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环境规制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
——基于CNKI的可视化分析

2019-06-17

江西社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规制环境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约束日渐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环境规制作为政府解决环境治理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手段,已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为客观反映我国环境规制研究的相关情况,以CNKI数据库为检索源,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分别从年代、作者、机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方面来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作者和研究机构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环境规制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企业层面、行业层面、政府层面、宏观经济、技术创新这五个研究领域展开;环境行为研究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一、引 言

环境①作为一种复合性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突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品性质、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存在,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是难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其必须通过政府实施环境规制措施来解决。[1]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规制水平的逐步提高,环境规制研究也经历了从相对匮乏到日趋完善的演进过程。然而,目前对环境规制研究的特征、热点和趋势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的分析较少、较浅,不利于我国环境规制的深入研究和未来持续健康发展。CiteSpace软件的计量分析功能和知识图谱方法可以科学清楚地显示环境规制的研究内容、研究特征和研究热点等,从而有助于学者们更好地把握其研究动态和方向。鉴于此,本文拟运用CiteSpace软件,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我国环境规制的研究特征和热点,并回顾该研究的发展脉络,为后续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参考,以期推动我国环境规制研究的深入化和系统化。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数据来源,在中国知网期刊检索中设置检索条件为“篇名或摘要或关键词中含环境规制”,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设定检索年限为1994—2018年,共得到相关文献2,956篇。为保证研究的精确性,人工剔除新闻报道、会议通知、目录等非学术文献和部分明显与主题不相符的文献,最终得到1,876条有效数据。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开发的一款基于JAVA语言的信息可视化软件,该软件通过引文分析和共现词分析的方法,对特定学科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与挖掘,寻求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变趋势与发展前沿,并将分析结果通过绘制知识图谱的形式进行可视化表达。[2]当前CiteSpace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60多个领域,它在分析和可视化共引网络方面具有准确、便利和高效的特点。

本文将利用CiteSpace软件,通过作者和机构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等可视化分析方法来探寻我国环境规制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

三、我国环境规制研究现状

(一)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情况可以明确该领域的文献具体数量,并得到各个阶段的趋势分布与变化情况。本文根据CNKI数据库导出的文献数据,绘制出环境规制研究发文量的年代分布图(见图1)。

由图1可知,我国对环境规制问题的研究始于1994年。在1994—2005的12年间,论文发表数量较少,总计只有21篇,说明在这一阶段学界对环境规制的关注较少,研究队伍薄弱,学术根基不牢,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在2006—2014年的9年间,环境规制发文量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整体是递增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机构加入,研究进入了发展期,发文量平稳增长。2015年—2016年环境规制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关文献数量在2015年达到156篇后,2016年迅速上升至235篇,说明学术界已开始高度重视这一领域。2017—2018年发文量的上升趋势虽有所减缓,但依旧属于研究热点,2018年发文量达到了342篇,为该领域研究发文量的峰值。

(二)作者合著网络分析

作者共现分析可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合作强度与互引关系[3](P131-137),对环境规制科研活动予以管理与引导,进而推动该领域研究在我国得以均衡快速发展。把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定为作者(Author),阈值取前30个高频节点,运行CiteSpace,生成环境规制的研究作者共现图谱,结果如图2所示。

图2中所示Nodes(节点数)=307,Links(连线数)=153,Density(密度)=0.0033。节点代表作者,节点的大小与其所代表的作者发文量呈正比。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则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越紧密。从图2中可以发现整个图谱的网络零散,网络密度较低,这说明该研究领域的作者合作较少,且都为2至4人之间的小规模合作,如张倩团队、韩先峰和宋文飞团队、贺灿飞团队等。其中,以贺灿飞团队合作规模最为壮大。其余大多数作者都为独立研究,该学科领域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体系。

通过CiteSpace分析纳入文献可知,发表过“环境规制”相关文献的作者共307人,统计出排名前10的高产核心作者及其发文量,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发现发文量最高的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学者张倩(14篇),由此可计算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人数。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N=0.749×ηmax1/2(ηmax即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4](P6-11),由ηmax=14,可得N=2.8,因此发文3篇以上的学者可以认为是环境规制的核心作者。通过统计得到核心作者共97人,核心作者共发表论文458篇,占论文总数的24.41%。根据赖普斯定律,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占文献总数的一半[5](P117-179),而此比例与50%相距甚远,表明该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团队尚未形成,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

