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的研究进展*
2019-06-15赵博厚缪娅娅李玉明田蒙鸽刘晓东刘云华苏衍萍隋宏书
赵博厚 李 艺 缪娅娅 李玉明 田蒙鸽 刘晓东 刘云华 韦 涛 苏衍萍 隋宏书
(泰山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山东泰安 271000)
哺乳动物早在胎儿期, 卵母细胞就停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直至青春期,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停滞在双线期的卵母细胞核体积比较大,形似泡状,通常被称作生发泡 (GV)。 生发泡内的染色质通过重塑、修饰等方式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决定了卵母细胞能否获得减数分裂的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的状态与其发育能力密切相关。
1 GV 染色质构型的分类
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卵母细胞GV 中, 染色质分布与核仁密切相关, 一种是染色质不包围核仁型(NSN),另一种是染色质包围核仁型(SN)。
小鼠的GV 可分为3 种构型: 第1 种是NSN型,染色质不分布在核仁周围;第2 种是少部分染色质凝集,但围绕在核仁周围;第3 种是染色质凝集,且分布在核仁周围[1]。 兔卵GV 染色质构型也分为NSN、SN, 但在SN 构型中, 又细分为4 个阶段,分别为NL(网状疏松)、LC(疏松浓缩)、TC(紧密浓缩)、SC(单体聚集成块浓缩)。 这4 个阶段分别与人类的A、B、C、D 阶段相似[2]。 猪卵母细胞GV 分为5 种类型, 分别为GV0、GV1、GV2、GV3、GV4。 其中GV0 代表着NSN, 其他4 个阶段则是SN 的分支[3]。在雪貂中,分为3 种染色质构型,FC(纤维染色质),ICC (中等致密染色质), 以及CC(致密染色质)[4]。 马卵母细胞GV 分为5 种类型,前3 种属于NSN,后2 种属于SN[5]。 在前3 个阶段中,染色质的状态由分散转变为网状,进而转为凝缩, 在后2 个阶段中, 浓缩聚集染色质包绕核仁, 均匀分布在核仁与核膜之间。 牛的情况也类似,只有在SN 状态下,才存在异染色质,其他情况下,只是染色质分布带来的差异,例如分散状、网状、絮状、集聚状[6]。
哺乳动物中只有山羊卵GV 中没有SN 构型,染色质始终分布在核仁与核膜之间[7],主要分为4 种构型。 GV1:非凝集的染色质存在核仁与核膜之间。 GV2:分为GV2n 和GV2c 2 种,前者为大核仁,核仁与核膜间存在的网状凝集染色质;后者为中等核仁, 核仁与核膜间存在的集群的凝集染色质。 GV3:分为GV3n 和GV3c 2 种,且两者都是小核仁,只不过前者为网状,后者为集群状。GV4:核仁消失,但存在集群的染色质。随着卵母细胞中核仁大小的变化,染色质也发生部分周期性的改变,例如网状与集聚之间的改变[7]。 不同物种的GV染色质核型详见表1 和图1(本文附图见封三)。
表1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GV 染色质构型的分类
2 GV 染色质构型与转录活动的关系
大多数哺乳动物,SN 构型的卵母细胞GV 期转录活动停止,NSN 型卵母细胞转录活跃。 在小鼠的卵母细胞中,SN 及部分SN 型的卵母细胞的转录是沉默的,然而NSN 则是活跃的转录[1]。 在猪的卵母细胞中,卵泡直径到达2 mm(GV1),RNA的 转 录 显 著 减 少,到 达3 mm 则 停 止 转 录[3,8]。在NSN 构型的人卵母细胞中掺入标记的[3H]尿嘧啶核苷,形成一个染色质包绕的核仁球(SN 构型),此时卵母细胞内转录停止[9]。对于牛,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RNA 合成下降, 当聚集形成SN(GV3)型的时候便终止[10]。 上述表明,SN 构型的卵母细胞转录活性受到抑制,但是在其他的哺乳动物中,有一些卵母细胞的转录活性与SN、NSN关系不大。 例如山羊,这个不存在SN 的特例,其转录活性只是随着卵泡生长而显著降低,当卵泡达到3 mm 以后,卵母细胞停止转录[7]。 兔子的原始卵泡GV 期就可以见到染色质包围核仁的现象,但是,卵母细胞的转录活性并没有发生停止[2]。 此外,在敲除Nucleoplasmin 2 (Npm22/2)基因 的 小 鼠 中,尽管NSN 没有转化成SN,但其转录活性也受到广泛的抑制[11]。 由此可见,SN 构型对转录活性的抑制并不是绝对的。
3 GV 染色质构型与体外发育能力的关系
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获得减数分裂能力及发育至囊胚的卵母细胞中,SN 构型所占的比例更大一些。 NSN 型在小鼠卵母细胞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而在能发生减数分裂的卵母细胞中占的比例较低。 体外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NSN 构型的卵母细胞未能发育超过2-细胞,然而18%的SN构型卵母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发育至囊胚阶段[13]。 猪的直径为2 mm 的有腔卵泡具有减数分裂能力[14]。人卵母细胞形成至C 构型才可获得减数分裂的能力[15]。 兔子NL 构型的卵母细胞不具备减数分裂能力,LC和TC 构型的卵母细胞才具备,相比LC构型,TC 构型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更容易发育至囊胚阶段[2]。雪貂CC 构型的卵母细胞能完成减数分裂,发育至囊胚的比例更高,且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中,卵丘细胞数量增多且呈分散状态,研究表明,分散的卵丘细胞利于在体外成熟[4]。牛与小鼠相似,尽管有6%的GV0(NSN)经历减数第二次分裂,但是发育至囊胚的数量远不及SN构型卵母细胞[16]。 对于山羊,具有减数分裂能力的大多数是GN3n 或GV3c 构型的卵母细胞[7]。 综上所述,就NSN、SN 与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关系而言,绝大多数表现一致(山羊无SN 故不考虑在内)。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生长发育能力与染色质核型的关系详见表2。
表2 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与染色质构型的关系
4 总结
除山羊以外,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都是由NSN 逐渐转变为SN 型。卵母细胞的转录能力也受到GV 染色质构型的影响,SN 构型的出现是转录活性停止的标志, 但对于兔子,SN 型卵母细胞仍具有较强转录活性;在体外发育能力方面,SN 型卵母细胞具有较高的减数分裂和胚胎发育能力。