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馆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的意义与途径

2019-06-16张晨文

北京档案 2019年5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档案馆公民

张晨文

摘要:当前,积极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理念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是档案馆的内在职责,是档案馆提升贡献力和影响力的需要,是提升档案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竞争优势的需要,也是世界档案馆发展的重要趋势。档案馆应从通过丰富终身教育资源和教育課程、馆校合作提高教职人员素质、推动终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民接受终身教育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四个方面来推进公民终身教育服务。

关键词:档案馆公民终身教育教育服务

Abstract: At present, a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UNESCO has be? 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all coun? tries in the world. Carrying out lifelong education ser? vices for citizens is the intrinsic duty of the archives, the need for the archives to enhance their contribu? tion and influence, the need for the archives to im? prove competitivenessi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de? partments, and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develop? ment of the world archives. The archives should pro? mote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ervices for citizens through four aspects: enriching resources and cours? es oflifelong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aff through cooperation between archives and school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enhancing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citizens to receive lifelong educa? tion services.

Keywords: Archives; Lifelong Education for Citi? zens; Education Service

2019年1月24日,联合国举办系列教育日活动以庆祝首届国际教育日,并制定了到2030年“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并促进人人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的目标。随之“教育与终身学习朋友群”计划正式启动。[1]该计划致力于推进探索终身教育的最佳实践方法。而档案馆(本文中档案馆是指公共档案馆,在我国即各级综合档案馆)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阵地,理应响应号召,充分履行内在职责,开发档案教育资源,满足终身教育需求,同时,通过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提升自身的贡献力和影响力。

一、公民终身教育的含义与发展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最早是由著名成人教育专家巴西尔·阿尔弗雷德·耶克斯利(Basil Alfred Yeaxlee)于1929年提出。他在《终身教育》中指出:“教育包括知识、经验和伙伴关系。正因为如此它永远不会结束,同时也不是仅仅开始于小孩和青少年时期。”[2]由此说明了终身教育是延续人一生的教育,贯穿人发展变化的始终。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终身教育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970年确定为“国际教育年”,随之包括《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关于发展成人教育建议》(Recommendation on the Develop? ment of Adult Education)、《学习:内在的财富》(Learn? ing:The Treasure within)、《世界高等教育宣言》(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和《教育的权利:走向全民的终身教育》(The Right to Education: To? wards Education for All Throughout Life)等有关终身教育的著作和文件为终身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这些文件的基本精神都是一致的,即强调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权利,倡导各国政府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的手段来保障学习者的这一权利,并以文件的方式来推动各国实践终身教育理念,使之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并付诸实践。在此基础上,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纷纷践行国际社会终身教育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开展终身教育的立法尝试,英国、瑞典、德国等采用法律形式规范终身教育的发展。

我国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其他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辅助角色。2004年,国务院发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统筹协调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培训制度,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开辟多种途径;并强调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性。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把终身学习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不断突破,深化对终身教育体系的科学认识,明确终身教育应该是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纠正终身教育就是成人教育的狭隘看法,强调要发挥各类教育的相互融合与有效衔接。

由此可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发挥各类社会机构为全民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和场地,对于推动实现各种教育类型和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联合、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档案馆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的意义

(一)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是档案馆的内在职责

档案馆作为收集原始档案资源、保存社会历史原貌的机构,在收集档案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仅要收集并完整保管好政务档案,也要收集其他社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档案资源,这为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档案馆开始注重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职责,这就为其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提供了时代基础。同时,作为公民终身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和实践基地,档案馆理应成为国家整个公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馆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以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展现社会公平公正,为公民提供社会关怀。档案馆作为保存社会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机构,应面向公众开放并提供公益性服务,满足终身教育中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的人对于信息和知识的需要,履行服务人民群众公共性文化需求的职责,体现社会公平,保障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

档案馆承担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职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当代人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档案馆保存着国家大量的历史记录和文化资源,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并展示出来,更加有效地传播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档案提升公众文化素质的作用,增强国家、民族凝聚力,提升精神文明,塑造国家新形象。

档案馆是公民终身教育的服务提供者。2004年国家档案局下发《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深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档案信息的深度加工、专题编研以及举办档案展览等方式,开展对公众的社会教育。201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通过创新服务形式、强化服务功能、加大开发力度、加快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和促进资源共享来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服务。作为社会教育重要形式的档案馆终身教育服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可为公众进行持续性的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档案馆是公民终身教育的实践基地。2012年,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发布《关于建立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档案教育的通知》,认为档案教育已经成为普及全民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2018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指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以馆藏档案为主要资源、向社会开展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的活动场所,要通过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全面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这些法规政策充分体现了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过程中的价值。此后,北京、上海、苏州、宁波、成都、济南、青岛、长春、乐山、马鞍山等多地档案馆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儿童走进市档案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其特有的方式让中小学生们触碰地方发展的历史脉搏,借助档案了解过去,感悟未来。

(二)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是档案馆提升和影响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变化发展,如何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在现代化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突破固有发展瓶颈,寻求新时代下的角色定位,从而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成为档案馆必须思考的重要命题。

早在1906年,乔治·吴(George Wrong)和亚当·肖特(Adam Shortt)就试图将档案馆与“教育生活”联系起来。[3]通过收集和组织将档案提供给学者和研究人员以谋求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的突破和发展。自此,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成为世界各地档案部门突破固有服务方式的有效途径。而终身教育服务作为档案馆开展教育服务的重要方式,在更大程度上为档案馆提升其自身地位、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其资源对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和公民需求的价值与效果。[4]从文化效益上看,档案馆通过终身教育服务,有利于强调和凸显档案固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使公民通过档案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从社会效益上看,档案馆通过终身教育服务,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源育人的功能,為不同阶段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教育和发展问题提供解决途径,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档案力量;从传播广度上看,通过终身教育的方式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档案资源的宣传推广,吸引力高,覆盖面广,能够引起社会对档案重要价值的关注,提升其在社会角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经济效益上看,档案馆通过开展体现教育公平化和平等化的终身教育服务,可以创新档案利用工作,提高档案工作效益和价值,有助于推动扩大档案馆获取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三)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是提升档案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部门中竞争优势的需要

