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人徐霞客
2019-06-17周忠良
□ 周忠良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徐霞客以其三十年来踽踽独行、驰骋万里,足迹踏遍当今中国19个省市区,著就六十余万字《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一书,被当时学者称为“千古奇人”,被今人尊为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
不朽的高士形象
在明末清初,人们用“高士”来形容徐霞客。徐氏家族为“南州高士”后裔,曾显赫于江南,但到他父亲这辈,已沉寂数代,父亲为他取“弘祖”之名,便是寄望他弘扬先祖“高士之风”,重振家族声望。徐霞客受家风影响,志趣高雅。他早年与堂兄雷门交好,两人曾在小香山结庐读书、种竹植梅,其间徐霞客写下了日后广为传诵的“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的诗句,由此可以看出徐霞客的志洁行高、不随俗流。
十六世纪中后期的明朝,随着阉党作乱、朝纲腐败,许多年轻人不再愿意在程朱理学的窠臼中皓首穷经。受东林党人“学问不贵空谈而贵实行”观念的影响,徐霞客没有走科举仕途。母亲王孺人更是教导他“志在四方,男人事也”,青年徐霞客就树立了“朝碧海而暮苍梧”,穷尽祖国河山的壮志。他22岁开始首游,39岁结识大儒陈继儒,陈继儒听他说起多年的远游经历,送他“霞客”的雅号,赞他“志在烟霞”,是“餐霞饮露之人”。此号深得弘祖喜爱,从此他自称“江左霞客”,开始以号行于世。在母亲离世后,徐霞客开启了万里遐征。
徐霞客在旅途中三次遇盗、四次绝粮,遭遇挚友病故、仆人席卷行囊潜逃等变故,但依旧跋山涉水,进行科学考察,这是何等的坚定与勇气。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这样评价徐霞客以及《游记》:“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
徐霞客崇尚品节,历来把“名节操守”放在首位。他虽然交友广泛,却厌恶冠盖争逐之交,其友人大多是在朝以清正闻名、在野以高洁著称的贤人志士。黄道周是徐霞客最崇拜的一位朋友,为追寻这位大师,他数度到达福建漳州,“走万里而谒之穷山”,终于得以探访。后黄道周因遭诬陷入狱,其时,徐霞客由于长途跋涉已瘫痪在床,听闻黄道周的遭遇后,命长子带上棉衣去京师探监,听儿子回来报告黄道周在狱中的磨难,徐霞客竟“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情其义,感人肺腑。黄道周同样重情重义,出狱后,闻徐霞客为他郁愤而亡,亲自来到徐霞客墓前凭吊,并称徐霞客是自己“死生不易,割肝相示者”。
伟大的科考精神
徐霞客的旅游不同于我们今天常人的旅游,今天旅游者往往以休闲观光为目的,徐霞客则寄情山水,以科考探究为目的。他为探索祖国山水的奥秘,不计行程、不避寒暑、不惮虎狼、不畏艰险。清代学者杨名时在《游记》的序言中写道:“霞客之游也,升降于危崖绝壑,搜探于蛇龙窟宅,亘古人迹未到之区,不惜捐躯命。”徐霞客白天旅游考察,夜间则“就破壁枯树下,即燃脂拾穗记之”。
《游记》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地理学著作,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游记》读来不像出自十七世纪的作者,而更像一位二十世纪野外工作者的考察记录。近代杰出地理学家丁文江对徐霞客推崇备至,称“爱其文字,或惊其游迹”,并为徐霞客编写家谱。
杰出的文化使者
徐霞客不仅在科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同样让人敬佩。徐霞客的足迹踏遍西南地区,在那里他接触了瑶、壮、苗、彝、布依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百姓结下了深厚感情。
四川、广西、贵州、云南都留下了徐霞客的足迹,其中以云南最为显著。他在云南游历630多天,《滇游日记》达25万字,约占《游记》全书的四成。
徐霞客对书画素来有浓厚的兴趣。家族世代相传的藏品、自己与明代江南文人雅士交往所得的书画,加上游历途中搜集的金石,形成了徐霞客别具一格的书画收藏。在母亲八十大寿时,徐霞客择收藏中之精品,命江南能工巧匠刻录,存放于徐氏宗祠。石刻几经动荡和毁损,现仅存76块石刻和2块晴山堂叙略木刻,其中诗文和墓铭95篇,涉及作者84位。“晴山堂石刻”作者中有状元八人、进士五十五人,既有元代大画家倪瓒,也有当朝大学士杨荣、李东阳、顾鼎臣等十一人,明初书法家“三宋”“二沈”中有宋广、宋克和沈度三位。
徐霞客一生,早年遍观群书,后来足迹遍布全国大半地区,履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立世之道。他那清梅般的人文品格和“探人所未知、达人所未达”的探究精神,必将推动我们民族创造出更加优秀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