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教辅出版模式新探

2019-06-15杨照河

青年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辅媒介出版社

杨照河

摘 要:现代科技的进步、制作技术的提高为图书出版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更是冲击着传统媒体。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辅出版面临强大冲击,如何向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转型,成为各大教育出版社面临的严重挑战。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种零散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在出版工作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将从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辅出版现状、媒介融合带来的出版商机,以及对应在大数据时代教辅出版的新思路提出探讨,重新思考教辅出版业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真正服务于素质教育、满足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媒介融合

一、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辅出版现状

“大数据”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将其称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2012年3月22号,美国奥巴马总统宣布投资2亿美元用以推动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简言之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积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传统教辅图书的编辑、策划、发行各环节中,出版社往往无法全面获知读者信息,无法收集具体的读者数据,读者也无法及时了解作者及出版机构对出版物最新的知识更新,作者、出版机构、读者三方是孤立的。与传统媒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不同,大数据时代倾向于通过点对点来传播信息,这就使得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众所周知,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和轨迹的数字化记录,将为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提供依据和帮助。大数据时代,教辅编辑也可以利用相关技术分析图书使用者的行为数据记录,如他们的性别、年龄、终端选择、阅读兴趣等,以此判断其实际需求,并在确定推送材料的载体、篇幅、类别和时间等因素后,向他们精准地推送最适合他们的材料。此外,教辅编辑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为图书使用者提供线上答疑、共享某些资源等,给用户一个较好的体验和超值服务,不断吸引用户,培养他们对出版社及其教辅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例如在线教学通过对作者、老师、读者分别设立账号,支持不同角色对教材教辅任一部分内容进行文字、音频、视频的批注、评论、讲解,并且所有的批注、评论、讲解均支持实时更新,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知识更新的效率,提升了作者、老师、读者三方的信息互动效率,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以知识分享和交流为核心的知识服务社区。教辅图书出版,作为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特殊产业类型,在海量的数据面前该如何梳理出特有的发展路径,如何策划新产品以解决目前教辅图书整体质量堪忧、难以真正服务于素质教育、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等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辅图书编辑进行深入的思考。

教育出版社只有在原有传统出版的基础上,以教材教辅的数字化、富媒体化、社区化为核心,从作者、出版社与读者信息孤立的局面转向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互动,构建作者、老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新型出版服务体系,实现传统教学方式向智慧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版权资源,帮助教育出版社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二、全媒体推广:媒介融合下的教辅出版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中提出了“媒介即信息”概念,他认为,之于通过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而言,媒介本身更有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化新媒体蓬勃发展,而传统媒体也在倔强生存,形成了一个新旧媒体共生并存的媒介生态环境,即:媒介融合。从新媒体来看,使用人群最广泛的当属微信和微博。微博的重要属性是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节点价值的释放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利,它的最核心功能就是信息的发布与获取。[1]也就是说,通过微博,信息从一个节点出发传播进入一部分的的信息获取空间,再经过这些人的信息空间二次传播,节点多倍裂变成更多的传播节点,进入更多人的信息关系网,如此反复扩张,从而实现滚雪球式的传播效果。

大数据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编辑技术,实现了由文字向声音、动画、音频、视频等全媒体组合方式的转换。大数据时代,教辅编辑要善于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纸质图书中,将传统出版的“内涵”优势和“全媒体”出版的“外延”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将纸媒的书香气息嵌入“全媒体”,营造现代化的阅读感觉和阅读趣味,实现阅读的形式创新。例如,对于辅导阅读或有听力材料的图书,传统的做法是随书配置光盘,在大数据时代则完全可以利用二维码技术转变为有声阅读,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基本上已经用二维码技术取代了光盘,这样教师及家长只需要打开微信扫码,就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实用性、便捷性大大提高。数字教材教辅的发展使得用户的学习体验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对传统纸质教材教辅的数字加工制作,生成全新的互动的电子教材,辅以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动漫素材等互动课程的补充,使得读者能够随时深度了解重点知识,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通过数字题库的建设,使得读者能够实时检测学习效果,帮助教育出版社以传统纸质教材教辅为依托,全面构建基于网络的“书、课、题”三位一体的数字内容体系,为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且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支持,针对题库使用的数据统计、读者的学习行为记录分析等,都能进一步改变教育出版社对知识重点的把握,从而更好的支持其进行未来的内容策划,真正贴近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可以预测,在大数据时代,图书内容或内容呈现形式上易于拆解,拆解后又能按几个单向维度分别串联成体系,方便组合,重组后能够立体化呈现阅读内容的图书必将得到大家的追捧。