近年来,面对诸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部门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如何深入推进档案部门文化服务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工作中形成档案部门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变得愈加重要,而提供公民终身教育无疑为其提供了最佳方案。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从法律层面为公共文化部门开展教育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基于政策引导,各个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纷纷创新服务项目,开展多种形式服务活动。而提供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正可成为档案馆响应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必然回应,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服务活动齐头并进。同时,由于当下公共文化服务部门普遍存在文化活动相似度高、模仿率和重复率高、文化深度不足、形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公众对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难以产生共鸣,积极性不高。档案部门可以利用档案天然具有的原始性、唯一性和独特性,通过优化、整合和创新充分发挥其记忆价值和资源价值,以开展终身教育服务的形式来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特有的、深入的教育服务,形成具有档案馆专属特色的文化教育服务体系,从而提升档案部门在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部门中的竞争优势。此外,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带动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借鉴学习和创新思考,进而激发整个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创造力和活力。

(四)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是世界各国档案馆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数字时代,世界各国的档案馆工作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关于档案馆发展问题的探讨也从未停止。在这些探讨中,越来越多的档案工作者将档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视为新时代档案馆重新定位的重要途径。201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年会以“档案与文化产业”为主题,在提倡发展档案文化创意产业时,将行动目标放在档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5]2018年法国国家档案馆档案工作者年会重点倡导“跨界”的概念,鼓励档案馆与教育机构等实体开展密切合作,从而推动档案馆的创新发展。[6]近期,英国什罗普郡与什罗普郡博物馆服务部一起开展成人教育计划。活动包含房屋的历史研究、拉丁语在当地和家庭中的发展历史以及古代文学等课程。[7]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教育部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在线和在线教育计划,通过创建及时的在线内容,使公众可以轻松获取档案教育资源。[8]尽管当前世界各国的档案馆工作尚未明确以公民终身教育服务为目标,但无论是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阿联酋、丹麦等国家档案馆,还是国内的部分档案馆,都开始不约而同的进行档案馆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公民提供教育服务的探索。

由此可见,提供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无疑成为当下世界各国档案馆发展的重要趋势,正推动着各国档案馆服务工作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档案馆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的途径

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综合档案馆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终身教育服务,为其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丰富终身教育资源和教育课程

面对终身教育资源和教育课程的不足,档案馆可以通过积极了解和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档案中教育元素的高效挖掘,在开发教育资源时注重创意,增加趣味性,贯彻“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逐渐改变档案在用户心目中古老、沉闷的传统形象,使档案教育资源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动员有兴趣、有一定档案知识背景的教育专家和学者等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档案馆公民终身教育服务,在其充分认识馆藏档案的基础上,联合档案服务工作者和学校教师一同开发教学工具。此外,档案馆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突破时空局限,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开展档案教育资源的远程服务。目前由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主管、上海开放大学承建的上海学习网,为档案馆更好地开展终身教育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二)通过馆校合作提升教职人员素质

面对终身教育中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自主发展需求,拥有丰厚资源和知识储备的档案馆有责任通过终身教育服务帮助教职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升其教育能力和水平。如英国国家档案馆专门设置“教师职业发展”板块,为教师访问其独特的馆藏提供便利,并支持他们开发新的基于来源的教学内容。[9]同时,在信息环境下,档案馆可以通过在线档案教育资源,培养教职人员对数字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档案馆工作人员与教职人员的优势,将档案资源与书本知识充分结合,创造性地挖掘和开发有利于教学的新型档案教育资源和形式,进而为打造创新型、有经验的教师团队及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2017年9月,萨塞克斯大学和英国国家档案馆着手筹备教师学者计划,为教师提供在线资源,以支持现代英国和世界历史的教学。[10]这一计划使教师有机会通过参与活动和虚拟学习与研究人员合作,借助一系列在线研讨会,开展自己的研究,并由苏塞克斯大学和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指导。

(三)推动终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为终身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这也是实现终身教育全面、平等发展的重要因素。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资源和场地,理应充分发挥其基础建设优势,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改善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如英国国家档案馆专门设有教室,并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到馆参与档案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档案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前瞻性,将信息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學习、5G互联等现阶段的先进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引入档案馆线上资源的建设中,鼓励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对档案馆网站的线上档案资源进行学习利用及文化交流,为终身教育的远程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最大范围地实现档案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四)提升公民接受终身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面对尚未成熟的终身教育,不少公众对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仍存在一些疑虑。具有深厚资源服务基础的档案馆有能力凭借自身的影响力,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和推广形式,吸引更多的公民参与到档案馆终身教育服务活动之中。档案馆通过提供便捷的终身教育服务,拓展公众参与终身教育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在拉近档案馆与公众距离的同时,也易于转变公众对终身教育的看法,有利于公众在实践中感受终身教育的作用,提升参与终身教育的积极性,并可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参与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

总之,随着档案馆公共服务理念的深入发展,档案馆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对于档案馆公共文化职能的发挥和终身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公民终身教育服务理应引起档案馆的重视,促其成为档案馆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批准号:18JDYTA00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 UNESCO celebrates first International Day of Education[EB/OL].[2019-01-23]. http://uil.unesco.org/unesco-cel? ebrates-first-international-day-education.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档案馆公民
论公民美育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