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疆地名翻译的分析与认识
2019-06-15杨钰安郭勇
杨钰安 郭勇
摘 要: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来华学习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地名翻译的标准化越发重要。因新疆地区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多民族特色,新疆地名具有多样性,还因当地没有制定相关的地名翻译规范,故许多新疆地名存在一名多译现象。从音译法,包括汉语拼音与维吾尔语音译转写法角度,对新疆地名译法和新疆地名的正确英译本进行分析,从而让读者对新疆地名的译法有所了解,进而更深刻地体会该多民族地区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地名;音译;规范;分析与认识
新疆地处东西方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渊源造就了它独特的多元文化。一直以来不少人对此神秘的西域之地心生向往,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甚至是亲自到此一游,领略新疆这片广袤之地的魅力。可见,书籍等文化传播方式是介绍新疆的主要途径,而正确的新疆地名翻译则是向外传播我国文化的重要渠道。新疆地区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多民族特色,新疆地名具有多样性,但因当地没有制定相关地名翻译规范,故许多新疆地名存在一名多译的现象。如新疆伊犁地区的“那拉提草原”,被译为“Nalati Prairie”、“Narat Grasslands”和“Nalat Grasslands”;“霍爾果斯口岸”被译为“Horgos Port”“Helgas Port”、“Khorgos Port”、“Huo Er Guo Si Port”和“Horgas Pass”。又如新疆喀什地区的“香妃墓”被译为“Abakh Hoja Tomb”、“Fragrant Princess Tomb”和“Xiangfei Tomb”;“喀什大巴扎”被译为“Kashgar Grand Bazaar”和“Kashgar Dabazha”;“塔克拉玛干沙漠”被译为“Taklimakan Desert”和“Takelamagan Desert”。就上述一名多译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对我国地名的主要译法进行介绍,从汉语拼音法和音译转写法角度对新疆一些地方具有的多种译名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我国地名主要译法
地名翻译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其中隐藏着文化、习俗等因素。早在1967年联合国就做出决定,要求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地名翻译都使用罗马字母拼写,即单一罗马化。而我国地名罗马化的国际标准,实际上就是《汉语拼音方案》。现今我国地名翻译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汉语拼音法,即用《汉语拼音方案》来译中文地名。例如,北京“东直门外大街”被直接翻译为“Dongzhimenwai Dajie”。二是音意结合法,即将专名部分作音译处理,部分作意译处理。如“广东省”被译为“Guangdong Province”,“华中路”被译为“Huazhong Road”。三是全盘意译法,即全意译。又如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被译为“Central Avenue”,“西湖”被译为“the West Lake”。
上述译法,仅适于汉语地名的翻译,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故新疆地区的许多地名是由少数民族语音译转写而来的。如由维吾尔语音译转写而来的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喀纳斯、库尔勒、克拉玛依、英吉沙等。这类地名在译成英语时,不能采用汉语拼音法,而要根据这些地名的维吾尔语发音音译转写,即“Altay Prefecture,Bayangol Prefecture,Bosten Lake,Kanas,Korla,Karamay和Yengisar”。
二、汉语拼音法
在地名翻译中,汉语拼音法就是根据普通话的标准发音用汉语拼音来拼写地名。但新疆地区存在部分地名采用全英文翻译的问题,如克拉玛依的红星路、通讯路、友谊路和银河路分别被译为“Red Star Road”、“Communication Road”、“Friendship Road”和“Galaxy Road”;阿勒泰地区的五彩滩被译为“the Colorful Beach”;库尔勒地区的天鹅河被译为“the Swan River”等。从表面上看,这些地名翻译符合语言习惯,能突出景区特色,但这种译法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规范,故上述举例的地名和景区名都应采用汉语拼音进行翻译。现做如下分类分析:
(一)街道名翻译
街道名翻译,均应采用标准普通话的汉语拼音形式。如:克拉玛依的红星路、通讯路、友谊路和银河路应分别译为“HONGXING LU”、“TONGXUN LU”、“YOUYI LU”和“YINHE LU”。
(二)景点名翻译
例1:五彩滩
