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淘宝村”在农村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2019-06-15臧新宇

关键词:淘宝村社会调查电商

臧新宇

摘 要:“淘宝村”现象是指聚集在某个村落的网商,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聚现象,①这是一种地域性集群网商。本文对内蒙赤峰地区第一个淘宝村——巴林左旗房身村进行实地调查,以便了解房身村在运营过程中,给其所在的实体村带来的经济、生活、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和影響,并找到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电商;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F724.6;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102-04

一、房身村基本情况介绍

房身村,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辖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部,距巴林左旗政府所在地25公里,地处镇政府所在地洞山村西南12.5公里处,下辖房身、半拉山、前进、公司囤4个自然村。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529户,2101人。房身村总面积37500亩,耕地面积9672亩,水浇地面积230亩,人均耕地4.5亩。房身村及附近村民年种植笤帚苗达接近10万亩,年收入笤帚苗600万公斤左右,主导产业是笤帚苗种植与加工,以玉米和笤帚苗为主,属于“农牧一体”集群化产业发展模式。房身村相邻红土沟村、海兴村、尖山子村,人勤物丰,空气清新,风景秀丽,这里素以“中国笤帚苗之乡”而闻名。房身村于201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2016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商国是。审议中,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市长孟宪东围绕脱贫攻坚发言时,介绍了巴林左旗的笤帚苗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对巴林左旗的脱贫工作和笤帚苗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淘宝村的建设及发展

(一)结合实际,创意发展

房身村拥有的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为淘宝村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巴林左旗政府召集有关专家,展开深入研究,出台了《左旗电商平台前期推广方案》,建立巴林左旗电商平台,该平台为巴林左旗最大的集服务、信息与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性平台,对促进巴林左旗城市与农村双通道快速发展、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升农村消费品流通作用很大。目前,巴林左旗电商平台已广为人知,正在起着服务社会、便捷于民的作用。与此同时,旗政府确定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综合示范工作目标:一是构建5个电商发展服务支撑体系,即:农村牧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电商培训体系、农产品网货研发体系和产品质量检测保障体系。二是完成旗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苏木乡镇级电商服务分中心和70%以上嘎查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完成6000人次以上各类电子商务相关人员的培训,培养500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电商人才;引导当地青壮年劳动力通过电子商务组团创业、分批就业。三是拟定全旗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年均增长30%以上的目标。目前,电商渠道商品占全旗零售总额的比重明显上升,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

(二)积极推广,狠抓落实

为了建设淘宝村,旗政府根据政府制定的政策加大了落实力度。

1.旗政府组织召开全体村镇代表会议(9个苏木镇、2个街道办事处、165个嘎查村、6个社区),专门就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及相关政策进行宣讲,并下达专门文件明确镇、村职责任务。

2.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建设淘宝村的好处,在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重复播报。

3.刊登户外广告。在包括灯箱广告、LED大屏(步行街、汽车站、医院)、电梯联网广告机等刊登广告,宣传建设淘宝村对农村脱贫致富的益处。

4.利用政府及事业单位门户网站展开宣传。

根据《巴林左旗电商进农村工作首次汇报材料》,巴林左旗全旗共组织旗委理论中心组电商专题学习、各类座谈及对接会12次;网购进村体验活动200多场次;出租车LED顶灯宣传300余辆次;设立服务站广告牌141个,公路广告宣传牌12处;散发传单7万余份,电商标语刷墙128面;在国内主流媒体推介巴林左旗网销特色产品和电商示范成果;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内蒙古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登载或播出专题报道20余篇。并成功举办了巴林左旗电商创业大赛和“春耕节”农资电商展会。

(三)保证运营,规范管理

在资金投入上,除中央财政支持资金2000万元外,巴林左旗通过固定资产、资金支持等方式累计投入资金5810万元,支持综合示范项目开展。制定了“平台建设运营”“产品策划”“质量追溯”“企业转型”“创业孵化”“金融奖补”“电商宣传”“氛围营造”“电商培训”“仓储物流”“服务网点”“电商扶贫”等12项细化方案。建立了示范工作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阶段性考核验收。严格履行政府招标及资金拨付流程,所有项目资金均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财政、商务、审计3个部门在绩效考核后进行拨付,确保项目的实效和资金使用的安全。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针对贫困户出台优惠政策,实施免费服务,资金奖补较一般农户上浮50%。

(四)提高素质,健全体系

为了加强淘宝村建设,旗政府建立了由专兼职教师19人负责的公共服务中心培训基地,配备了教学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施,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员工、合作社成员、城乡待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贫困家庭人员、残疾人、退伍军人、学生、农牧民等不同群体开展分类、分阶段电商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188期,培训人员6333人次。

至此,一个以房身村为中心辐射十三敖包镇及周边村屯的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园区—淘宝村(以下简称电商)初具规模。

三、成效评估

2015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列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通过将电子商务与产业扶贫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在已有的“互联网+产业”模式下“互联网+产业+扶贫”这一新的精准扶贫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受到政府、专家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么房身这个淘宝村的效果如何呢?

