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基本思路
2019-06-15张玉
张玉
摘 要:在我国正在尽力组建职业教育地大环境下,作为高职院校进行构建学习型组织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高职院校理应从构建组织的相同目标、进行校企没有边界的合作、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重视人力资源利用、和地区的依托产业地共同协作、对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与能力进行加强培养等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知识共享
一、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定义
曾经在圣彼得堡的《第五项修炼》中,也曾谈到过学习型组织是这样被定义的,在其中,大家要不断地突破自我能力的上线,但是结果是真心创造所向往的,培养全新的,还要有前瞻与开阔地思考方法,要全力以赴的去完成共同的理想抱负,并在一起不断相互努力学习。还要创造完善地学习激励与保障激励,不断推动与激发、个人、组织与团体的学习,还要修炼团队的学习、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与系统的思考这五项内容,去修改自身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达到知识传递、创新和共享,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二、高职院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方式
(一)高职院校的共同愿景
马斯洛曾经研究过杰出的团体,研究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拥有相同的目标及共同愿景。在高职中共同愿景指的是院校内所有员工共同的特点,都是有关组织意象和景象的。所以高职院校的共同愿景地构建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进行不记名字的问卷调查,来分析所有教职员工的个人愿景和管理层的一致以及分岐在哪里;其次,找到他们的分岐所在,然后让学校从上到下开展个人愿景分享及沟通,找出调整个人愿景地最有效的方法和有效途径;最后,在各个院校中进行各种渠道展开沟通活动,为的是来宣传和讨论共同愿景。在以上的方面中,管理层应该学会聆听,尊重每个人之间的存在差异,提高分岐的调和与探寻能力,提高系统思考能力,才能将整合出来的共同愿景在日常工作中事必躬亲。
(二)进行校企没有边界的合作
对高职院校进行不同层次地合作,让学院和外部资源进行不断地整合,使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创造双赢的局面。对学院来讲,就必须建立学院的学习型组织,来促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学生、员工、企业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学习。从而打破了学校和企业的边界,能更好的为了各自利益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校企没有边界主要从以下几个地方来进行:第一,把企业环境引用在学校环境内,让学校成为实训模式的生产型基地,从而培养学生自己的职业技能;第二,在企业内部建立教学场地,利用企业的资源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认知能力;第三,招引政府、区域各个行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更好的创建研发平台,让新工艺、新能源与新技术在企业中进行实际的应用;第四,给予企业员工进行不同层次地职业教育学习。
(三)组织学习和知识的分享
培养技术型人才,师资队伍的优劣非常关键。组织学习的系统有以下三个层次:个人的学习、团队的学习和组织的学习。高职院校创建学习型的组织,主要为员工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并且可以实现学习知识的创新、传递和共享。知识共享和高职院校进行组织学习由以下的几个方法来实现:首先,以探讨的教学模式与学科分类在专业课程中开发,作为带头人必须要具有专业丰富经验的生产人员,带同本专业和其他的教师进行对学生地特点及企业的发展需求、行业、区域经济的分析,对怎样培养人才制定了相应的有效方案,之后我们在依据教师、学生及企业在执行方案时,针对其反馈意见做出相应的调整,探讨的教学模式可通过教学研究的探讨、听课、集体备课、及精品课程建设来实现创新和知识共享。其次,项目式的团队学习和知识共享,我们可以学习其他成功经验案例,比如在新加坡那里,南洋的理工学院,教职员工已经打破不同系部和校企的界限,并通过和联合课题的研发及教学活动的交流,使教学资源可以被充分的利用以及创新和知识共享。最后,办学与管理中的很多问题解决方法的探讨使教学员工都参与到探讨的活动中来,提升自己对学院的目标、自我价值观及对办学理念地高度认可。从而激发员工对工作热情及个人使命感。
(四)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就是传授知识,以完成对区域经济更好的服务为目标,所以我们应该进行系统地开发人力资源,才可以改变员工与组织之间的极限效能。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可以用激励机制来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并激发他们组织学习与增强个人的欲望,创立学校发展并且推动个人的长效动力。然而规划职业生涯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点:完善的制度保障、教职员工本身职业生涯的规划方案制定、职业生涯系统管理。
(五)区域依托产业的合作,信息系统的建立
在高职院校中实训基地、专业、课程设置、教师发展能力等离不开和区域政府及企业、各个产业协会的合作。与此同时,还应创建信息系统,为了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动和特点,能够做出迅速而敏捷的反应,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六)对管理者培养能力与服务意识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对高职院校地管理同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为了更好的在各个高职院校中发展学习型的管理方式,还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其整个发展过程地主要因素,这也是建立新时代高校发展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前提条件与基础[1],成立学习型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要求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通过心智模式与系统思考地修炼,从而将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教师、组织的设计师、服务者。管理者還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系统思考能力,设计和整合组织地共同愿景、系统与学习机制,也要帮助员工去了解目前的价值观与共同愿景。与此同时,也要提高自身地服务意识,让本身作为一个发号的人转变成善于倾听与思考地沟通者。