五彩滩位于新疆北端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此处地貌特殊,位于长期干燥地带,属于典型的彩色丘陵(或彩丘地貌),并在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可见,五彩滩是新疆重要的旅游景点,故其名称的英译于文化传播则显得尤为重要。五彩滩被译为“the Colorful Beach”和“the Wucai Beach”。其中,“the Colorful Beach”此译违背了《汉语拼音方案》规范,故此处应用拼音“Wucai”代替“Colorful”,译为“the Wucai Beach”。
例2:月亮湾
喀纳斯湖月亮湾位于卧龙湾上游约1公里,是卧龙湾河曲的延伸部分,由于喀纳斯河床在此形成几个由反“S”状弯河曲组成的半月牙河湾,故被称为“月亮湾”。如今月亮湾被翻译为“the Moon Bay”和“the Yueliang Bay”,如果使用拼音法翻译,那么喀纳斯湖月亮湾则为“the Yueliang Bay”。但考虑到月亮湾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而“Yueliang”这种翻译不具备吸引力,外国游客也会对此产生困惑。有鉴于此,要考虑使用补充翻译法,如将其译成“the Yueliang Bay (the Moon Bay)”,这样不仅符合《汉语拼音方案》,而且突显了喀纳斯湖月亮湾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能进行有效的对外宣传,从而吸引游人的眼球 。
例3:天鹅河
库尔勒天鹅河,是连接孔雀河、杜鹃河的重要水上纽带,其独特之处,必会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此一探究竟。库尔勒天鹅湖有两种翻译,分别为“the Swan River”和“the Tianehu River”。在符合相关规则并突出其作为重要风景旅游区的基础上,库尔勒天鹅湖的翻译可采取喀纳斯湖月亮湾的翻译策略,即使用补充翻译法,可译为“the Tianehu River (the Swan River)”。
例4:魔鬼城
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这里有着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被译为“the Ghost City”、“the Mogui City”。参照喀纳斯湖月亮湾和库尔勒天鹅河的翻译,可得知“the Mogui City (the Ghost City)”的译法较为合适,这种译法不仅符合《汉语拼音方案》的规范,而且便于海外游客理解,也有利于该景区的对外推广与宣传。
三、维吾尔语音译转写法
在新疆地区,有不少地名源于维吾尔语,在将这些地方的名字音译为英语时,需要符合《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的相关规范,即要根据准确的维吾尔语发音将其直接音译为英语。例如,乌鲁木齐的沙依巴克区,有如下翻译,即“Saybagh District”、“Shayibake District”和“Saybag District”,其中“Shayibake District”是由“沙依巴克”的汉语拼音音译而来的,而“Saybag District”和“Saybagh District”则是根据维吾尔语的发音音译而来的,因此应选用“Saybag District”的翻译形式。此外,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被译作“Burqin County”和“Buerjin County”,其中,“布尔津”是由维吾尔语音译而来的汉字,因此根据其维吾尔语的发音应翻译为“Burqin County”而非“Buerjin County”;位于新疆北部边缘的阿勒泰市,被译作“Aletai City”和“Altay City”,其中,“阿勒泰”是由维吾尔语音译而来的汉字,因此根据其维吾尔语的发音应翻译为“Altay City”而非“Aletai City”。
从上文中的例子可以看出,新疆很多地方的名称,要根据维吾尔语的正确发音,将其音译成对应的英文,这样一方面可便于海外游客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游客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新疆地区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
总之,翻译在对外交往中起到了传承和跨文化的作用。“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地名的翻译过程也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播过程。”(贺继宗,胡新民,2008)规范、标准的地名翻译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因而阐述新疆地名英译方法与特点,以供读者从中有所感受与领悟。
参考文献:
[1]牛汝極.新疆地名的语言特质[J].新疆大学学报,1995(1):94-100.
[2]王力.汉语史搞: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45.
[3]牛汝极.地名与新疆多民族风俗[J].语言与翻译,1994(3):141-145.
[4]李延林等.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5]李延林,郭勇等.英语文化翻译学实践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