三、大数据时代下教辅出版的新思路

(一)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深意和价值

正如学者们所说,大数据时代是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迅速发展所驱动的一个历史进程,这个进程要求我们将数据转化为分析信息的来源,成为决策和行动的指南,帮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教育本身,预测所预期的教育结果。大数据之于图书出版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不应该只是数字。在面对数据时,应更多的去思考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从而在数据背后抓住人文价值,体现出冰冷数据背后的人情冷暖。教辅编辑不仅要继续与文字、图像打交道,还要懂得如何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种零散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汇总,从中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深意和价值,根据用户的需求策划出更貼近他们需求的选题。换言之,就是在立足市场的基础上,让用户参与到选题策划中去,让选题在读者中引发“共鸣”,“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打造高品质的教辅产品。

此外,教辅出版的大数据时代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分析历史数据,将它运用在未来上将更大的发挥它的价值。大数据研究专家巴拉巴西认为:93%的人类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当我们将生活数字化、公式化以及模型化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大家都非常相似......人类行为看上去很随意、很偶然,却极其容易被预测。[2]从这个方面来看,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将大数据的预测性运用在舆情研究上将有巨大的意义,如何去做,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前行。

(二)警惕形式不可大过内容

现代科技的运用让教辅出版形式更夺人眼球,这些都是积极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高端酷炫的科技形式容易令人迷了眼,忘记了一本优秀的图书的初衷。若一本图书仅仅靠多变的形式来吸引住观众的眼球,恐怕无法长久;若一本图书缺乏“受众本体”意识,不关心读者需要什么,不知道读者在思考什么,只是把精力投入在制作和呈现的技艺上,迟早将失去读者。这些就是当下大数据蓬勃发展并日益渗透各行各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的,作为出版工作者应需要时刻谨记:技术只是一种“添砖加瓦”的工具,而内容才为王。在图书生产中不应该本末倒置,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图书的内容上,因为只有扎实的内容才是读者真正关心的,优质的内容才是图书出版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

(三)提高编辑的综合素养

尽管社会已迈入大数据时代,教辅编辑首先仍要修炼好自己的“内功”:策划、编校、持续学习专业知识、调研教学实际、运用教育教学理念等,这些基本功的训练样样都不能松懈。只有这些基本功练好了,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才有保证,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手段才有意义,才能真正带给用户价值。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教辅行业在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中,首先要善于“固本”,坚守“内容至上”,在增强内容的原创性、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上下功夫。内容,永远是出版业的核心;唯有固本,才能求新。

四、結语

狄更斯在一百多年前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如今的出版生态环境也恰如其分,对当今的出版发展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数字新媒体蓬勃发展,传统出版面对新媒体的猛烈冲击必须思考如何与其共生共存,甚至探索出一条更好的发展模式。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图书出版来说应是一次转机。同时,在这样一个探索前行的新模式的背后,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在数据出版逐渐发展的今天,如何深入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深意和价值;在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的同时,如何提高编辑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新技术的需求;在技术和手段在新媒体不断冲击传统媒体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媒介融合,加快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益结合的方式,这些都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欧亚,张佰明,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3-12.

[2]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2.

猜你喜欢

教辅媒介出版社
我等待……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