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诺著作最早版本面世记

2019-06-17叶永烈

中外文摘 2019年10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黄华张学良

□ 叶永烈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名著。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多次采访,成为首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写下《西行漫记》。

1937年4月,上海丁丑编译出版社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见下图),主要内容即斯诺写的《西行漫记》。这本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出版者和主要译者叫王福时。

因父亲和斯诺成为好朋友

王福时生于1911年11月26日,系辽宁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莲岛湾村人。他的父亲王卓然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著名学者杜威,学习教育哲学。王卓然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28年,王卓然从美国回到沈阳,被张学良聘为“咨议”,兼张学良的家庭教师。王卓然后任东北大学校长,与张学良交往甚密,乃张学良的文胆。

王福时记得:“1929年冬,父亲带我首次出国,他去日本京都参加研讨会,我自己游历东京后于1930年初回到沈阳,后入东北大学农学院预科。”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王福时从东北大学转往北平,借读于燕京大学。在燕京大学,王福时结识了比他低一级的同学黄华。黄华,原名王汝梅,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北平学联党团书记,1936年夏进入陕北根据地,在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中央军委担任翻译。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时,黄华担任翻译。黄华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1932年,王福时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1935年10月王福时前往日本东京学习日文,准备报考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由于日本正在加紧侵华战争,王福时于1936年3月回到北平。

回国之后,王卓然正在北平主办《东方快报》。《东方快报》由张学良赞助,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

王福时和斯诺的相识,也是因为父亲。当时,他受父亲的派遣,多次前往北平东城盔甲厂13号,跟住在那里的美国青年记者联络。这位美国记者就是斯诺。

1979年4月12日,海伦·斯诺在给王福时的信中曾经这样回忆道:

我记得你到过我们在盔甲厂13号的大住宅和大院,常常安静地坐在一个屋角里,不说一句话。

王福时成了斯诺的好朋友。正因为这样,斯诺从陕甘宁边区采访回来,把采访所得的极其重要的材料,全部交给了王福时。王福时马上被这批重要的文章和图片深深吸引,其中有斯诺对毛泽东的六次访谈记录、毛泽东长征诗词和戴八角帽的照片、红军长征路线图等重要资料。

比《西行漫记》出版还早10个月

王福时深知斯诺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材料的重要性。为了使斯诺的文稿尽快与广大中国读者见面,王福时立即着手进行翻译、出版工作。

王福时能够组织翻译,因为他有翻译伙伴李放、郭达、李华春等,他们可以一起加快进度,迅速把斯诺的重要文稿译成中文。

王福时能够组织出版,因为他父亲主管《东方快报》印刷厂。这家在北平府右街的印刷厂,有绘图、排版、制版、印刷能力,可以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很快把斯诺著作的中译本印出来。

花了两个多月,1937年4月,王福时他们终于把《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这本书突击做了出来。《西行漫记》中译本是在1938年2月出版,《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比《西行漫记》整整早了10个月!

随斯诺夫人到延安采访

就在《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这本书刚刚印好时,王福时又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那就是陪同斯诺夫人前往延安采访。

斯诺夫人与王福时在1937年4月21日一起从北平乘火车前往郑州,从那里转往西安。王福时回忆说,他们到达西安不久,从北平托运的一柳条箱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也运抵西安。在陈翰伯的陪同下,他们乘上一辆汽车,终于从西安来到延安。那一柳条箱的书也运抵延安。在延安,王福时把这些书分赠给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

“我刚一到延安,毛泽东和朱德就来我的住处看我。”斯诺夫人在《延安采访录》一书中这么写道。王福时则回忆说:

我们住在招待所,招待所是个大院,常有高级干部到那里,我见到了博古(秦邦宪)、吴亮平,在操场上看到了打球的朱德将军。在晚会上,我常有机会坐在毛泽东、徐特立、林伯渠等中共领导的近处。

在延安,王福时作为翻译,陪同斯诺夫人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洛甫(张闻天)、彭德怀、林彪、徐向前、博古、陆定一、林伯渠、何长工、徐海东、傅连暲、关向应、贺子珍、康克清、蔡畅、丁玲、萧克、王震、徐特立、廖承志、罗炳辉、李维汉、成仿吾、姬鹏飞、冯文彬、刘群先以及共产国际代表李德。

对于毛泽东的采访,进行了多次。王福时记得,斯诺夫人把那本《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送给毛泽东时,毛泽东十分高兴,很仔细地看了这本书。

其中1937年5月15日斯诺夫人采访毛泽东时,毛泽东就国共合作、阶级斗争、争取民主及准备抗日等方面的问题谈了近五个小时。王福时一边翻译,一边记录。他把经毛泽东亲自修改、确认后的“毛泽东的谈话记录”带回北平,交与毅夫在中共地下刊物《人民之友》上发表,然后又以笔名王爱华在巴黎《救国时报》上发表,题名为《抗日民主与北方青年》。

王福时回到北平之后,作为记者写了《延安见闻记》,在《东方快报》上发表。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黄华张学良
红星照耀的中国力量
——再读《西行漫记》有感
我的西行漫记
巧用“微科技”元素促进“品质化”教学
西行漫记
张作霖竟然这么帅,比张学良颜值更高
张学良六爱
粮农丰则品种兴:优质稻“黄华占”在湘推广纪实
黄华同志逝世
图说《续西行漫记》
张学良谈『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