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9-06-15王琴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中职

王琴

摘 要: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育方式的组建,在专业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构成的“专业组建指引委员会”的引导下。统计搜集企业单位、就业学生和经济社会的专业数据,按照每个职位和企业单位的需求,融合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指导性人才培育方式”组建适宜本校电气专业特征的课堂教学系统。并且实际融合本专业的职业特征,让培育的人才从教学理论型向实际技能运用型转换,展现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征。

关键词: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培养研究

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培育方向是要求学生拥有优良的从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培育我国现代化社会需求的具有实践技能的学生。要求能够完美操控电气控制设备的实际装配和调整、设备使用和修理、经营管理以及用电体系、电梯使用体制的使用修理等具体工作,具备合作工作观念、安全作业观念。同时具有从事电气技术职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相应专业知识等综合素质,成为胜任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出、管理与实际工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一、研究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职业技能需求

本专业是一个综合型科目,就业区域广,学生可以在各种生产类企业单位内任职,就业前程广阔。我校在此专业人才培育方式的研究和组建过程中,深入研究“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职业专业水平及职业技术能力,按照职位选择和我校现实状况,组建了符合我校专业特征的学生培育计划,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方式改善的前行方向相契合。因此按照电气专业职位和企业单位的需求,深人研究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技能水平要求如下:

(一)专业必备技能

1.拥有识别一般电气原理设计图、装配图。制作一般电气设计图的技能;

2.可以熟练运用电气、电力、机械设备等理论知识在生产设备之中,理解常用电气控制元器件和设施的基本机械结构和生产理论;

3.拥有准确选择和运用一般电工电子设备、测试设备及辅助设施的技能,会运用一般专业电气工具,拥有娴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

4.具有使用和正确运用电气设施的组建、运行、修理与保管相关说明书的基本技能;

5.具备化解本专业的简单技术故障的技能;

6.拥有运用一般电气CAD的技能,能娴熟应用计算机帮助完成工作的能力。

(二)职业特殊技能

1.电气控制体系使用和修理:能识别电气原理图;具有装配、维修低压配电、能源和灯光电线及其他电气设施的技能;能进行较专业机械设施配电板的配置电线以及电气设施的电气装配工作;能寻找、解决中小型发动机及控制体系的电气问题;会修理保管电气工具、仪表;能进行对电气设施的宣传、使用和后期检修。

2.电气设施的装配和修理:装配高低压柜等电气设备;装配调节机床设备;能对自动化生产线路进行安装、检查、修理等;能拼装、拆除、修理各种控制电气设施;能安装、调整、修理各种设备的控制线路;会修理保存工、夹、量具和仪器仪表,检查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供电体系使用和修理:能对变配电室进行装配和调整;会检测输电、配电路径及设施,处理设施问题;能对高压设施进行检查和一般检验;能对IOKV以下线路进行实际操作、维修;会处理运用过程中的问题;能完成倒闸作业等变配电室内一般的值班守护工作;能准确撰写值班日志。

(三)跨行业职业技能

1.拥有适宜专业职位转换的技能;

2.拥有企业生产经营前线管理的基本技能;

3.拥有新颖操作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技能。

二、组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系统

借助对电气专业职位行业需求的研究和技能型人才职能专业化方向研究分心,组建由文化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两部分构成的体系化课堂标准,并根据职位职业道德需求和人才培育方向实行每个专业区域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

(一)文化基础课堂学习系统构建

通过探索研究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就业状况,融合我校该专业教学特征,并借助省人才培育指引性计划和相似学校专业系统建设的优点,设立文化基础课程教育区域。

(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系统构建

专业实践课程对该专业发挥相应的针对作用和实用效用,在课程计划与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坚持专业理论知识足够的基础,提高专业实践课程教育比重,让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课程的比重几乎达成到2:3。同时,理论知识学习课堂设计中关注专业实践课堂、专业就业前景的详细划分;专业实际课堂内需要具有专业基本能力课程、特殊专业能力课程、专业素质能力等,在知识组织层面上具有相应的阶梯程度和困难程度。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实际运行项目结构教育、任务引导推动教学,让学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借助項目实行、任务引导、教师指引、师生交流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实践课程之中,积极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关注程度。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设计的操作、实际练习、实习内容占学习总时长的百分之六十。专业实践主要课堂学在学校的实际操作机房内实行,雇佣企业具备长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任职为实际操作教师,实际达成教育层次化、实操内容任务化,与企业实际工作更加贴合。

三、实际操作、练习机房组建

为了培育适宜经济社会要求可以直接就业的职业人才,更好地达成理论知识和实际操纵能力相结合教学方式,要求增强实际操作、练习机房的组建效用。因此需要设计充分真正的、紧密关联生产实际的工作情境,除了装配电气、电子基本练习室、灯光电线练习室、PLC测试室、电机设备练习室外,还应根据专业体系教学计划要求组建真实教育练习教室、输配电练习室、自动化融合练习室当作理论知识和实际操纵能力相结合的教育场地。同时,借助校企合作提升实际操作、练习机房的开放程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纵能力结合程度、教师教育多元程度和课堂计划融合程度,从源头提升专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成绩考核体系

按照专业课堂构建系统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实际时长,按教学目标地设置好本专业的教学过程,并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为考试项目,借助书面考试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课程总体成绩由平时绩效、期中考试折合和期末试卷成绩三部分构成,按2:3:5的比重实行学习状态评测。对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运用专业技能考核与学校教师考核相融合的方法实行。学校考试评价体系主要根据实训教师对学生日常实操技能的展现、学生对设备安装的完成程度及检查处理问题技能等层面实行综合性考核评价。在此基础上,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参与专业科目的统一考试,并取得计算机实际运用等级证书和专业实操能力评定相应专业方向中级工等与专业有关的考核证书。同时学生需要在学校必修课程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标准,并完成有关专业中级职业能力考核证书认可的基础下,才能够被学校授予学位证书。

五、结语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育方式的组建,从根本上展现了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体、以实训课程为主要路径、以专业知识为推进动力的系统化专业课程机制的课程改革观念。并提出:需要学校了解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专业多元化发展;关注中高等职业教育课堂的关联性,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必须融合原则,为培育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提供准确和真实的实践教育数据。

参考文献:

[1]焦玉成,杜逸鸣.电气类专业本科职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下旬),2015,(4):44-45.

[2]边艳华.电气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J].俪人:教师,2016(008):290.

[3]姜顺清.电气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2017(8):230,232.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中职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