看、追溯。
实施(Do):在实施管理计划时需要严格遵从管理人员所制定的工作项目与工作流程,必要时,设备科内部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奖惩制定,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以及持续性。无论是医疗设备的巡检、定期维护保养,还是后期检查维修时数据统计、上报分析等工作,均应当按照制定的各项流程进行,从而进一步确保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迹可查。
检查(Check):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为了检查、审核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实施过程有无严格按照所指定的计划进行。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一段时间内设备科的工作内容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的完成。其次,还应注意发掘原本计划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或实际实施过程中的不到位情况,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讨论修改。
表1. PDCA实施前后工作情况对比(n/%)
处理(Act):对于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分析,寻找原因并及时纠正、及时制定新的应对策略,从而将管理工作做到更好,防患于未然。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分别统计PDCA循环管理工作实施前后本院设备科所记录的设备档案完成情况、维修及时情况、以及设备运转完好情况[3,4]。此外,采用本院自制的管理工作质量调查问卷统计不同时期设备科的管理工作情况,设置其问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其工作情况越良好,旨在对比PDCA实施前后的医疗设备管理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管理质量评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档案完整率、维修及时率、设备运行完好率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DCA实施前后工作情况对比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其档案完整率(99.17%>94.17%)、维修及时率(100.00%>96.67%)、设备运行完好率(100.00%>95.83%)等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表2. PDCA实施前后管理质量对比(±s,分)
表2. PDCA实施前后管理质量对比(±s,分)
时间 设备数 质量评分实施前 120 96.57±0.38实施后 120 90.49±0.55 t 10.39 P<0.05
2.2 PDCA实施前后管理质量对比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其质量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 96.57±0.38)分,(90.49±0.55)分,P<0.05)。见表2。
3.讨论
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该模式中,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分成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的工作又相互关联,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工作内容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5,6]。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能够将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管理,有利于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控制医疗设备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对管理流程加以改进,而不断循环“执行—检查—改进—执行”这一工作流程,也有利于促进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7,8]。在本研究中,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设备科档案完整率、维修及时率、设备运行完好率以及质量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该结果也进一步提示PDCA管理实施后可显著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以及设备控制执行率。
综上所述,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作模式,可有效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质量,促进管理水平提升,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