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深化思政教育研究
2019-06-15韩雨
韩雨
摘 要: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参与性强。与此同时,在这些活动中不乏过娱乐化、过形式化现象,有的活动脱离了预期活动目标,甚至缺乏时代感,未能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其中。容易导致活动主体思维僵化,活动途径机械单一,思想引领脱离活动参与者的情况。因此,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要不断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大格局,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大体系,要通过改革创新团的活动,以构建紧跟时代、服务社会、引领青年的团内活动目标和内容体系,进而促使大学生在组织参与共青团活动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水平。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活动;思政教育
一、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特性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职能的特殊性
高校共青团组织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团组织的政治职能。高校共青团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政治组织,政治性是其根本,是其灵魂,着力做好政治动员、政治引领和政治教育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提升思想政治意识,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团组织的行政职能。高校共青团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育人大局,充分发挥其联系学校和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团结青年的“领头羊”。三是团组织的社会职能。高校共青团主要以青年学生为工作对象,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为党的事业团结、引领和服务青年,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的“五育人”作用。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的重要性
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职能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共青团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大格局中,共青团在党委的领导下在与党内学习教育活动、思政课程等相互配合,通过团内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想道德学习和良行为习惯培养,又要做好高校党委的配合工作,帮助高校党组织更好地完成工作。二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高校共青团与大学生校园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身边的共青团,是学生离不开的共青团,是陪伴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共青团。不仅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还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实践能力,促其达成职业目标,更要引领其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光荣使命。强化高校共青团的思政教育职能,就是要坚持育人宗旨,通过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此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作用,不断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探究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高校共青团活动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与教学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结合当代青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开展。通过开展诸如演讲、辩论、征文、朗诵、演唱、快闪、微视频拍摄等形式多样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团章团史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通过选树典型,学习典型的优秀事迹报告等活动培养青年学生学榜样、做榜样的积极性,突破形式单一的说教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开展思政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到每一个团支部,每一个团员,还可以落实到上一次课、读一遍团章、看一本材料、写一篇体会、参加一次研讨、过一次团日生活等具体方法,来开展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搭建共青团活动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综合体,它是社会、经济、政治、道德、文明、心理素质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定将围绕这一统一体,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结合共青团及青年学生的特点,定位共青团活动的整体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搭建共青团活动体系,将各个模块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大学生在政治、组织、文化、实践、服务等领域的协调综合发展。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竞赛、文体展演等方面,针对思政教育形式和目标的不同侧重面,构建一个立体的共青团活动体系。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主动参与到共青团活动中来,将思政教育与活动紧密结合,将活动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做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创新高校共青团活动途径
调查发现,传统的高校共青团活动方法和途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更是难以凸显和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结合团员的身心特点,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性质不同、存在方式不同及产生原因不同等现象,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校共青团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可以围绕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综合素质提升、科技创新指导等方面的需求积极探索和创新更有效的活动方法与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主动参与到青年自身的发展中,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代入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共青团活动的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促使青年学生在主动组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内化为成长成才的目标和动力。
(四)利用活动隐性资源加强思政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谓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自觉运用课本之外的理论知识,通过比较含蓄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合理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发射型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共青团活动,应该充分挖掘这种隐性资源,拓展活动的内涵和外延,使青年学生在组织参与活动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情感想象力。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情绪。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各类活动时,可以通过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认识人文教育的导向、情感表达、心理作用、行为举止、团队合作等方面功能。共青团的活动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形式多变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加团组织的实践活动,学会在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考问题,从而实现共青团活动开展的意义,达到共青团“活动思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俊淇.提升高校院系共青团活动质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8(07)
[2]计镇华.“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探析[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06)
[3]闵文飞.高校共青团融思想教育于学生就业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