笔者运用社会学常规的调查方法对房身村进行了历时10个月的调查。采用问卷、访谈、交流等实地调查法,通过整理录音、观察记录、文本(问卷访谈)、心得记录等,获得第一手资料。采取历史分析、因果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资料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十三敖包镇笤帚苗产业扶贫发展工作汇报》,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园区,地处十三敖包镇房身村,园区占地面积130亩,投资总规模达3000万元,入驻企业8家。安排周边村贫困户300余户,就业人口800余人。笤帚苗产业扶贫人口占全镇扶贫人口总数的58.2%。辐射带动全镇其他贫困700户,就业人口1800人,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现在全镇农民人均收入8490元,其中仅笤帚苗产业一项人均收入就增加2500。

园区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免费为村民提供加工设备。对于一年内带动贫困户20人以上的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享受0.20元/把的价格补贴。十三敖包镇已在辖区房身村建起了内蒙古首家“淘宝村”,开通淘宝店铺110家。截至目前,园区已举办笤帚苗产业技能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1500余人;免费发放笤帚苗加工设备800台,涉及资金32万元。

现已拥有7大系列、100多个笤帚品种,年加工普通笤帚3000多万把,精品扫帚300万把,销售原苗4000多万公斤,种植、加工、销售总产值5.2亿元。在确保辖区种植笤帚苗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的同时,投资700余万元新建了高标尊扫帚苗育种基地5000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笤帚苗育种基地。

由十三敖包笤帚苗协会牵头,该镇实现了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和笤帚苗经济人之间统一笤帚苗品种、统一笤帚苗收购价格、统一笤帚制品生产标准、统一笤帚苗制品销售价格。并组建专业销售团队,谋划产品销售形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销售市场。目前,该镇已在辖区房身村建起了内蒙古首家“淘宝村”,开通店铺110户。

根据《巴林左旗笤帚苗园区益农信息工作情况汇报》,旗委、旗政府和农牧业局为鼓励笤帚苗企业扩大再生产,特制定了资金补贴政策。自2016年度开始新建的加工生产车间、库房,享受150元/平方米的政策补贴。

园区在工商部门注册了“敖包”“东熬”“契丹情缘”“吉祥符”“老呔”等笤帚系列品牌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中国笤帚苗”“中国笤帚”两个地理标识。目前,笤帚产品已成功销往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笤帚产业形成了协会带龙头,龙头带大户,大户带散户的生产格局,成为东北最大的笤帚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

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十三敖包镇的工艺笤帚被称为代表自治区特色的“最佳表情”,中央电视台七套《每日农经》栏目对工艺笤帚进行了报道。自治区绿博会把十三敖包镇的精品笤帚推到了自治区赤峰精品展厅。

(二)新型产业链的形成

就巴林左旗笤帚苗產业园区来讲,所涉及的行业就有种植、生产、设计、加工、包装、运输、电子平台、媒体、管理、培训、监督等,已经形成一个以笤帚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共同的利益目标使他们在互相依赖、相互扶持、共抗风险,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形成了风险共担的新型团队,结成了新型劳动关系。

(三)新型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如电商平台,销售的高峰多是早中晚的休息时间,农村销售人员需改变以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作息时间。以往一家有事全村忙的亲密习俗也变为面对电脑、手机和遥远的陌生人谈“亲”说“好”;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再停留于曾经的、看得见、摸得着、眼目前的,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世界。

四、有待解决的问题

电商也属于社会发展的范畴,必然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存在一些问题是必然的。

(一)认识不到位

笤帚苗产业能否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对此,一部分人持有异议。异议一:这东西即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是奢侈品,其使用价值有多大?异议二:一家人打死一个耗子(老鼠),有点得不偿失。老少全玩手机电脑不是个事,弄不好把孩子也搭上了。持这些看法的人在50岁以上群体占有一定比例。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人由于缺乏经验和操作常识,对电商有抵触情绪。

(二)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强

因为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和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够而导致的库存过大、资金周转缓慢、债务增加等问题一直是采访对象最担心的,而这些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五、结论

农村的出路是以农养农,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而电商则如摆渡之舟,是联系供需双方的桥梁,要实现此目标,以下几点缺一不可:

1.拥有地区优势资源是开展电商的基础条件,否则就会卖无可卖,因为淘宝只是一个销售平台。此外便利的交通及充足的人力资源也是很重要的。

2.政府重视,帮助把关定向极为重要。把这种分散的资源和人力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才能形成优势。而要形成规模,政府的领导、组织、协调是必不可少的。

3.国家投入一定规模的资金做保障是这一工程成败的关键。

注 释:

①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淘宝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

〔1〕张慧.以法社会学视角探究电商平台规则在运行中的变异——以淘宝规则为研例[J].价值工程,2018,37(06):227-228.

〔2〕何竞平.传播社会学视野下的电商广告[J].青年记者,2017,(17):95-97.

〔3〕蔡宜旦,卫甜甜.身体经验及生成逻辑:身体社会学视角下的快递小哥[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32(02):5-12.

〔4〕张军.网络空间的低度嵌入与深度融入:电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J].江海学刊,2016,(04):109-115.

〔5〕何乔,张军.电商市场发展中的顾客黏性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图书销售网站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5):43-48.

〔6〕李睿丰.论农村精英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04):332-336.

〔7〕张军.电商市场发展转型初探[N].安徽日报,2017-03-27.

〔8〕黄新成.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形势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36):55.

〔9〕寇尚伟.洞若观火,读懂社会学秒通粉丝经济![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6,(08):48-50.

〔10〕唐远雄.网商群体发展区域失衡:现实原因与历史规律[J].甘肃社会科学,2015,(04):15-19.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淘宝村社会调查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委托开展社会调查之探索
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