三、高职院学习型组织构建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知识中主要的载体,所以人力资源也被认为知识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人力资源则是所有因素中排在首要位置的因素,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校管理任务的重心下移,充分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使人力资源在学校内拥有效益递增与高增值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人力资源可以由人力资源战略、咨询、服务这三部分组成一个部门。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同时也为管理部门、科研、教学提供最好最有效的服务。
(二)以知识为主的原则
在高职院校知识传递的信息是最有价值意义的,高职院校在进行组织学习结构的同时,必须以知识过程来管理、知识素质、知识的创造者、与接受者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设计。组织形式上要利于国内外知识机构和信息网络的交流与学习,用文化、科技、经济的新成果来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更好的服务世界。学校内部还应设立知识开发、知识转让的意识,吸引更多的学者与专家来我校从事开发、研究与创新,从而达到知识信息的共享愿景。
(三)时代性的原则
这个原则体现了学习型组织构建可以反映出这一时代的特征,要求设计者们必须准确的把握特点,并依据时代特征去设计组织。这一原则不仅体现在科研设置、学校,而且表现在管理层、决策层的设置,表现在多种多样随机应变的服务于新出现的组织。当今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主要以就业为目的,能够服务于社会。所以,决策层中有多方面社会人员进来参与,决策层构成的人员多样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反映。
(四)适应性的原则
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组织学习文化的发展,从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分类来说,就是要结构组织和组织文化的类别相适应,如果两者不能够适应,将会发生冲突从而使组织效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文化而言,院校的管理者即要认识到职工地行为文化特点,还要依据这一特点来设计组织的结构与管理模式。尽量确保组织结构和行为文化相适应,如果不能适应,要进行培训与灌输的方法来改变其组织人员的习惯与观念,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结构组织。
(五)有机型的原则
在以往的“象牙塔”情况下,大学生的环境几乎是相对稳定的,学校的组织结构是科层结构,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的固定化、行为的正规化、教学的程序化。而在这次学习组织的结构中,让职能丰富化,环境的变化也日益迅速,教学科研和社会是息息相关的联系。要想让办学立足于市场,必须依据社会所要从事的科研、教學,使组织增强机动性、适应性、灵活性。从而,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下,高职院校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必须采取适应性强、激动、灵活地组织结构。
(六)多样性的原则
这种原则主要表现在市场的多样性方面,设计者怎样把握好时机来设置分支的机构,解决自变量和环境之间的问题。市场丰富多样化致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生产单位服务的划分、科研与设置多样化。比如依据资产运营、教育科研、人才市场、成交培训、房产于发等不同的功能被划分为二级单位。
(七)一体化的原则
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单位划分与联接装置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同时也设计学习组织和社会的一体化问题,高职院校随着变大随之所属的分支也就会变多,市场就会丰富多样化,市场就成为所有新单位的基础,这样就会出现很多难以协调沟通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在新的单位设立好联结装置,来提升一体化的程度,让各个分支机构能够协调一致。
四、结束语
言而总之,如今高职院校进行学风建设和思路,重新规定高职院校在办学时所具备的新理念,现实生活中办学的道路应该从产学合作到产学研究进行相互结合来转变,工作重点则是由学校教学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管理方式要以集权向分权转变,全面实施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构建,让高职院校能够在当今社会焕然一新。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创建好的学习环境,用激发高校员工的方法,去开拓他们的思维,从而建立有机化并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组织,这类组织必须具有长性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当今社会发展环境中去自主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更新的技能,还要不断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形式,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
参考文献:
[1]苏翠霞.现代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J].明日风尚,2017(21).
[2]李岚.试论学习型组织在高职院校连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5(18):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