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宗荣:用镜头记录山乡巨变
2019-06-17马红梅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马红梅
自1988年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以来,他行走在毕节的城市、乡村、高山以及河岸,用心捕捉毕节每一次变革的瞬间,用光影记录毕节在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征程中的每一个脚印。
他,就是毕节日报社摄影记者聂宗荣。
从而立到花甲,30多年光阴流转,变的是他的面容,不变的是他坚持记录毕节发展的初心。
2019年初春,记者前往毕节,听聂宗荣讲述了他在拍摄毕节试验区30多年中遇到的“三件事”。
30多年来,聂宗荣走遍了七星关区城区周边的每一座山头。图为聂宗荣在外拍摄。(受访者供图)
最危险的事
2001年11月11日,聂宗荣得知贵毕高等级公路将在16日全线通车的消息后,为了赶在通车前,将毕节境内的西溪大桥拍下来,他就约上好友徐强陪他一起去拍照片。
此前,聂宗荣就已经踩过点,位于大方县黄泥塘镇旁边的一座悬崖峭壁位置高、视野宽广,是拍摄西溪大桥的最佳位置。
那天,天空飘着零星小雨,他们一路被冻得瑟瑟发抖,徐强一路诸多抱怨。
为了拍到照片,聂宗荣顾不上好友的抱怨,一路沉默。到了山脚,他让徐强到背风的地方去躲雨,自己往头上套个塑料袋便上山去了。
到达目的地,聂宗荣小心翼翼地取出相机,扶着峭壁上的石头,俯身拍摄。不料,他脚下干枯的茅草淋了雨湿滑无比,他脚底一滑,整个人顺势摔倒,滚下坡几米,幸亏他抓住了旁边的树枝才不至于跌落悬崖。
腿和背被石头划破了皮,又疼又冷,他忍着剧痛在斜坡上缓了一个多小时,才往回爬。爬上悬崖的那一刻,他松了口气。
山下的徐强等了几个小时,心急如焚。就在徐强准备弃车上山找人时,聂宗荣满身泥污地抱着相机走了下来。
“你再不下来我要疯了!”被冻了几个小时的徐强有些恼怒。
聂宗荣走过去拍拍他,一脸劫后余生的表情:“老哥,你差点就见不到我了,我刚才差点掉下悬崖……”
“天哪,你要是掉下悬崖,我回去怎么跟你家人交差?”徐强又惊又恼又后怕。
多年以后,聂宗荣再回忆起那天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拍摄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但不可能遇到困难我们就不去拍了。”
最感动的事
“明天我们施工的羊场乡曾底坝村即将通电,这是纳雍县最后一个通电的村,乡里听说你是毕节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想请你来采访报道一下……”
2004年12月3日,聂宗荣接到毕节市纳雍县羊场乡村村通电工程队打来的电话,尽管对方表示曾底坝村道路崎岖,无车接送,但是聂宗荣还是一口应承下来。
那时,毕节日报社用车紧张,聂宗荣等不及报社安排车,自己联系了一辆摩托车便出发了。摩托车一路向南,走到姑开乡到羊场乡曾底坝村的山道时,聂宗荣彻底体验到了什么叫“惊险刺激”——那是一条从岩石上开出的毛路,一边是陡峭的山壁,另一边是万丈悬崖,仅够一辆车经过,路面全是乱石,稍不留神便会车毁人亡。
那一路,不止是他,就连经验颇丰的驾驶员都冷汗涔涔,直言:“我真想原路返回毕节。”
从早晨天亮出发,他们颠簸至下午快2点才到达目的地。
下午3点,施工队将变压器上的熔断器推上羊场乡曾底坝村,曾底坝村通电。聂宗荣举起手中的相机,将通电那一刻,村民杨贵友一家灯亮后喜悦的表情记录了下来。
拍下照片那一刻,聂宗荣热泪盈眶。
多年后,聂宗荣仍清晰地记得,那一晚,曾底坝村村民像过年一样高兴,杀鸡宰羊款待宾客,一双双眼睛在电灯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2017年,聂宗荣重返羊场乡。
时隔13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聂宗荣不由感慨万千:变化真的太大了!
原来的进村毛路已被扩宽硬化,汽车畅行无阻。经过13年的退耕还林还草,目前羊场乡森林覆盖率达41%以上,到处是水绿、山青、粮丰的景象。
下车拍照的那一刻,聂宗荣被路过的村民紧紧抱住,那人高兴地说:“没想到聂老师你又来了,看到你我真高兴。”
聂宗荣定睛一看,才发现眼前这位是曾底坝村村民杨贵友,此时的杨贵友已不复从前的穷困,穿着体面了许多,这让聂宗荣既感动又开心,“感动的是他还记得我,开心的是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最骄傲的事
聂宗荣之所以坚持30多年记录毕节,源于在唐山工作的经历。
年轻时,聂宗荣曾在煤炭部建筑安装公司69处工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69处被派往唐山抗震救灾。
在参与了许多重点项目的恢复重建后,聂宗荣怅然若失——唐山大地震后的样子正一点点消失,但没人意识到要拍照保留原来的样貌,后人如何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37岁的聂宗荣被调回家乡,到毕节日报社摄影部工作。在唐山工作的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他不能再错过记录历史、记录家乡变化的时机。
从上岗那天起,他拍遍了城市的灯塔、起伏的山脉、偏远的乡村……以后每一年,他都要在同样的位置复拍一张照片。时光荏苒,30多年过去,毕节的城市及乡村发生极大的变化。
1988年拍摄的毕节中心城区七星关,已从低矮的几排瓦房变成如今的高楼大厦林立;
就连毕节市中心对面最高的虎踞山都变了。
2007年毕节七星关区大兰村还是一个小山村,到2017年这里已成为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中心。图为同一区域10年前后对比。(聂宗荣 /摄)
从前,聂宗荣拍摄市中心总爱爬到虎踞山最高处,随着毕节市生态建设成效凸显,虎踞山上的植被越发繁茂,遮挡了他的视线。为呈现最佳拍摄效果,聂宗荣学会了用无人机拍摄。
30多年来,聂宗荣拍摄反映毕节试验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深刻变化的作品,有数百幅被《华人世界报》《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华百业名流》《贵州年鉴》等20余种书、报、刊登载。
对聂宗荣来说,30多年坚持做一件事,并做好了,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事。
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聂宗荣说:“我还将用手中的相机,继续关注毕节试验区的变化,给历史留下更多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