职业院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努力在有效结合、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引导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加大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提升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袭和冲击。充分挖掘职业院校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媒介,讲好榜样好故事,传播榜样好声音,以真人真情真事感染学生,营造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让见贤思齐、尊崇模范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表1 发文量前10位作者(单位:篇)

从表1可知,傅京燕从2005年开始就致力于环境规制的研究。此后,李强、彭文斌、张倩、韩先峰等纷纷进军环境规制领域,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统计出发文量前10位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见表1),发现除李强外他们的研究方向都涉足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或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两个领域。由此可知,环境规制和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学科关系紧密,具有这两个方向研究背景的学者是环境规制研究的主力军,且更易于在该领域大显身手。

(三)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机构共现分析可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及其合作强度,把节点类型设定为作者Institution,阈值取前50个高频节点,运行CiteSpace,生成环境规制的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

图3中所示Nodes(节点数)=213,Links(连线数)=102,Density(网络密度)=0.0045。图中圆形节点代表研究机构,圆圈直径的大小以及字号大小与其所代表的机构发文量呈正相关关系。[6](P112)节点间的连线代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则机构之间的合作发文量越多。通过CiteSpace分析纳入文献可知,我国进行环境规制研究的机构共有213个,皆为发文频次超过两次的研究机构,整理知识图谱中节点度最大的前10个机构名称及其相关信息,结果如表2所示。

图3和表2中显示,环境规制研究领域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以及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等。从研究机构的性质来看,国内对环境规制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多为高校中经济、管理学院。

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量来看,虽然该领域得到了学术团体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大都为2至4个机构之间的小规模合作,存在一定的学术壁垒,不利于领域内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其中,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最大的合作网络,但其三者的中心性却皆为0,在该学术领域内还缺乏较强的影响力,这可能是由于环境规制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留有充足的时间来保证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不过,与其他学科一样,环境规制研究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并在国际研究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以此来保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从研究机构的发文起始年份和发文量来看,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最先在环境规制领域有所建树。在其之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也相继产出成果。随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等高校也纷纷开始进行环境规制研究,研究热度逐渐增强。

表2 发文量前10位机构表 (单位:篇)

四、我国环境规制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章核心思想的提炼和升华。如果某个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的文献中频繁出现,则该关键词所表示的主题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P11-20)将1876条样本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运行之后得到环境规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限于篇幅,图略)。通过软件分析,共得到265个关键词节点和由其组成的850条连线,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表示了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中介中心性表示某一节点作为媒介桥的能力,中介性越高表示节点间的最优路径通过此节点的比率越高,可以认为该节点居于重要地位[8](P150-154),且该节点很大可能预示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9](P267-270)。对图谱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别按照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及中介中心性对关键词进行排名,得到出现频次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和中介中心性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如表3所示)。

表3 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出现频次、中介中心性)

通过对表3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环境规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FDO(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波特假说、环境污染、门槛效应等方面。高频词波特假说的中心性最高,达到0.38,这说明波特假说很可能是研究热点以及环境规制的未来发展趋势。两个表格中的关键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呈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其中,环境规制和波特假说的频次和中心度都位居前列,全要素生产率的频次位列第十位,中心性位列第九位,两者基本一致。除这三者之外,频次和中心性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都不同,可以看出环境规制研究的广泛性,同时也说明其在深度方面存在欠缺。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更深入地挖掘环境规制研究热点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在上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的基础上,采用LLR(Likelihood Rate,对数似然率算法),通过对文献的关键词提取名词性术语进行聚类命名,结果见图4。

本文剔除像“环境规制”“规制”“中国”等聚类效果明显的基本关键词后,根据聚类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学科结构,把12个聚类分为企业层面、行业层面、政府层面、宏观经济层面、技术创新层面这五个环境规制研究领域,这五个领域也就是1994—2018年我国环境规制的研究热点。结合文本阅读和梳理,现将环境规制的主要研究情况概括如下:

