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区戏剧的形象政治
2019-06-15许丽刘义甫
许丽 刘义甫
摘 要:在中国戏剧艺术史上,苏区戏剧虽说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存在。文章认为,苏区戏剧是一种形象政治,即它将艺术形象纳入到一种政治化的叙说框架中。苏区戏剧中的形象政治是由政治斗争与戏剧艺术两方面促使。
关键词;形象政治;苏区;戏剧
在中国戏剧艺术史上,苏区戏剧虽说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存在,因为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意义,它深深地影响着其后的艺术发展。延安文艺、新中国文艺等都无一不受其影响。也正因如此,苏区戏剧备受关注。
在以往的苏区戏剧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性显然是其中关注的重心,但它如何具有政治意识形态性,或者说从戏剧艺术本身来看,它是如何体现政治意识形态性,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究。文章认为,苏区戏剧是一种形象政治,即它将艺术形象纳入到一种政治化的叙说框架中。
一
何谓形象政治?形象政治即艺术形象中有政治,也就是说艺术形象并非仅为艺术形象,其身上体现着政治意识或政治意图。形象政治现象普遍存在于文学艺术领域之中。而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产生的苏区戏剧则是形象政治的典型文本。毋庸置疑,苏区戏剧中出现的艺术形象都带上了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性,不妨列举几例来看看。
如《年关斗争》中的张三即是如此。张三在被逼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张三受到地下党员的启发,提高了觉悟,与广大受苦受难的农民一同发起暴动,将三个地主杀死并没收了他们的财产。显然,戏剧着重刻画的农民张三,是有着极强的政治意味。他从受剥削受压迫到最终觉醒的过程描绘,不仅说明了地主阶级的凶残与农民的苦痛,而且表现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才能翻身得解放。诚如所说:“这出戏不仅集中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矛盾,而且第一次指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道路——武装斗争。”在苏区戏剧中,诸如此类刻画与表现农民形象的作品有不少,如《夫妻问》、《谁给我的痛苦》、《富农婆》、《阶级》、《提高警惕》、《土地还家》、《几家欢乐几家愁》、《收谷》等。
除了农民形象,苏区戏剧还塑造了大量的抗日反帝的战士形象。如《三江好》中塑造了三江好這位抗日义勇军领袖。其中以三江好为代表的义勇军形象具有特殊的政治意味,即通过这类形象鼓舞革命士气,也有利于发动群众。又如《义勇军》,剧中义勇军战士形象的刻画与描写,实际上是为了揭露国民党虚伪本质与反革命阴谋,宣传了“要抗日反帝,必先加入红军打倒国民党”的真理。
此外,苏区戏剧中也出现了工人形象的刻画与描写,这些工人形象身上也同样有着特定的政治意图与目的。如《父与子》集中体现了革命者的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同时表现了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工人运动,屠杀革命人民的血腥罪行。
总而言之,苏区戏剧中塑造的艺术形象基本上是一种形象政治的存在。
二
如上所见,形象政治已然成为苏区戏剧中的重要现象,那么,形象政治如何而来的?或者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一,形象政治是因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促成的。这从苏区戏剧艺术的产生即可看出。苏区著名戏剧家赵品三曾说:“重要革命根据地的话剧工作,是先从部队开始的,一开始就不是单纯地只为娱乐,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话剧运动的目标,它完全是由于部队政治工作与当地群众工作的需要,在部队中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的。”《苏区“红色戏剧”史话》中也说:“‘红色戏剧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作为宣传、教育的工具,它是党的政治工作的产物。”由此看,苏区戏剧中的艺术形象必然是围绕政治斗争创造出来,从而与政治密切相关。中共作为苏区戏剧的引领者尤为注重将其政治意识形态融入到戏剧及其艺术形象之中。诸如《工农剧社简章》、《苏维埃剧团组织法》、《高尔基戏剧学校简章》和《俱乐部纲要》等戏剧团体的章程均规定并要求苏区戏剧沿着无产阶级的革命方向前进。中共重视借助戏剧来宣传政治意识形态是有其种种考虑的。一是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共产党在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中危难生存;二是苏区群众不但不施于援手,且视共党如匪。对于共产党而言,前者已无力扭转,但后者必须努力争取。造成苏区群众的麻木冷漠,这首先不得不说与国民党的恶意丑化相联。诚如所说:当时共产党“被国民党广泛地无孔不入地宣传为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不要历史,不要文化,不要祖国,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讲道理,共产共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再者与苏区群众自身状况密切有关。苏区所在地大多为偏远山区,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小农思想严重,文盲和半文盲居多,加之国民党的恶意宣传,他们对共产党往往持抵触和排斥态度。基于如上情形,共产党要立足苏区,必须首先让群众了解自己,这样一来,宣传自身,树立起“打土豪、分田地”、“抗日反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也就迫在眉睫了。
正因如此,中共选择戏剧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推销”自己。不惟如此,为了过滤那些不健康、不正确的文艺宣传内容,确保戏剧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以瞿秋白为代表的戏剧领导人还亲自拟定剧本审查和预演制度。有学者指出:“这是苏区戏剧工作者的“把关”活动,即根据当时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中央教育部下设的艺术局是中央苏区戏剧、音乐、舞蹈和美术等活动的管理机构,负责苏区剧本的检查、审定工作,通过检查审批后的剧本才可以演出及印刷出版。”如此看来,无论是苏区戏剧的产生,还是苏区戏剧的创作,政治意识形态深深地嵌入其中,这样一来,苏区戏剧的艺术形象也必然有着极强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
其二,形象政治的形成也与苏区戏剧自身有很大关系。苏区戏剧是通过塑造许许多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阶级斗争、抗日反帝、工人运动、扩红运动等,所以艺术形象成为苏区戏剧与政治相沟通的中介。艺术形象的塑造能够直接影响现实的革命斗争。因为人们往往拿戏剧中的某个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或某个阶级进行比对。即便戏剧中的艺术形象有着某种夸大与想象的成分,但只要合符人们的情感诉求,指向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艺术形象就能取到难以预料的政治效应。而且,苏区戏剧主要在传统戏剧的基础上保留其唱腔、念白等要素,遵从政治意识形态需求,运用“旧瓶装新酒”形式,调整艺术形象及其故事情节,将其纳入传统戏的模子中,从而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影响群众。所以,历代的政治集团都极为重视艺术形象的创造及其所起的效应。中共当然也不例外。正如所说,中国革命中的“戏剧并不仅仅是一个装满了众多群众运动武器的军火库中的一种策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隐喻。从土地改革一直到今天,凭借舞台上的公开演出,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在革命中全心全意的形象。”
要而言之,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共正是借助苏区戏剧的形象政治建立起“为人民”的革命形象,且在国民党的形象争夺战中赢得胜利,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最终夺取了政权。
参考文献:
[1]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苏区文学研究室编《江西苏区文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2]左莱,梁化群.苏区“红色戏剧”史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1页.
[3]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4]王永华.苏区戏剧与中共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互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 年第3期.
[5]裴宜理.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