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 培养创新能力

2019-06-15王芳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差异性作业设计实效性

王芳

摘 要:作业是使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目标前进的最好法之一。好的作业设计,一是要体现趣味性,二是要体现发散性,三是要体现实效性,四是要体现差异性,通过作业的优进设计,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开发智力。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作业设计;超味性;发散性;实效性;差异性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自觉地认真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不断地吸引学生。作业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功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愿意学、喜欢学,并渐渐地迷上学。如学完了《中国石》,可让学生画一画酷似中国版图的中国石,并试着在上面标明祖国的名山大川;教学《桂林山水》后,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回家后.为《桂林山水》选配乐曲。明天将磁带带到班上,进行现场配乐朗读比赛。“学了修改病句,可设计趣味游戏题:学生扮演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作业设计中还可融音乐、诗歌、绘画、剪纸、朗读等为一体,不但激发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发散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作业设计要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点燃學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如学习了诗歌《赠汪伦》之后,可设计拓展练习:请大家设想一下,你就是诗人李白,如果你有汪伦这样一位重情义的好朋友,当你们分别之际,你有何感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以此写篇文章。如学了古诗二首后,可模仿诗的样子写一首诗,不必追求诗的押韵、对称,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做一回小诗人。这样的训练,融语言、思维训练于一体,熔知识、能力培养于一炉,既是语言文字训练、科学思维训练,更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作业训练,为孩子们的探究指明方向,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思象,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话性和独创性。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实效性

爱因斯坦主张:“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有合作精神。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完全可以和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学生的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该联系语文实践活动和语文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如学了某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可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然后进行评比,评出最佳剧本排练演出。学了游记课文,可组织学生参观游览,然后指导学生写参观游览记或导游词。另外,还可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且等节日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上一段祝愿语或制作一张贺卡或写一封问候的信等。

四、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作业的整体效果。教师可设计有难有易的选答题。如设计AB两组题,学生选组作答,或一个大题中选几个小题作答,或设计几道附加题,会做的做,不会做的可不做。也可设计些伸缩性比较强的弹性想象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跳,摘到“果子”。

总之,作业的优化创新设计关系到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业的设计要关注全体学生,要适应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差异性作业设计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