1.企业层面。企业层面包括“#2企业价值”“#5企业环境战略”“#13中小企业”三个聚类。国内现有研究越来越多立足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探讨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策略、企业价值以及中小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视角逐步多元,但囿于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范式之隔,现有文献尚未形成逻辑严密和统一的研究框架,仍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努力来完善。

目前,学术界对环境规制会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传统假设”“波特假设”和“不确定性假设”三种理论之争。传统假设认为:环境目标与企业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胡元林和孙华荣[11](P75-80)在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研究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管理本身与企业绩效是负相关的。波特假设[12](P97-118)认为:适当设计的环境政策可激发创新和生产效率收益,如陈雨柯[13](P129-146)采用Homamoto的两阶段法对“强波特假说”进行分析,认为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环保研发投入,但会抑制企业非环保研发投入,环保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与竞争力不产生显著影响,非环保研发投入则存在显著正影响。不确定假说[14](P50-65)认为:环境规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时点、行业状况等不同将导致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如张红凤[15](P43-46)认为环境成本与效益之间的联系是不确定的,其受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

2.行业层面。行业层面包括“#6污染密集型行业”“#8FDI”“#12行业异质性”三个聚类。环境规制与行业特征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现有研究大多是分行业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影响。学者孙学敏和王杰[16](P44-46)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中度污染行业和轻度污染行业的企业规模无显著影响,但能够使重度污染行业的企业规模趋于平均;李小平[17](P62-78)等提出环境规制能促进我国工业行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刘章生等[18]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

3.政府层面。政府层面包括“#15地方政府”“#16政府规制”两个聚类。随着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政府的参与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研究环境效应时,政府环境规制这一变量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变量选择。如李国平和张文彬[19](P40-45)基于最优契约视角,引入惩罚和奖励机制,研究地方政府最优的环境规制,刻画了单个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曾倩等[20](P94-100)利用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认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程度,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控制污染。

随着环境因素在中央政府对地方领导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日益增加,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地方环境治理效果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视角来探讨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竞争[21](P41-47),最终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竞争到顶的观点,即认为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是正面的,如张文彬[22](P34-44)等考察了1998—2008年环境规制战略互动行为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在1998—2002年间我国环境规制竞争现象不显著,而在2004—2008年“竞争到顶”表现明显;二是竞争到底的观点,这是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即认为地方政府竞争会降低环境规制门槛,如朱平芳、张征宇[23](P133-145)和傅京燕、李丽莎(2010)[24](P87-98)通过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间存在出于提高本地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而进行的环境规制 “竞争到底”行为。

4.宏观经济层面。该层面包括“#0绿色发展”“#17经济增长”两个聚类。一直以来经济增长问题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经济增长却伴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环境规制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探讨研究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环境规制对经济能否产生有效的影响,诸多学者就此争论不休,尚未达成统一意见,国内学术界对此的态度主要分为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环境规制促进经济增长,即波特假说,如黄平[25](P99-103)、李小平[17]、李阳等[26](P937-949)等在研究中发现,环境规制可以通过激发工业企业不断创新,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二是环境规制不利于经济增长,即污染天堂假说,如吴玉鸣[27](P111-116)等通过研究指出: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会限制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外商进入中国,这样一来加强环境规制力度提高了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门槛,外商直接投资减少,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张红凤[15]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若是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水平,将会加重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三是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确定性的关系,如宋文飞[28](P65-73)、王杰和刘斌[29](P45-56)认为经济是否获得增长主要取决于环境规制的水平与方式。

5.技术创新层面。技术创新层面包括“#7绿色技术创新”“#10绿色工艺创新”两个聚类。国内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多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展开,通过不同的研究模型从静态视角研究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环境规划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持有三种观点:一是环境规制阻碍技术创新,如李学迁和吴雨霖[30](P51-53)利用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创新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产业创新力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二是环境规制促动了技术的创新,如李平[31](P97-102)、肖鹏[32](P102-107)、蒋为[33](P76-87)等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的加大必然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而刺激企业寻求技术创新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二者之间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如彭文斌等[34](P73-84)以正式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研究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二者之间的门槛效应, 结果显示两者呈“U”型关系;姚小剑等[35](P78-82)认为强度维度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之间具有“U”形关系。

