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商人的千年之梦

2019-06-15舒远

看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疆域狱友波罗

舒远

马可·波罗生于近900年前。在他出生前后,他的父亲和叔父就已辗转数年到了北京,见了忽必烈。忽必烈遣他们回罗马,向教皇索要圣墓教堂里的灯油和百名学人,以给自己的臣民传授基督教和西方习俗。

他们再度启程到中国时,带上了17岁的马可·波罗。因为受忽必烈喜爱,波罗一行在中国逗留了17年之久。等最终回到欧洲时,恰逢故土战乱,马可蒙受牢狱之灾。正是在狱中,马可向狱友讲述了自己和父辈的传奇经历,被有心的狱友添油加醋地记载下来。这就成了闻名于世、至今仍被广为传颂的《马可·波罗游记》。

波罗家族是威尼斯商人。他们不畏千辛万苦、远涉千山万水来到中国,自然被世人认作是被中国的巨大财富吸引。然而,实际情况或许并不那么简单。波罗家族活跃的时代,是蒙古帝国的鼎盛期,帝国疆域横跨欧亚两个大陆。波罗家族的大部分经商活动,都是在帝国的疆域上进行的。虽然贵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但是蒙古帝国却未曾真正地统一,其疆域内外战争频仍,几乎从未停歇。

马可的父亲和叔叔从威尼斯出发时,压根儿就没想到以中国为目的地,只是为了躲避战乱,几易经商地点,才慢慢接近中国的。他们抵达元朝前的最后一站是伊尔汗国(疆域为中亚南部和西亚)。他们是受伊尔汗国创立者旭烈兀之遣,去觐见旭烈兀之兄大汗忽必烈,才来到北京的。

比马可·波罗更古老、更有名的中西贸易,是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的。“丝绸之路”一词听起来非常现代,而且像是舶来转译的。古代人并没有丝绸之路的概念。丝绸之路作为概念是直到19世纪末才由一个德国旅行家提出,历经数十年才被学术界渐次接受,到20世纪早中期才慢慢传播开来的。

即便古希臘和古罗马的商贾和贵族确曾有不少人触摸过柔软光滑的丝绸,他们对丝绸产地的想象也是非常模糊的。他们大概知道在世界的极端处有个叫色丽嘉(Serica)的国度,境内住着色勒斯人(Seres)。因为“色”和“丝”发音相近,一般认为色丽嘉意为丝国,指的极有可能就是中国。

不明丝绸生产原理的古代西方人,有要从源头直接入手丝绸的梦想也可以理解。《后汉书》中就有罗马皇帝遣使团前来朝拜的数次记载,只是,罗马帝国的史册中并没有相应的记载。所以,那些自称罗马皇帝使者的人,极有可能是来自中亚的中间商。

罗马帝国和汉朝,因为不断扩张而几近鸡犬相闻;千年后的蒙古帝国,则将疆域直接拓展到东欧,因而使波罗家族的中国之行成为可能。《马可·波罗游记》改变了一切,使“信难求”的中国在西方商人眼中猛然间“云霞明灭或可睹”了。东方的财富,成了大航海时代的重要动力。

等到政客成了商人的办事员,西方在坚船利炮的护卫下,克服了中国皇帝“不贵奇巧”的态度;西方商人也慢慢意识到东方真正的财富是其巨大的人口(消费者),于是,便做起了“给每个中国人的长衫加长一寸”的美梦。然而,现实却是自己的商店充斥着聪明灵巧的中国制造。

猜你喜欢

疆域狱友波罗
唇亡齿寒
大中国之中国疆域
探究宋初西南边疆思想形成的原因
“疆域”图像系统导学策略(人教版)
考进来的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二)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一)
同一个原因
同一个原因
同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