五、我国环境规制研究发展脉络分析

关键词代表着每个时间的研究热点,利用关键词生成时区图谱(time zone),能看到环境规制多年来的发展脉络以及研究热点变化。关键词时区图谱是以时间切片的形式展示该领域研究热点的脉络演进,横轴为时间轴,每一时区为1年,时区里显示了在所采集的环境规制文献中当年首次出现的关键词,关键词的字体显示越大,其词频也越高。时区图谱可以直观地看出研究热点的迁移过程,同时也发现对环境规制的研究呈现出从集中聚焦到多样关注的演变特点。

同时,利用Citespace的“Citation Burst”功能探测研究的突现词,在较短时期突然大量涌现或者是增长速度突然提高的术语通常称之为突现词。突现值(Bursts Strength)代表关键词的突现率,是特定年代(突现时间)论文增多的关键词。通过分析共得到九个突现词,表4中的突现词代表当年的环境规制研究前沿。

本文依据图1和表4,将1994—2018年国内环境规制研究的发展脉络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表4 环境规制研究的突现词

(一)研究萌芽阶段(1994—2002年)

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构建阶段,社会性规制体系初步形成,环境规制为其中的一个方面。但由于过去我国政府规制研究的侧重点在经济性规制上,对环境规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该阶段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主题。

(二)研究起步阶段(2003—2006年)

随着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全球环境规制进入鼎盛发展阶段。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环境规制工作为顺应国际要求,逐渐开始起步。2003年,伴随着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环境规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环境规制、环境、FDI开始突显。关键词的高频出现,拉开了环境规制作为独立研究主题的序幕,说明环境规制研究已初步形成。通过归纳分析发现,这个阶段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环境规制概念、环境规制与对外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虽然环境规制相关文献数量有些许波动,但总体上还是缓慢增加的。

(三)研究发展阶段(2007—2014年)

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随后2008年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公布并正式施行,同时环境规制机构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组建了环境保护部,这一系列环境政策、规划和统筹协调力度的加大强有力地推进了环境规制研究。

这一时期关于“环境规制”研究的关键词呈爆发式增长,关键词包括技术创新、波特假说、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强度等。由表4可知,企业竞争力、波特假说、低碳经济、环境税、面板数据这六个关键词开始频繁出现,其中突现值最高的是“低碳经济”(5.5278)。通过归纳分析可以发现,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围绕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及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研究了环境规制与fdi之间的关系,同期论文数量也开始逐年增加,环境规制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四)研究成熟阶段(2015—201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相关环境保护单行法相继出台。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环境规制研究的理论基础逐步趋于稳定,说明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图1显示,这一阶段的论文数量突飞猛进,呈现跨越式增长。同时,由表4可知,“地方政府”作为关键词在该阶段开始突现,这说明地方政府参与环境规制的研究是该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2015—2018年关键词也愈加丰富,出现了行业异质性、生态效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绿色创新效率等前沿词汇,说明在前期发展的积累下,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方面,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研究领域,反映了环境规制研究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CiteSpace对环境规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合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结果发现,环境规制文献数量逐年增加,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核心作者与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仍不紧密。环境规制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企业层面、行业层面、政府层面、宏观经济、技术创新这五个研究领域展开,但由于环境规制研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现有文献尚未形成逻辑严密的统一研究框架及理论结果。本文把环境规制研究的发展脉络分为四个阶段,从最初对环境规制概念、影响的理论研究,发展到现在结合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生态效率等进行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研究主题愈加深入和多元化。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环境规制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仍然具有可挖掘的研究潜力和巨大的研究价值。如何在统一的研究框架下将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整合,探讨环境规制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域的影响机理是值得学者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此外,今后应大力推进科研机构之间、研究者之间的多方位合作,注重推进多机构、多学者的共同合作研究,以产生更多创新性成果,从而推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注释:

①本文所述“环境”皆为自然环境,即由水土、地域、气候等自然事物所形成的环境。

猜你喜欢

规制环境研究
互联网平台的封禁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控制股东滥用权利规制的司法观察及漏洞填补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作为法律规制的思考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